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住院需要
❶ 勞動法關於直系親屬住院陪床的細節
1、勞動法對直系親屬生病陪床是沒有規定可以享受假期的,直系親屬陪床只能請事假專的,如果直系親屬去世的屬,按規定可以享受喪假的。
2、法律依據是《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80]勞總薪字29號、[80]財企字41號〉一、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
❷ 國家勞動法規定大病住院休息一般為多長時間
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內病或非因容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❸ 勞動法規定員工請病假需要提供什麼證明
法律並無明確規定病假一定需要醫院證明。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請帶薪病假,又為了避免職工濫用帶薪病假,根據用人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通常需要提供一些證明:
1、醫院出具的病假證明書。證明書要有主治醫生簽名並加蓋醫院公章才有效;
2、請假條。或者用人單位內部類似的其它證明。
職員上班請病假的,一般不能扣工資。用人單位在員工請病假時,應以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60%至100%之間確定員工病假期間的工資標准,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勞動法住院需要擴展閱讀:
具體內容有: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❹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在職期間因病住院,是什麼待遇
1、勞動法有規定,職工因病住院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的。另外醫療費用可回以用醫答療保險進行報銷的。
2、《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❺ 住院期間工資按勞動法應該支付哪些費用
摘要 1、病假工資。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勞動法意見》)第59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❻ 工人生病住院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勞動法規定職工因病住院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的,另外醫療費用可以用醫療保險進行報銷的。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❼ 勞動法規定職工住院期間如何辦理工作安排
請詳細說明問題。住院期間,因住院不能工作的,與單位安排的人辦理臨時交接手續。
❽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患病住院的待遇問題呢
一、沒有規定待遇問題,只是患病期間不能解除合同。
二、患病期間的待遇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情形,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2、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8)勞動法住院需要擴展閱讀:
員工生病享有的待遇
首先,對於員工而言,病假屬於有薪假期。根據我國現行勞動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的相關規定,任何用人單位的職工因患病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用人單位應該根據職工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期。
醫療期,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患病停止工作治病時,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也就是患病職工的病假假期。
醫療期的具體計算方法是:自職工病休之日起開始計算,在規定的時間內累計病休時間達到規定醫療期時限的視為醫療期滿。連續病休的,其節假日按病休日計算。
其次,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職工在休病假期間,支付給員工的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以北京為例:2013年度本市最低工資標准為1400元。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能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這就是說,病假工資不能低於1120元是指實發工資,而非應發工資。
應發工資,也稱為應得月工資或稅前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正常提供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實發工資,也稱為實得工資或稅後工資,是用人單位已扣除勞動者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需個人承擔部分的月工資。
如果員工對所獲得的工資金額有異議,應當在法定仲裁時效內,到用人單位所在區縣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舉報,或直接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❾ 按勞動法規定員工住院動手術假期是多長時間
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不等。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2、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附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節選)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