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具損耗
A. 勞動法中有關工作服的規定
1、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向員工收取財物,違法了勞動合同法,應該返還收取的財物和費用。
3、所以工作服的費用不應該扣除,應該歸還給勞動者。
4、企業若不歸還,可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述。
(1)勞動法工具損耗擴展閱讀
(1)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源於用人單位享有的生產指揮權,既然用人單位享有生產指揮權,所有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遵守。
(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勞動定額的權利。用人單位幫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後,就獲得了一定范圍勞動者的勞動使用權,並有權根據實際情況給勞動者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對於用人單位規定的合理的勞動定額,在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時,勞動者應當予以完成。
(3)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並根據勞動者勞動技能的考核結果安排其適合的工作崗位和獎金薪酬。
(4)制定勞動安全操作規程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利根據勞動法上勞動安全衛生標准,制定本單位的勞動保護制度,要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5)制定合法作息時間的權利。用人單位享有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和對員工工作時間的要求,合法安排勞動者作息時間的權利。
(6)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的權利。為了保證勞動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勞動紀律是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這是組織社會勞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准則,也是勞動者的職業要求。當然,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必須符合法律規范。
(7)其他權利。包括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平等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等。
參考資料
網路-勞動合同法
B. 勞動法關於工人損壞勞動工具的處理條款
沒有具體規定,但是如果工人對工廠造成損失,可以依法追究其賠償責任。
C. 有關於勞動法的
你好!很明顯,用人單位違約,你可以要求單位承擔違約責任。你找過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了嗎?
D. 除百分之幾的損耗合不勞動法規定
沒有簽定的不合法
E. 新勞動法
是啊,你可以去勞動行政部門申請仲裁,還有就是你們廠里應該給你們計提職業病防害專項費用,我覺得你們單位肯定沒有。
根據現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你們單位已經侵犯了你們的享有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你們可以跟廠里協商解決工具費用問題,協商不成的話可以提請仲裁,直至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F. 勞動法有規定用人單位有義務提供勞動工具以及服裝嗎
公司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費用。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上述說明,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的時候不得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在此范圍內也包括工作服的押金,保證金,都不能向勞動者收取。
G. 勞動法 對交通工具有限制嗎
勞動法或者勞動合同法中均未規定勞動者不能開私家車上班。這種回規定不合理甚至答有些怪誕。我不用公司報銷油費、過路費、停車費等一切費用,我自己願意開車上班,我招誰惹誰了是吧?
但是,加這么一條規定,有規避《勞動合同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嫌疑。因為續簽合同時,如果是公司不同意續簽的,應當給勞動者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金。但是,如果是用人單位,提高合同條件要求(如提問者所說的禁止開私車上班),勞動者不同意的,可以不續簽,同時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建議你向當地勞動部門舉報這種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H. 勞動法規定單個物品超過多少公斤需要添加輔助臂進行搬運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二條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目前國家尚未明確規定超過多少公斤需要添加輔助臂進行搬運,但是,作為從業人員,必須要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作出判斷,如果超過自己的負荷量的,就需要提出藉助輔助力量完成作業
I. 勞動法中有無規定安裝多少重量的物體需要輔助工具
沒有這樣的規定。
對於起重操作來講,只要超過人力能夠搬運或安裝的物體重量,就需要採用輔助器具,甚至是起重裝備和專用裝備來進行。
對於實際現場起重安裝來講,為了提高勞動安全性和被安裝物的安全性,經常為了保持被安裝物體在安裝過程中的穩定性而採取裝備或者輔助器具。人力能夠達到搬運安裝重量的限度並不是衡量是否採取器具裝備的標准。以人力來衡量只是在一些簡單搬運勞動現場和簡單物件安裝的時候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