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36條規定44小時

勞動法36條規定44小時

發布時間: 2022-01-23 09:21:21

① 新勞動法規定每周不能超過36小時是那一條規定的

沒有。
1、《勞動法》第36條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2、《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3條規定每周工作40小時;
3、《勞動法》第41條規定,延長工作時間,每月不超過36小時。

② 勞動法44小時和40小時

「44小時。依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③ 勞動法規定的工時制到底是每周44小時還是40小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6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④ 想問各位大律師:1、《勞動法》第36條規定的勞動時間是平均每周不超過44小時;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

問:想問各位大律師:1、《勞動法》第36條規定的勞動時間是平均每周不超過44小時;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修改)第3條規定是40小時,那麼究竟是多少?2、另外,從《規定》第9條規定的時間看,是否現在所有的事業、企業都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超過的就算加班了?3、從答復來看,有說44小時的(現實大部分是),有說40小時的,讓我迷惑不解,很想看到各位律師、法律專家的答案。想問各位大律師:1、《勞動法》第36條規定的勞動時間是平均每周不超過44小時;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修改)第3條規定是40小時,那麼究竟是多少?2、另外,從《規定》第9條規定的時間看,是否現在所有的事業、企業都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超過的就算加班了?3、從答復來看,有說44小時的(現實大部分是),有說40小時的,讓我迷惑不解,很想看到各位律師、法律專家的答案。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勞動法》第36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這是我國法律規定的勞動者在正常情況下每日及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的最長限度。企業實行的工時制度,只要在《勞動法》規定的工時長度內,就是合法的。《勞動法》於1995年1月實施後,國務院於1995年2月作出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規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全國職工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施行有困難的企業,可以最遲延期至1997年5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一規定,到1997年5月1日、除因工作性質或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外,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均應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

⑤ 新勞動法規定每周上班時間平均不超過44小時嗎

勞動法是1995年施行的,沒有新的勞動法。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每周上班時間平均不超過44小時,但是第三十八條也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條還規定:「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所以,單位不違反上述規定即可。

⑥ 勞動法規定每周不得超過44小時,如果超過了怎麼算

勞動法規定每周不得超過44小時,如果超過了規定時間的為加班100%,又可分為延時加班按工資的150%計算,節假日加班按工資的200%計算,法定節假日加班按工資的300%計算。現在都是私企,誰和你算這個去呀根據勞動法規定,超過規定工作時間的應該是按1.5倍工資付,國定假日按3倍工資支付。
【法律分析】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沒變更,勞動者的工資漲了,應當按照實際的工資狀況支付加班費。 職工加班費的基數可以由企業和職工協商來確定,否則企業應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企業計算加班工資的工資基數,首先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職工代表可與用人單位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則不執行上述規定)。日工資計算是以基數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21.75天(有些企業為方便,按每月21天計算)。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標准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⑦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平均每周不超過44小時和第四十一條每月不超過36小時 怎麼去理解。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平均每周不超過44小時說的是每周的工作時間上限,
第四十一條每月不超過36小時 說的是每月的加班時間上限,
這兩條不是一個概念。

⑧ 勞動法36條到42條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8)勞動法36條規定44小時擴展閱讀: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1.基本原則

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2.勞動是公民的權利

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的權利:

(1)對公民來說意味有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

(2)有權依法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工單位;

(3)有權利用國家和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就業保障條件,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平等地錄用符合條件的職工,加強提供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職責。對國家來說,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3.勞動是公民的義務

這是勞動尚未普遍成為人們生活第一的現實和社會主義固有的反剝削性質所引申出的要求。

4.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處於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後或是終結後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5.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1)雙重價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兼顧效率和公平的雙重價值取向,勞動法的任務在於,對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和微觀配置進行規范;

(2)勞動力資源宏觀配置:即社會勞動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各個用人單位之間的配置;

(3)勞動力資源的微觀配置:處理好勞動者利益和勞動效率的關系。

⑨ 第36條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而不超過40小時的規定是出自哪個法律文件

問:第36條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而不超過40小時的規定是出自哪個法律文件?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勞動法》第36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這是我國法律規定的勞動者在正常情況下每日及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的最長限度。企業實行的工時制度,只要在《勞動法》規定的工時長度內,就是合法的。《勞動法》於1995年1月實施後,國務院於1995年2月作出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規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全國職工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施行有困難的企業,可以最遲延期至1997年5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一規定,到1997年5月1日、除因工作性質或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外,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均應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

⑩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但要是超過了44小時了,該怎麼辦

應當支付加班費,但是操作起來比較難,除非員工不想繼續干這份工作,否則維權成本比較大。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反映。

熱點內容
法院公安聯合扣車 發布:2025-08-29 09:01:56 瀏覽:905
投標授權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08:22:43 瀏覽:823
淮安的法院 發布:2025-08-29 08:13:58 瀏覽:455
司法不平原因 發布:2025-08-29 08:11:17 瀏覽:670
道德與法治婚外情篇 發布:2025-08-29 08:11:16 瀏覽:424
司法機關與執法機關 發布:2025-08-29 08:11:10 瀏覽:36
司法藍的顏色 發布:2025-08-29 07:58:05 瀏覽:226
法律顧問在基層作用 發布:2025-08-29 07:57:33 瀏覽:373
2020法碩法學 發布:2025-08-29 07:47:40 瀏覽:27
理財產品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9 07:36:13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