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怎麼規定社保基數的

勞動法怎麼規定社保基數的

發布時間: 2022-01-20 20:14:06

1. 請問哪個法律法規規定了社保繳費基數是按職工上年度月平均收入來確定的

現在社保繳費基數是按職工上年度月平均收入來確定的,不是法律規定的,是國家政策

2. 勞動法社保繳納基數

看你的說法,肯定你是想離職,但是又簽了培訓協議約定了服務期,你想以公司少繳納社保為由解除合同。根據本人剛剛的實踐,給你幾點建議作為參考:

1.對於社保繳納基數這個問題,國內絕大多數公司都沒有按照勞動法來繳納,即以勞動者上個月實際月收入作為基數繳納。不過即使是違法,勞動局和社保基金管理局目前也沒有去管,可能是考慮國內企業負擔問題,同時他們也沒那麼多人手,太多企業都違法了。但是,只要你去社保局主張,社保局會支持你的,准備好勞動合同和工資記錄去社保局投訴就行了,一般30天內可以補繳到位。

2.目前不能以公司少繳納社保作為理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局暫時不會管社保這塊的東西,你以這個理由要求解除合同的話,勞動局也不會支持你。

3.關於你的培訓協議,你主要關注下培訓的內容、形式和公司投入的費用。很多公司很簡單的崗前培訓也會要求簽培訓協議,其實這個協議簽了也沒有用。但是如果公司真的花錢對你進行了很專業的技能培訓,比如送你到專業培訓機構或請專業機構來公司培訓的話,在簽了培訓協議的前提下,你如果提前離職是應該賠償的,只是賠償數額跟投入費用之間的比例不能太離譜。由於沒有看到你實際的培訓協議,不能給你更多建議。但是培訓協議是目前阻止你離職的唯一問題,你可以到勞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詢下,免費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新的勞動法中沒有對社保繳納的基數做要求嗎

都有啊,你怎麼會懷疑這個呢?去社保站問個清楚嗎?深圳這邊是最低版工資為基數來計權算的,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單位0.5%、1%或1.5%取決於單位的經營性質 生育保險單位0.008%或3%根據當地社保要求 醫療保險各地均有不同標准,但原則上單位多繳於個人,屬單位與個人共同負擔險
地方與地方有所不同上網直接可以查到的

4. 勞動法社保繳納規定

《勞動法抄》關於社會保險的規定為用人單位不得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每個勞動者都有享受社會保險的權利。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一百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4)勞動法怎麼規定社保基數的擴展閱讀:

勞動者在繳納勞動保險後,出現以下情況可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勞動法》

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5. 勞動法規定工資和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是怎樣的

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版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
工傷權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1.9%,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不繳費;
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0.5%;
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0-12%。
各地不太一樣,會有差別。

6. 勞動法怎麼規定社保

按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並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7. 勞動法中關於社保的規定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交納:養老、工傷、生育、失業、醫療五種保險,這五種是強制性交的.至於住房公積金不在強制范圍之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勞動法關於對社保的規定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強制性政策的規定,而不是福利。社會保險的目的在於使勞動者在退休,失業,患病,工傷,生育等5種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參加社會保險既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應盡的義務,更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從勞動法規上講,用人單位應當自新聘員工上班之日起,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成本,同時由於員工就職的不穩定性,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不在少數)往往要在員工轉正後才辦理該員工的社會保險參保手續,而在轉正了再拖後幾個月辦理參保手續的也同樣不在少數。

正如你所知道的,用人單位承擔的比例要比個人高。
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5種社會保險的繳費比例,單位/個人分別為:20/8,2/1,8/2,1.2/0,0.7/0。前2種比例全國統一,後3種比例各地會有不同。由此單位繳費比例合計31.9%,個人繳費比例合計11%。如果某地的繳費基數為1500元,單位繳費1500*31.9%=478.5元/月,個人繳費165元/月。

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沒有繳納的,只能向社會保障機構補繳,沒有補還給個人的政策規定。你的「即使按扣除個人比例算,也應該補還我一部分」的要求,同樣沒有政策依據。

你的這種情況,社會保障機構是允許補繳的,但是單位不會這么做。在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還不夠健全的今天,你能參保已經是幸運的了,建議你向前看,知足罷了。

熱點內容
北大國際法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30 08:49:38 瀏覽:516
法官的錘子圖片 發布:2025-08-30 08:44:25 瀏覽:854
中學生法律知識普及教案 發布:2025-08-30 08:27:06 瀏覽:757
私人法律顧問能幹啥 發布:2025-08-30 08:21:33 瀏覽:27
遺贈房產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30 08:20:38 瀏覽:169
簡單明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08:04:24 瀏覽:837
行政法以上有沒有包括本數 發布:2025-08-30 07:58:28 瀏覽:573
隴南市司法局 發布:2025-08-30 07:49:53 瀏覽:333
土方法治陽萎 發布:2025-08-30 07:47:58 瀏覽:31
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模版 發布:2025-08-30 07:18:59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