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不交接工作勞動法怎麼判
㈠ 員工被調崗,卻不服從,不交接工作,可以辭退嗎或怎麼處理才不違反勞動法
不可辭退。依據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和司法解釋四之規定,用人單位調動員工崗位應當經員工同意,未經員工同意,強行調崗,員工可在一個月內提出異議。用人單位不得依據調崗不符而辭退員工。
㈡ 關於勞動法問題 員工合同到期 要離職 但是不配合交接工作
溝通不行的話,就書面告知他需要交接什麼,如果不交接將造成什麼樣的損失,由其本人承擔。
㈢ 如果員工離職,不辦理交接手續怎麼辦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所以,為了確保勞動者能夠按時交接工作,可以與其約定相關的經濟補償金等都於交接完畢時支付。在此要注意:如果雙方約定了辦理工作交接的時間,勞動者沒有按照約定辦理,此時,用人單位自然可以對抗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
(3)員工不交接工作勞動法怎麼判擴展閱讀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並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
並且按國家關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准,否則是不能辭職的:
(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辭職後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
(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
(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
(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㈣ 員工辭職不做交接怎麼辦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所以,為了確保勞動者能夠按時交接工作,可以與其約定相關的經濟補償金等都於交接完畢時支付。在此要注意:如果雙方約定了辦理工作交接的時間,勞動者沒有按照約定辦理,此時,用人單位自然可以對抗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
筆者建議,用人單位應當用規章制度來規范勞動者的離職手續,應該在勞動合同中寫明員工離職時應該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辦理離職手續,並在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具體、詳細的規定。並且,用人單位應在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勞動者拒不配合用人單位進行工作交接的,屬於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明確規定了如果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這樣的話,勞動者一旦出現拒不配合的情形,用人單位就可以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這樣會對勞動者產生兩個方面的影響:1、對於原本有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會喪失經濟補償金;2、對於自動辭職的勞動者,勞動關系終止的原因會由辭職轉變為因嚴重違紀而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這對其以後的再就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此外,用人單位還可以在規章制度中明確法律的規定因勞動者不按照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㈤ 公司員工辭職不交接工作怎麼辦
公司員工辭職不交接工作。法律對員工辦理工作交接的義務有明確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除《勞動合同法》的一般性規定外,針對某些特殊崗位的員工還有更明確的專門立法規定辦理工作交接的法定義務,如《會計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㈥ 如果員工不如實交接工作內容,並擅自離職是否負有法律責任
當然要負責。否則還有沒有王法啦。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又,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簽不簽合同無所謂)。
另外,盡管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看上去只有約定了交接,勞動者才應當交接。但是,同法第三條規定了「誠實信用」原則,擅自離職並且拒絕交接工作明顯違反此原則,絕對可以追究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