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企業異地搬遷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企業異地搬遷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2-13 08:23:04

❶ 公司搬遷勞動法有補助的規定嗎

你的勞動合同里應該約定了工作地點,看看寫的是哪裡,你所說的梅林關外是否專符合你合同屬約定的工作地點?
我不太清楚你說地方,如果你的合同約定的是所在城市名,而梅林關外屬於該城市的范圍內,那麼公司搬遷並沒有違反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願跟去,只能自己辭職,從法律角度看不會有補償,你可以和公司協商,但是如果公司不同意,也沒什麼好辦法,除非公司還有其他違反勞動法規的地方。
如果公司新辦公地點與合同約定地點不相符,公司的行為屬於變更勞動合同,你有權不同意,如果雙方不能協商一致,公司應提前三十天通知或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和你解除勞動合同,並按照你的工作年限給予經濟補償,滿三年就是三個月工資,超過三年不到三年半就是三個半月的工資。

❷ 勞動法規定工廠異地搬遷員工可否選擇留下或者解聘

如果是跨市或跨省,員工可提出由企業解聘或留下,解聘企業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本市內搬遷,員工可選擇是否留下或者辭職,企業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❸ 公司搬遷,勞動法有什麼樣的詳細規定,勞動合同地址改變,范圍是多大,公司名不變,什麼的情況才有賠償

你好!你的問題比較復雜,應當分成這樣三個層次來看待:

一、勞動法律對於「公司搬遷」這種情形的相關規定
主要有這樣兩條:
《勞動合同法》第35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三)項:「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公司搬遷」從法律上來說可以理解為一種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二、要看你與公司簽的勞動合同是如何約定的
從實務中來看,大多數公司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都會在其中約定「公司有權根據實際工作情況變更勞動者的崗位或者工作地點,勞動者應當服從」。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勞動者簽了這樣的勞動合同,也並不意味著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地調到勞動者的崗位或工作地點;如果這樣的調動不合理,勞動者仍然有權拒絕;若用人單位以此解僱勞動者,則勞動者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企業支付賠償金。

三、根據你的情況,可以有這樣的對策
企業要求你變更工作地點,首先企業應當說明其充分的合理性,如不能說明則不能隨意的調到工作地點;
企業要求變更工作地點,也必須履行協商一致的原則,因為這是《勞動合同法》第35條的明文規定;
如果經過協商勞資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那麼企業可以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但需要提前30天通知並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❹ 勞動法是否有規定,公司跨省搬遷,員工不願意跟隨是否賠償。

你要是不去,公司可以與你解除合同,支付補償金是必須的.可以參照勞動合同法中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補償金可以參照勞動合同法中: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來執行.

❺ 新勞動法是否有規定工廠異地搬遷員工是否有

可以協商,變更合同內容。
協商不成,提前一個月通知或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解除
另外支付經濟補償金

❻ 勞動法里有沒有規定企業搬遷,職工不願意去企業是否會有賠償急!急!

《勞動法》沒有規定,但是《勞動合同法》里明確規定勞動合同內容包括工作地點,企業變更工作地點,屬於合同條款變更,員工不接受,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需正常發放補償金。

在變更條款必須遵循的第三個原則中,「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用人單位最初招用勞動者的條件發生變化的,必須與勞動者平等自願、協商一致才可以變更。

無法達成一致的,企業需承擔經濟賠償。

(6)企業異地搬遷勞動法有什麼規定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履行和變更

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第三十二條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

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❼ 勞動法里有沒有規定企業搬遷,職工不願意去企業如何支付補償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❽ 勞動法中是如何規定企業在市區內搬遷的

主要看合同的約定情況,如果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感覺不合適,因更換廠址需要離職,可以申請經濟補償金,在公司一年按一個月公司給經濟補償金,企業不按政策執行,直接去勞動監察大隊或者勞動仲裁進行投訴或仲裁

熱點內容
夏代司法官 發布:2025-08-21 12:09:18 瀏覽:991
法律知識普及社會調查報告 發布:2025-08-21 11:59:39 瀏覽:893
民法典有多少部 發布:2025-08-21 11:48:58 瀏覽:455
行政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1:17:41 瀏覽:555
法院疫情維穩 發布:2025-08-21 11:15:15 瀏覽:75
偽造證件罪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1 11:03:49 瀏覽:333
山東法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1 11:02:08 瀏覽:505
司考行政法地方編制 發布:2025-08-21 10:59:45 瀏覽:664
新行政訴訟法對依法行政的影響 發布:2025-08-21 10:40:10 瀏覽:686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 發布:2025-08-21 10:36:14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