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特有的送達方式
㈠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送達方式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送達方式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委託送達,留置送達,公告送達。
㈡ 通知送達方式有哪些
一般有5種方式:
1、直接送達。
2、受送達人拒收的,可以留置送達。
3、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有關組織代為送達。
4、郵寄送達。
5、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
(2)民事訴訟法中特有的送達方式擴展閱讀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對象告知或轉達有關事項或文件,讓對象知道或執行的公文。通報的含義:通報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
通報的特點:
1、內容的真實性。真實是通報的生命。通報的任何情況、事實都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有差錯。
2、目的的告知性。
通知的特點
1、使用范圍廣。在各種法定公文中,通知的使用范圍最廣。
2、使用頻率高。
3、時效性強。通知對時效性具有嚴格要求,它所傳達的事項,往往要求受文者及時知曉或迅速辦理。
㈢ 民事訴訟中的送達方式有幾種
民事訴訟中的送達方式有五種: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委託送達、留置送達、公告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九條 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第九十條 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
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 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㈣ 民事訴訟法第267條傳票送達方式
第二百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回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答以採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二)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三)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
(四)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
(六)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七)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受送達人收悉的方式送達;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㈤ 民事訴訟法法書送達的方式都有哪些
民事訴訟文書送達的方式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電子送達、委託及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等。直接送達是直接送達給當事人或法人的法定代表等,其他的送達方式都是在不能直接送達給當事人的情況下所採取的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㈥ 我國的《民事訴訟法》第247條規定的可供使用的域外送達方式有幾種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二)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三)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
(四)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
(六)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七)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受送達人收悉的方式送達;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㈦ 民事訴訟法送達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直接送達
二、留置送達
三、委託送達
四、郵寄送達
五、轉交送達
六、公告送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㈧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涉外送達方式有
分兩種情況:在國內有住所,在國內沒住所。在國內有住所的,可以直接送達。內
在國容內沒有住所的,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67條:
「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二)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三)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
(四)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
(六)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七)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受送達人收悉的方式送達;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