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選項不屬於勞動法淵源的是
㈠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專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屬)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㈡ 職工休息休假都有哪些情況
摘要 您好,我是律臨平台合作律師,很高興為您服務
㈢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內容是
一、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基本原則
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2、勞動是公民的權利
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的權利:
(1)對公民來說意味有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
(2)有權依法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工單位;
(3)有權利用國家和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就業保障條件,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平等地錄用符合條件的職工,加強提供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職責。對國家來說,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3、勞動是公民的義務
這是勞動尚未普遍成為人們生活第一的現實和社會主義固有的反剝削性質所引申出的要求。
4、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處於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後或是終結後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5、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1)雙重價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兼顧效率和公平的雙重價值取向,勞動法的任務在於,對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和微觀配置進行規范;
(2)勞動力資源宏觀配置:即社會勞動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各個用人單位之間的配置;
(3)勞動力資源的微觀配置:處理好勞動者利益和勞動效率的關系。
二、勞動法辭退怎麼賠償
1、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的,你沒有《勞動合同法》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八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你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個月的本人工資;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情形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四十六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個月本人工資;
3、你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
三、勞動法試用期規定
一、限定能夠約定試用期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最短期限。並且在勞動法規定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的基礎上,根據勞動合同期限的長短,將試用期細化。具體規定是:
勞動合同期限在三個月以上的,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就是說,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能夠約定試用期的最低起點是三個月。
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這是針對用人單位不分情況,一律將試用期約定為六個月,勞動合同法的具體措施。
㈣ 職工休息休假都有哪些情況
摘要 您好!網路律臨合作律師為您解答!
㈤ 下列表現形式中,屬於勞動法淵源的有
那些表現形式?發問題要好好發啊,尊重一下人嘛!
㈥ 狹義上的國際勞動立法,一般主要指()
狹義上的國際勞動立法一般主要指國際勞工組織的章程、國際勞工公約、國際勞工建議書。
一、國際勞動立法:
由若干國家或國際組織共同制定的,為各國勞動立法提供標準的規范的總和。
二、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
是國際勞動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立法原則以及費城宣言而制定的。公約一經會員國批准,就對批准國具有約束力,建議書對成員國沒有約束力,職工各國在制定本國有關勞動法律時參考。
公約和建議書提出的勞動立法標准,對成員國制定或修改本國勞動立法產生明顯推動作用,成為勞動立法的重要參考依據,並對推動各國勞動立法趨向協調起著積極作用。
(6)下列選項不屬於勞動法淵源的是擴展閱讀:
國際勞動立法的特點:
1、國際勞工公約以保護雇員為主要目的,兼顧了國家和僱主的利益與可能,但其總的指導思想是保護各國勞動者。
2、國際勞工公約內容非常廣泛,覆蓋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
3、國際勞工公約既有原則的堅定性,又有措施的靈活性,便於各國根據國情參考實施; (4)國際勞工公約對公約批准國發生效力,對會員國勞動立法有規范指導作用。
4、國際勞工公約對公約批准國發生效力,對會員國勞動立法有規范指導作用。
5、某些國際勞工公約偏離了會員國的政治結構、政治體制的特點。
6、國際勞工公約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突出。
㈦ 簡述勞動法的淵源
勞動法淵源是指勞動法在法律體系中的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有:
1、憲法;內
2、法律;
3、行政法規容;
4、部門規章;
5、其他法律規范中有關勞動問題的規定;
6、地方性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
7、地方規章;
8、國際法律文件;
9、國際慣例。
(7)下列選項不屬於勞動法淵源的是擴展閱讀:
勞動法在我國的全面施行,能對勞動人員以及用人單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其能夠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當勞動人員認識到自己在付出了勞動之後應當享受到相應的權利及義務,就會培養出碰到問題時尋求法律援助的意識。
部分用人單位在學習了勞動法的相關理念和條款後,也會根據具體的法律法規制定出合理的用人管理制度,並逐漸完善自身的管理規程。這樣一來就能夠進一步優化工資管理及休假管理等制度,不僅充分保護了員工的合法利益,還促使用人單位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層台階。
㈧ 電大在線測試勞動法04任務 答案誰有啊!
一、
1:D
2:A
3:C
4:A
5:B
6:B
7:A
8:C
9:A
10:C
二、
1:AC
2:ABC
3:AB
4:AD
5: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