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再審
❶ 刑事訴訟中再審與提審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審是因為案情重大或其他原因,上級法院把下級法院尚未判決或已經判決的案件提來自行審判。
2、提起的主體不同:再審可因當事人、檢察院、法院提起;提審只能由法院提起。
3、適用法院不同:再審是各級法院均可再審,提審只能是上級法院提審。
4、適用對象不同,再審適用於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案件;既可能是本院經辦過的案件,也有可能是下級法院經辦過的案件;提審的適用對象除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案件強化,還包括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但只能是下級法院經辦過的案件。
5、適用程序不同:再審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可能適用一審程序,也可能適用二審程序;再審既可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也可能適用「死刑復核程序」的規定,只能適用二審程序。(《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
《刑事訴訟法》僅三處提及提審,即:
第二百零五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條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第二百零六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❷ 刑訴法規定可以申請再審的四種情形
刑訴法規定可以申請再審的四種情形:
新證據
證據不確實
法律適用有錯誤
審判人員有受賄,貪污,枉法裁判行為的.
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七十五條 對立案審查的申訴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經審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的規定,決定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排除的;(三)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四)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五)認定罪名錯誤的;(六)量刑明顯不當的;(七)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八)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裁判的;(九)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申訴不具有上述情形的,應當說服申訴人撤回申訴;對仍然堅持申訴的,應當書面通知駁回。
❸ 刑事訴訟法中指令再審可以是哪些法院
1、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回法院對下級人民答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也就是說這里的下級法院包括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
2、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也就是說這里的下級法院包括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
3、綜上所述,有權指令再審的法院的法院包括最高院、高級法院、中級法院;被指令再審的法院包括最高院除外的高級法院、中級法院、基層法院
❹ 刑事訴訟法中再審可以加刑嗎在再審程序中可以
檢察院抗訴以外的案件,是指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具體來說包括四類:
1、法院系統自行決定再審的,包括終審法院決定再審或者上級法院決定提審的,司法實踐中的判例顯示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譬如劉涌涉黑案件,被告人劉涌在遼寧省高院二審中被改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但最高法院決定提審,在再審中改判劉涌死刑立即執行。
2、被害人認為被告人有罪卻判無罪或者被告人量刑過輕,提出申訴,法院決定再審的,再審顯然是可以改判被告人有罪或者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的。
3、被告人認為原審判決有罪錯誤或者量刑過重,提出申訴,法院決定再審的,再審不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目前司法實踐中也沒有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的判例。
4、檢察院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決定再審的,這種情形要具體分析:
(1)如果檢察院認為原判對被告人的量刑過輕,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決定再審的,再審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典型的案件是雲南李昌奎故意殺人、強奸案,李昌奎二審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後被害人家屬就民事部分向雲南省高院提出申訴,雲南省檢察院向雲南省高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雲南省高院決定再審,再審改判李昌奎死刑立即執行。
(2)如果檢察院認為原審判決被告人有罪錯誤或者對被告人的量刑過重,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決定再審的,再審不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來源溫嶺律師http://china.findlaw.cn/wenling
❺ 刑事訴訟法上的再審是什麼意思,與二審有什麼區別
刑事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案件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法院對已經審理終結的案件,依照再審程序對案件的再行審理,其目的是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但確屬錯誤的判決或裁定。
刑事再審與二審的區別如下:
1、提起的主體不同
第二審程序提起的主體是第一審程序中的當事人,而再審提起的主體是原審人民法院的院長、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2、審理的對象不同
第二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而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既可以是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也可以是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
3、提起的時間不同
第二審是第一審的繼續,上訴期限有一定的限制。當事人對第一審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5日;當事人對第一審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期限為10日。而再審程序的提起時間,行政訴訟法未作具體規定。
(5)刑事訴訟法再審擴展閱讀:
中國是兩審終審制,二審判決即是終審判決,生效判決。但如果當事人或法院等發現判決確有錯誤的話,可以提起再審。二審是指由於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審裁判而在法定期間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9條至191條的規定,第二審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進行審理後,應按先列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第二審法院應當撤銷原判,重新判決,並在判決中闡明改判的根據和理由。
3、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由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4、發現一審法院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