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規定企業日工資
Ⅰ 勞動法規定企業日工作時間是幾小時
現在實行的工作制一般標准工時制,即【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參考法條】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
【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
一、第三條修改為:「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二、第五條修改為:「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標准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三、第七條修改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
企業和不能實行前款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
《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
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的規定,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度。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准工時制度。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度,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此外,根據一些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還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應按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部發[1994]503號)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Ⅱ 勞動法對於企業扣工資有什麼規定的么。。。
勞動法第五十條復規定:工資應當以制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對於勞動者曠工、遲到等行為,只能不發曠工、遲到時間內的工資,或者是扣獎金、績效工資,不能扣其他工資。
(2)勞動法關於規定企業日工資擴展閱讀:
剋扣工資指企業無正當理由扣減員工應得工資(即在員工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企業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全部勞動報酬)
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
(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
(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5)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
根據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
Ⅲ 勞動法怎麼規定法定節假日的加班費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節假日應該是要休假的,休假當天用人單位是要支付工資的,但是節假日上班了,節假日就要支付三倍工資,再加上本來休假就可以得到的基本工資,最後就是要支付你4倍工資的,如果安排你節假日上班,支付了你正常工資的三倍,那實際上相當於節假日給你按雙倍工資計算的。
即企業如在法定節假日,如五一節,安排員工加班的,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加班工資為不低於其日工資的300%。即其加班工資≥日工資*300%,即不低於三倍工資。 綜上,按標准工時制的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付工資為: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應付法定節日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按通俗的說法,即不低於「四倍工資」。
Ⅳ 請問發工資的日期勞動法有沒有規定
《勞動法》的有關規定: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部文件《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以上是勞動法規關於工資發放時間的規定,有兩個主要原則:一是按月支付,二是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現實生活中,企業一般是在第二個月內(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還有的在下旬)支付上個月的工資。企業的用意是,當員工辭職時會考慮有一部分甚至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領到,不會輕易不辭而別。以此約束員工辦理辭職手續,進行工作移交,交清企業的物品(工具,資料等),然後再離開單位。
如果企業是按月支付,並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工資,雖然是在第二個月內支付上個月工資的,並不違法(當地政府對工資支付日期有嚴格規定的除外)。
Ⅳ 勞動法規定企業工人的工資待遇
您好:
工資是用人單位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規定》,工資包括:
1、計時工資;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准(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
(1)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
(2)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
(3)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試用期工資(學徒的生活費);
(四)運動員體育津貼。
2、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
(1)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2)按工作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獎金;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
(1)生產獎;
(2)節約獎;
(3)勞動競賽獎;
(4)獎勵工資;
(5)其他獎金。
4、津貼和補貼;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1)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2)物價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
(1)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准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
(2)附加工資、保留工資。
Ⅵ 國家勞動合同法規定企業應在什麼時候發當月工資
勞動法沒有具體規定日期,但是前提是不超過1個月進行發放,具體的可以以雙內方簽訂勞動合同中約定容的工資發放時間為准。一般公司在正式錄用員工前都會和員工鑒定勞務合同,合同裡面都會有規定時候結工資等條款,因為合同是僱傭雙方自願簽署的合同,所以具體事宜以合同為准。
勞務合同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什麼時候發放員工工資,但是最遲不得超過一個月,也就是當月工資最遲在下月底前發放。如果逾期沒有發放員工工資,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現在國家還是比較重視拖欠工資問題的,如果你有工資拖欠問題可以先找老闆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到當地有關部門申請勞動仲裁。
Ⅶ 最新勞動法有關工資規定
廣東省政府發出《關於調整我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從今年5月1日起,廣東調整企內業職工最低工資容標准,並相應提高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調整後全省最低工資標准水平平均提高21.1%。
調整後的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准和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分為五個檔次,其中廣州市執行最高的第一類標准,為1030元/月,增幅為19.8%,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為9.9元/小時;
第二類標准為920元/月,增幅為19.5%,執行地區為珠三角地區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市,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為8.8元/小時;
第三類標准為810元/月,增幅為20.9%,執行地區為汕頭、惠州、江門市,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為7.9元/小時;
第四類標准為710元/月,增幅為22.4%,執行地區為韶關、河源、梅州等十二市,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為6.9元/小時;
第五類標准為660元/月,增幅為24.5%,由執行四類市的部分困難縣及縣級市執行,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為6.4元/小時。
Ⅷ 勞動法中關於放假工資怎麼算的規定
勞動法對放假工資的規定: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雙休日安排加班又不安排補休的,加班工資不低於平時工資的二倍;工作日加班的,加班工資不低於平時工資的三倍;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一條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Ⅸ 勞動法規定日工資怎麼計算
不太知道你問來
勞動法規定日工源資怎麼計算
是什麼意思
是問支付方式嗎: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也就是說不能按人支付,因為按日支付基本就不是勞動關系了
如果是問一個月工資多少然後具體到日是多少,這個基本是計算誤工費上的
按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加班工資: 日工資的折算: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