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包不包括口頭協議
㈠ 勞動法規定的不包括哪一項
一、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哪些權利?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二、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應積極及時的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法維權。有的勞動者由於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不熟悉,不知道該如何來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的對勞動法規和政策理解不準確,不知道該如何應用,往往造成有的提出的仲裁請求會高於國家規定的標准,這樣不利於化解矛盾,不利於勞動糾紛的處理;有的提出的仲裁請求低於國家規定標准,無形中造成放棄了部分合法權益。所以,勞動者當遇到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麼要學會學習法律知識,要麼要學會找法律專業人士去進行法律咨詢。
2、與用人單位先行協商,擺事實,講道理在維權實踐中,協商處理勞動糾紛,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式,不僅有利於化解矛盾,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而且雙方均能在短期內解決紛爭。尤其對勞動者來說,在許多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並得到實惠。這個協商和解程序雖不是必經程序,但是在實踐中確是一個解決勞動糾紛的好途徑。
3、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之規定,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達成調解協議後未履行的,勞動者可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綜上所述,我國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很大,按照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自主擇業、領取工資、享受福利待遇和休假等權利。並且,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有申請仲裁和訴訟等權利。作為勞動者,要懂法,不能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忍氣吞聲,而是應該積極站出來維權。
㈡ 口頭協議受勞動法保護嗎
口頭協議.一般在法律是不受保護的。因為法律是講究的證據。這個需要雙方承認,如果一方賴賬,另一方又不能拿出充足的證據是不能的。
另外 ,除了口頭協議之外,一般的簽字協議都可以生效,可以參考:
<>規定了雙方簽訂了合同並且雙方簽字.日期內容完整的屬於常規有效合同.
如果有非直系親屬證人並且在兩個以上的證人才能生效.
不過有較好的律師幫你在該公司考察資料就能勝利.口頭協議案件必須看律師的辦事能力
法官當庭調解簽字按指印手工書寫的調解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通過調解促使當事人達成協議而製作的法律文書。第八十九條明確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二、因此所說的情形,法院是應製作民事調解書,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法律效力。
㈢ 勞動法口頭協議算不算證據
口頭協議亦為協議的一種形式。但所述事項不為勞動合同關系。
縱橫法律網 何向前律師
㈣ 勞動法沒有合同的口頭協議
如果口頭協議說的是一個月2000,管吃管住,那你這些費用都可向他要,但你要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有這么一個口頭約定。
㈤ 勞動法 (口頭協議)
這是典型的農民工式工資拖欠,你可以到項目部去討要,沒有的話,到工地當地的勞動局申請,帶上公司名稱,經理電話,小老闆電話
㈥ 口頭協議是否適用勞動法
如果認定為勞動關系,那麼存在一個仲裁前置程序,也就是說在你去法院起訴之前需要到勞動仲裁部門進行勞動仲裁,而我國法律規定,勞動仲裁的時效是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
因此,如果認定為勞動關系的話是由一定不利因素的。
當然,如果只是一般的僱傭關系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訴訟時效是2年。
㈦ 勞動法口頭協議有法律保護沒有
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國家法律規定的必須要採用書面協議的方式,比如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採取口頭約定的形式,那麼可視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可以認為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國家法律規定的應當採取書面合同的,當事雙方卻僅進行口頭約定,主張方能舉證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協議,可以視為有效。
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國家法律規定的必須要採用書面協議的方式,比如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採取口頭約定的形式,那麼可視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
㈧ 在勞動法中口頭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口頭協議復有效。
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制合同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第二種則是書面形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是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則為有效的。例外情形:當法律明確約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形式的,若當事人只作出口頭表達,未簽訂要式的書面合同的,視為未達成協議。_
㈨ 口頭協議能得到勞動法保護嗎
可以的,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合同關系。工資條,發工資的銀行卡都可以成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