民事訴訟法證據制度論文3000字
發布時間: 2025-08-30 06:39:59
㈠ 證據的含義及特點
證據在案件中扮演著證實真相的角色,它是仲裁過程中確認事實、辨別是非、公正裁決的關鍵要素,同時也是維護當事人權益的關鍵工具。證據是指在法律程序中用以確認案件事實的材料。在訴訟活動中,證據對於當事人維護自身權益、法院正確查明事實和公正裁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證據是訴訟核心,案件審理中需通過證據及其形成的鏈條復現事件真相,公正裁決依賴於充分證據。證據應具備客觀性,偽造或毀滅證據是違法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證據學或證據法學是研究證據制度的專門學科。證據具有三個基本特性:
1. 客觀性:證據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材料。仲裁案件的事實、權利侵害情況、責任歸屬等均需通過實際調查研究來確認。
2. 關聯性:證據必須與待證事實存在內在和必然的聯系。只有與案件相關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依據,與案件無關的證據不能使用。
3. 合法性:證據的收集和使用必須遵循法定程序。證據的合法性包括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和當事人依法提供證據以及法院依法調查收集和審查核實的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和勘驗筆錄。證據必須經過核實才能作為判斷事實的依據。當事人應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法院在必要時也應調查收集證據。法院應全面、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當事人應及時提供證據,確有困難可申請延長期限。逾期提供證據的,法院可要求說明理由,並根據情況採納證據或進行處罰。法院收到證據材料時,應出具收據並記錄相關信息。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