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考點
㈠ 比較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異同
三種訴訟最大的區別是舉證責任的分配。
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誰主張、誰舉證」,只專有在特殊侵權(屬如環境污染糾紛、醫療糾紛等)實行舉證倒置。
行政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舉證倒置,原告只需要推動訴訟,只有在申請性質的行政審批行為,原告應當對自己的申請行為進行一定的舉證。
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由公訴機關或自訴的原告進行舉證,被告人沒有舉證的義務。但是,由於我國沒有實行緘默權制度,在一定情況下,被告人也承擔了一些舉證責任。也就是說我國的無罪推定原則並不完全。
我認為其他的區別都是細微的區別,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㈡ 法考考什麼怎麼考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簡稱「法考」,屬於是資格類考試。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及《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職業證書考試。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人員應當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考試內容與科目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作為命題依據。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主觀題考試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考試形式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實行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試題、答題要求和答題界面均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計算機滑鼠或鍵盤在計算機答題界面上直接作答。
㈢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行政組織法基本原理、行政主體理論、行政組織的設置與編制、公務員制度、公物法。
㈣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五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五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行政強制、行政指導、行政裁決、行政規劃。
㈤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調整對象和特徵、行政法的淵源、中國行政法的歷史與理論基礎嬗變、行政法的法律原則。
㈥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六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六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行政爭議法的一般原理、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基本內容、行政復議制度的比較視角、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困境與發展。
㈦ 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目錄
《法理學·憲法·法制史》目錄:
法理學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法的本體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歸納
(五)備考提示
三、法的運行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四、法的演進
(一)多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歸納
(三)備考提示
五、法與社會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歸納
(五)備考提示
第三部分 論述題歸類精解
憲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憲法基本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二、國家的基本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三、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國家機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附:立法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法制史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西周至秦漢、魏晉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唐宋至明清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清末、民國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歸納
(三)備考提示
四、羅馬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英美法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六、大陸法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目錄:
上編 行政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行政法基礎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二、行政許可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行政處罰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四、行政復議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國家賠償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六、政府信息公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附:政府采購法、行政監察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信訪條例
下編 行政訴訟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二、行政訴訟的管轄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行政訴訟參加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起訴和受理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五、行政訴訟證據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六、行政訴訟的特殊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七、行政案件的裁判和執行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八、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九、備考提示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及論述題集中精解
一、試題解析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刑法》目錄: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刑法分值分布
二、關於犯罪論體系的說明
三、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刑法的解釋、基本原則與適用范圍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犯罪構成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排除犯罪的事由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四、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共同犯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己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六、罪數的特別形態——一罪與數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己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七、刑罰的體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八、量刑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九、行刑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危害國家安全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十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巳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四、侵犯財產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及論述題集中精解
《民法》目錄:
綜合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民法通則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民法基礎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自然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法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民事法律行為與代理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人身權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六、債權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七、民事責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八、訴訟時效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論述題集中精解
一、試題解析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合同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合同的訂立與效力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合同的履行、變更和轉讓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違約責任
……
物權法
著作權法
商標法
專利法
婚姻法
繼承法
《刑事訴訟法》目錄: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命題基本規律
(二)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刑事訴訟法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管轄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迴避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六、辯護與代理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七、證據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八、強制措施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九、附帶民事訴訟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立案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十一、偵查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二、提起公訴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三、第一審程序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四、第二審程序
(一)單項選擇題
……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及司法文書題集中精解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商法·經濟法》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㈧ 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介紹
《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包括了:《法理學·回憲法·法制史》答、《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商法·經濟法》和《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最新權威版本:《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2010年版)(套裝共8冊)》由法律社連續8年最新增補、修訂出版。明確復習重點:整合2005-2009歷年試題,歸納提煉,直擊考點。節省備考時間:依據最新法規逐題詳解,辨析疑難,指導解題技巧。揭示司考方向:全面解密最近5年考試命題規律、考查重點、考查方式。
㈨ 司考行政訴訟法考點回顧:公務行為和個人行為的區別
公務員的職務行為與個人行為的劃分
一、劃分的必要性
1、公務員的雙重身份:
公民——民事行為
國家公務員——職務行為
2、訴訟與賠償使用的法律與原則不同:
民事行為——民事訴訟、民事賠償
職務行為——行政訴訟、行政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1
年)第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非職務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國家賠償法》第五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劃分標准
1、主觀標准說:
又稱實質內容理論,主張採用行為人的主觀意思表示判斷行為的性質。
(1)以國家機關(僱用人)的意思表示為准:工作人員(受僱人)必須執行國
家機關命令委託的事項,凡超出命令委託范圍的軍部屬於執行職務的行為
單國家機關事中、事後追認的,亦可認定為執行職務的行為。
(2)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意思表示為准:只要工作人員實施該行為的目的是
為了國家機關的利益,那麼該行為就屬於執行職務的行為;如果工作人員
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實施的行為,就不屬於執行職務的行為。
理論缺陷:
(1)以國家機關的意思表示判斷某一行為的性質,容易導致國家機關以為委託命令為
由推卸責任,不利與保護受害人的權益;
(2)以工作人員的意思表示為准,難以確定公司利益交織情況下行為的性質,容易擴
大國家責任的氛圍。
2、外表形式理論:又稱客觀標准說,該理論主張,執行職務的范圍應當以社會觀念為
准,凡在客觀上、外形上可視為社會觀念所稱的「職務范圍」,或者受害人有理由
相信工作人員是在執行職務,或客觀上足以認為其與執行職務有關的,不論行為者
意思表示如何,其行為均可認定是執行職務的行為。(日本、瑞士、台灣)。
3、我國:綜合標准說。
也有學者認為是與行使職權有關論」(簡稱有關倫),即凡與執行職務、行使職權有關
的行為,只要符合其他賠償真人的構成要件,國家就應該對該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
償責任。——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五條。
具體標准:
(1)職權因素:國家公務員根據法律賦予的職責許可權實施的行為都是職權行為,
無論該行為合法與違法。——行為人是否享有職權是判斷行為性質的重要標
准。
(2)時間因素:上班時間——職務行為:下班時間——個人行為。
(3)崗位(地點)因素:在工作崗位上——職務行為;離開過崗位——個人行為。
(4)職責因素:不在上班時間或工作崗位,但與職責有關:職務行為;
在上班時間或工作崗位,但與職責無關:個人行為。
(5)目的因素:維護公共利益——職務行為;實現個人利益——個人行為。
(6)命令因素:以行政首長的命令、指示、委託實施的行為是職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