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241

民事訴訟法241

發布時間: 2020-12-21 09:24:03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1、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2、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4、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5、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6、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7、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1)民事訴訟法241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❷ 民事訴訟法92條,240條,241條,255條:

您好,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回送達。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一條 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❸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41條規定是什麼

2007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239條,

下面是你提問的具體解釋: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41條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結合1992年《意見》的有關規定,在我國法院參與訴訟的外籍當事人可委託的訴訟代理人范圍包括:該外籍當事人所屬國公民或中國公民、駐華使領館官員、當事人本國律師和中國律師。但委託公民代理訴訟的,該公民必須是完全行為能力人或不會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委託駐華使領館官員或當事人本國律師代理訴訟的,委託代理人只能以個人名義代理訴訟,且該使領館官員不得享有外交特權或豁免權;外籍當事人要訴訟代理人以律師名義參與訴訟的,則該委託代理人只能是中國律師Œ。《民事訴訟法》第242條在有關委託程序上規定,外籍當事人要委託中國律師或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國領域外寄交或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正機關證明,並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履行我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據1992年《意見》第69條的規定,該類授權委託書應在開庭審理前送交人民法院,並應寫明具體授權內容。在領事代理方面,我國作為《維也那領事公約》的成員國,在與美國、義大利、印度、波蘭、蒙古、匈牙利、朝鮮、墨西哥、土耳其、羅馬尼亞、古巴、寮國、阿根廷等國簽訂的領事條約中,都規定有領事代理制度。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版知之日前一權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❺ 民事訴訟結第一百二十四條二項的內容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回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答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❻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一百四十二條【簡易程序適用范圍】
第一百四十二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解釋】本條規定了簡易程序適用范圍。
簡易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的程序。該程序相對於普通程序來說,在起訴手續、傳喚當事人方式、審理程序以及審限等方面都做了簡化,可以說是一種簡化了的普通程序。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簡易程序,體現了我國民事訴訟法便於當事人訴訟,方便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兩便」原則,反映了我國民事訴訟的特點。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針對我國的國情,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開始簡化訴訟程序,實踐中已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簡易程序,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簡易程序不僅繼承了我國人民司法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而且有利於簡易程序的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化。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民事案件的數量逐年增加,雖然法官隊伍也在逐年發展,但是相對於日益增加的案件而言,審判人員還是比較少。如果所有案件都採取普通程序,勢必會造成案件積壓,拖延案件的審理期限,使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不能得到及時解決。由於簡易程序具有辦案手續簡便,審理方式靈活,不受普通程序有關規定的約束的特點,所以,有助於及時審結案件,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為鄉村當事人提供了便利。
對於人民法院來說,適用簡易程序可以解決一些權利義務關明確、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簡易民事案件,從而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辦理大案要案,保證案件的審理質量。
簡易程序只能適用於簡單民事案件。簡單民事案件是指「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事實清楚」,是指當事人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事實基本是清楚的,雙方都能提出完整、可靠的證據,人民法院不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和取證工作,可以在全面審核當事人證據或者作少量調查工作後就能查清案件的事實,進行審理工作。如果在主要事實上有爭議,並且認定事實的證據又不充分,就很難說「事實清楚」了。例如,在一個借款合同中,如果連借款的具體數額都弄不清,就不能叫「事實清楚」。如果借款數額清楚,雙方當事人都認可,只是由於沒有簽訂書面合同,對是否超過了還款期限還有爭議,這也就是事實清楚了。
「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是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簡單、清楚,雙方爭議的矛盾也比較明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不太復雜。
「爭議不大」,是指雙方當事人對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的發展、變更或者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案件發生的原因、權利義務的歸屬等問題,都沒有太大的爭議。爭議不大是簡單民事案件的一個要素,它說明對案件的審判沒有很大阻力。爭議大並且各有證據,審判人員也會舉棋不定,要經過調查、核實、質證、辯論等過程,適用簡易程序就不行了。
簡易程序是審判程序,因此要按照第一審程序關於簡易程序的規定審判案件,但調解是貫穿審判過程始終的,所以,也應當適用調解的有關規定,如在作出判決前進行調解,達成協議的,也可以製作調解書,達不成協議的,應當作出判決。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有影響重大的案件,有復雜的案件,也有影響范圍一般或者復雜程度一般的案件,對這些案件的審理都不能適用簡易程序。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百五十八條, 都是什麼釋義是什麼

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專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屬,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的處理,一律使用裁定。
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釋義
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必須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不可以採用獨任制。
二審法院審理案件原則上應該開庭,但是例外情況下也可以徑行判決或裁定。

❽ 中華人民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內據。容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一百四十二條 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❾ 中國人明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是什麼內容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

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9)民事訴訟法241擴展閱讀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法院可採取的措施有:

1、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

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2、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3、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4、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❿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

第一百二十四條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熱點內容
道德重要詞 發布:2025-05-11 01:50:15 瀏覽:144
若言律師 發布:2025-05-11 01:45:44 瀏覽:440
知識和道德 發布:2025-05-11 01:40:11 瀏覽:794
直接損失合同法 發布:2025-05-11 01:40:09 瀏覽:154
璧山特別法院 發布:2025-05-11 01:40:08 瀏覽:541
速度道德強森 發布:2025-05-11 01:38:43 瀏覽:321
民事訴訟法性考冊答案 發布:2025-05-11 01:28:34 瀏覽:394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 發布:2025-05-11 01:27:52 瀏覽:372
杭州濱江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1 01:23:03 瀏覽:875
道德經空則滿 發布:2025-05-11 01:22:52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