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窩藏包庇罪

刑事訴訟法窩藏包庇罪

發布時間: 2022-02-12 23:05:35

1. 我老公現在被告窩藏包庇罪在看守所里。我想辦取保候審,現應該找誰得花多少錢

可以委託律師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2. 我哥哥以「涉嫌窩藏 包庇案」為由被刑事拘留會拘留多久可能被放出來嗎可以取保後審嗎他會被關多久

刑事拘留最長是37天,但是會被進行逮捕,被繼續羈押,取保候審需要根據你哥哥的具體案情方能確定,具體能夠關多久,需要看你哥哥是否構成犯罪,罪名是什麼?以及你哥哥是否具有其他情節。

3. 古代對於窩藏、包庇犯罪的法律原則

在西周時期,親親得相首匿,就是說,對於親人犯罪你必須隱瞞,如果你去告發,官府不會受理,官府一但受理,告發者也會定罪!

4. 犯罪嫌疑人說有人窩藏包庇他怎麼辦

你所謂的親屬拒證權應該是指法院不得強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證的規定。新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確有該規定。但是不能強制近親屬出庭作證與近親屬之間的窩藏包庇仍然構成犯罪完全是兩碼事。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如果近親屬實施了窩藏、包庇的行為,仍然可能構成犯罪。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5. 什麼叫包庇罪如何才能達到判刑標准

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機關作虛假證明,為其掩蓋罪行,或者幫助其隱匿、毀滅罪證、湮滅罪跡,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


包庇罪量刑標准

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第三百六十二條規定: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情節嚴重,主要指窩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窩藏、包庇罪行極其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犯包庇罪的主體必須是年滿16周歲,可以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的公民,且此公民在知道其已構成犯罪還為其提供住所等。對於滿足包庇罪的構成要件的行為,包庇罪量刑的標準是什麼?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一般會被判處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6. 現在中國法律近親屬之間的窩藏包庇算犯罪不不是新規定中有親屬拒證權嗎

現在中國法律近親屬之間的窩藏包庇算犯罪不?不是新規定中有親屬拒證權嗎

葉赫那拉聞多解答;

一、我國法律從來沒有規定過所謂的親屬拒證權,這種提法的人是編造法律概念

二、關於證人,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相關解釋,做了如下規定;

1、《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一款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2、《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三、

1、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

2、《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3、包庇罪的主體;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犯罪的近親屬

綜上所述,其它一切違反法律或法律解釋的,都系無效。

7. 如何認定包庇罪對被包庇人犯罪的明知

一、「明知是犯罪的人」怎樣理解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因此,一個人是否「犯罪的人」,只有人民法院依法經過審判才能最終決定。在此之前,任何人都沒有權力稱他人為「犯罪的人」。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包庇罪的對象只能是依法被判為有罪的人,也就是說,包庇罪的對象只限於審判階段之後執行完畢之前的犯罪人(已決犯)。顯然,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一個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進入刑事訴訟程序後,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稱謂:在立案之後到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前,只能稱為「犯罪嫌疑人」;在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之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前都稱為「被告人」;只有經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決後,才可稱之為犯罪人。既然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在刑事訴訟程序的不同階段的稱謂不同,並且法律沒有(也不應)規定只有在審判後對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進行包庇才構成犯罪,那麼,我們就不能對「犯罪的人」作狹義的理解,而只能把這里「犯罪的人」理解為「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①我國刑法理論也認為,「窩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經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既包括犯罪後潛逃未歸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機關羈押而脫逃的未決犯與已決犯。」其實,這是一種誤讀!我們認為,包庇罪的對象可不可能包括已決犯,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根據我國刑法第310條的規定,包庇罪的行為方式只限於一種,「作假證明包庇」。對於都是已決犯的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行為人還怎麼「作假證明包庇」呢?如果行為人在司法機關對於被羈押而脫逃的已決犯進行抓捕的過程中作假證明進行「包庇」,那麼,這種所謂的「包庇」也只是「幫助其逃匿」的一種方式,對此只能認定為窩藏罪而非包庇罪。對於其他情況下的已決犯更不可能「作假證明包庇」。因此,我們認為,包庇罪的對象不可能包括已決犯而只能是未決犯,即,作為包庇罪對象的「犯罪的人」只可能進入刑事訴訟程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②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犯罪的人」究竟是一種法律上的評價,還是行為人的判斷?如果是法律上的評價的話,我們在認定包庇罪的時候只能以被包庇的人最終被法院依法判為有罪為依據。既然如此,我們怎麼能要求行為人在實施包庇行為的時候就「明知是犯罪的人」呢?如果「犯罪的人」是行為人的主觀判斷的話,那麼,包庇罪的認定就會以行為人的法律知識或主觀認識能力為轉移,換言之,如果行為人在實施包庇行為的時候認為其所包庇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那麼他自己的行為就構成包庇罪,如果行為人認為其所包庇的人不構成犯罪,那麼他的包庇行為也就不構成包庇罪,這顯然是荒唐的!每個公民的法律知識及認識能力水平不可能都是一樣的,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公民都是法律專家,這是不可能的。 德日刑法理論對於本罪的對象也存在三種不同理解:第一種理解是,「犯罪的人」是指真正犯了罪的人。因為如果所隱匿的人不是真正犯了罪的人,就談不上侵害了國家的司法作用(沒有違法性);再者隱匿不是真正犯了罪的人,在人情上是難免的,因而期待可能性很低(缺乏有責性)。這種理解會產生一些問題。由哪個法院判斷對象是否真正犯了罪的人,是審判被隱匿人③的法院,還是審判隱匿人的法院?這就造成適用上的困難。再如,根據這種理解,隱匿人如果輕信被隱匿人不是真正犯罪的人,就會阻卻故意,因而不成立犯罪。這就不合理;第二種理解是,「犯罪的人」不限於真正犯了罪的人,還應當包括受到懷疑而處於偵查或追訴過程中的人。因為要保護刑事司法作用,就必須對隱匿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也進行處罰,否則便達不到立法目的。這一解釋也有缺陷。根據這一觀點,因司法機關的重大失誤而受偵查或追訴的人,也是犯了罪的人,隱匿這種人的行為就是犯罪,這就過當地保護了國家的司法作用,容易侵犯國民的權利;第三種理解是,「犯罪的人」包括真正犯了罪的人,以及在隱匿行為的實施階段,根據客觀的、合理的判斷,能夠有把握地懷疑為真正犯了罪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調和國家司法作用與人權的保護。這種觀點實際也是難以適用的。因此,「明知是犯罪的人」既不能理解為,要求行為人在實施包庇行為的時候像法律專家一樣能夠對被包庇人的行為進行精確的定性,也不能把「犯罪的人」理解為一種法律上的事後評價。筆者認為,「明知是犯罪的人」應當理解為,只要行為人認識到了其所包庇的人實施的行為可能是犯罪就夠了。這應是一種常識判斷,並沒有對普通公民提出過高的法律知識要求。因為,既然偵查機關向其取證④,就說明了其所包庇的人的行為可能構成犯罪了,這個時候再向偵查機關作假證明包庇,就可以認定行為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進行包庇。也就是說,此處「明知是犯罪的人」,並不是一種專業判斷,而是普通公民按照常識、常理、常情所作的一種經驗判斷。

8. 犯了刑事訴訟法里的隱藏包庇罪要被判多久

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具體包括窩藏罪和包庇罪。《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第三百六十二條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9. 窩藏罪怎麼判

你所說的不對,如果你朋友的妻子明知其夫殺了人,還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形成包庇罪,而非窩藏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如果態度好,可以宣告緩刑。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1條涉嫌窩藏罪會怎麼判

第三百一十條 【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您好第六十一條是刑事拘留的法律依據根據法律規定和我的辯護經驗你朋友的情況屬於涉嫌窩藏罪而被刑事拘留 目前面臨被追究刑事責任和判刑
判處的法律依據就是上面的條文
具體結果還要看具體案情和律師辯護情況建議盡早聘請專業刑事辯護律師介入提供法律幫助和辯護。聘請辯護律師是幫助你朋友的唯一法律途徑。通過網路hi加」北京杜律師」可以進一步聯系咨詢我

熱點內容
南通山水律師 發布:2025-08-21 12:54:28 瀏覽:168
關於孕婦的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8-21 12:53:28 瀏覽:661
民事訴訟法第257條第一項 發布:2025-08-21 12:42:24 瀏覽:714
公訴條例 發布:2025-08-21 12:42:18 瀏覽:297
民法典離婚後彩禮 發布:2025-08-21 12:36:24 瀏覽:435
無工商登記的二手房中介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2:29:19 瀏覽:237
奉化司法鑒定 發布:2025-08-21 12:26:52 瀏覽:168
店面上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2:26:19 瀏覽:284
濟南婚姻律師 發布:2025-08-21 12:26:15 瀏覽:890
佛法治療腫瘤 發布:2025-08-21 12:21:16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