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期限周末

民事訴訟法期限周末

發布時間: 2022-02-14 11:15:37

① 《民事訴訟法》的期限為幾年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時效是一年,其他兩年內,借款三年,法律保護的最長時效是二十年。

② 民事訴訟上訴期限包括周六周日嗎

應當從你收到判決書的次日起計算15天。如你2011年12月9日收到判決書,那麼,到2011年12月24日(最後期限)上訴期滿。周末的時間計算在內。如果最後一天是節假日,可以順延一天。但有些法院是從收到判決書的當日起算,為穩妥起見,

③ 勞動仲裁書收到時間為周末,請問起訴期限是從周末時算起還是從次周的周一開始算起非常感謝

收到之日起三十天,系指開始的當天不算入,從下一天(即次日)開始計算。即從下周一開始計算。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
希望我的解答能為您提供服務!

④ 請問15天的上訴期包括星期六,星期天嗎

包括的。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

(4)民事訴訟法期限周末擴展閱讀:

上訴期的相關要求規定:

1、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2、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⑤ 請問民事訴訟法規定審限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內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容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⑥ 民事訴訟法送達期限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內三年。法律另有規容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⑦ 民事訴訟的期限是多長

對於審限民訴法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審限為3個月,3個月內必須結案,不能延長審版限。人民法權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一審法院應當在給予的審限內作出判決。此時,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而上訴,案件進入二審程序,按二審的審限進行審理,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選民資格案件後,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⑧ 行政復議的60天期限是否包括節假日和周末

包括節假日和周末。我國《行政復議法》第31條第1款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60日的除外。

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由此規定可知行政復議的60天期限是包括節假日和周末的,如果不包括,法律肯定會用60個工作日的准確語言來表述,以彰顯法律的確定性。

(8)民事訴訟法期限周末擴展閱讀:

行政復議的程序

行政復議程序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所遵循的步驟。它在性質上屬於行政程序。行政程序與司法程序相比,具有簡易、高效等特點。但是,行政復議作為一種行政裁判制度,又具有準司法性,所以在程序上應盡量司法化,以保證復議活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申請與受理

(一)申請

行政復議是依申請行為。它以行政相對人主動提起為前提,即相對人不提出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不能主動管轄。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申請復議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申請人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3、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於申請復議范圍。

5.屬於受理復議機關管轄。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如根據《行政復議法》第9條和第16條的規定,申請復議還須符合下列程序條件:

(1)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

(2)申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復議。

(二)受理

申請人提出復議申請後,行政復議機關對復議申請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項:

1、申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2、申請是否屬於重復申請。

3、案件是否已由人民法院受理。

4、申請手續是否完備。

行政復議機關對復議申請進行審查後,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對復議申請分別作以下處理:

1、復議申請符合法定條件的,應予受理。

2、復議申請符合其他法定條件,但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受理的,應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

3、復議申請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並告知理由和相應的處理方式,而不能簡單地一退了之。

行政復議的審理和決定

(一)復議審理

1、審理前的准備

(1)向被申請人送達申請書副本。

(2)調查收集證據。復議機關調查收集證據有兩種方式:一是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二是向有關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和公民調取證據。

(3)更換或者追加當事人。

2、審理的內容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復議機關既有權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也有權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適當。

3、審理的方式

《行政復議法》第22條規定:"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由此可見,書面審理是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的基本形式。

4、審理的依據

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只能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及上級行政機關依法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立法性的規范性文件。

5、審理中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

《行政復議法》第21條規定:"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從而確立了復議不停止執行的制度。然而,如果毫無例外地規定復議不停止執行,將可能使違法、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得到執行而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因此,《行政復議法》在確立復議不停止執行原則的同時,也規定了該原則的例外:

(1)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可以依職權決定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2)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3)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4)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6、審理的期限

《行政復議法》第31條第1款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60日的除外。

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二)復議決定

行政復議協作會議

復議機關通過對復議案件的審理,最後要作出決定。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復議決定有以下四種:

(1)維持決定。

(2)履行決定。履行決定是指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履行某種法定職責的決定。

(3)撤銷、變更或確認違法決定。撤銷、變更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是指復議機關作出的撤銷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決定。

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議機關可以決定撤銷、變更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賠償決定。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侵犯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申請人請求賠償,復議機關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在作出撤銷、變更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決定的同時,作出被申請人依法賠償。

送達與執行

(一)送達

送達的方式及期限的計算,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

(二)執行

行政復議決定生效後,雙方當事人應該自覺履行。但有時當事人由於對復議決定不滿意而不予履行,此時強制執行就成為必要,否則,行政復議的國家權威性就無從樹立。

1、被申請人不履行復議決定的。根據《行政復議法》第32條和37條的規定,當被申請人不執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執行行政復議決定的,作出復議決定的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並對被申請方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2、申請人不履行復議決定的。當申請人不履行終局的復議決定,或者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復議決定的,則根據復議決定內容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措施:

(1)如果復議機關作出的是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的,則由原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如果復議機關作出的是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的,則由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復議

熱點內容
法院寶玉通 發布:2025-08-21 03:42:55 瀏覽:260
社會工作研究生是法碩嗎 發布:2025-08-21 02:50:31 瀏覽:570
把員工外派到分公司勞動法 發布:2025-08-21 02:49:36 瀏覽:48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探望權 發布:2025-08-21 02:42:37 瀏覽:403
菲律賓移民法 發布:2025-08-21 02:14:02 瀏覽:157
國外公司法 發布:2025-08-21 02:12:03 瀏覽:171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2:06:46 瀏覽:843
法學難過 發布:2025-08-21 01:59:28 瀏覽:208
汽車維修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1:59:25 瀏覽:273
道德9年級 發布:2025-08-21 01:58:07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