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重慶勞動法

重慶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0-12-21 10:16:46

⑴ 重慶勞動法

試用不合格並不一定要違反紀律,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也應視為試用不合格,不過用人單位專在試用期解除勞屬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如果企業能證明你不符合錄用條件而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以不給經濟補償。
你可以上網查找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裡面有詳盡的條款。

⑵ 重慶市勞動法

目前常用的勞動方面的法律有兩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實施)和《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實施)。
這兩個法,都是全國人大通過的,在全國范圍內都適用。

⑶ 重慶勞動法

這一點各地規復定基本制一樣:
簡單講:如果是勞動者辭職是沒有補償的、如果是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合同等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補償的。
如果是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或單位無充分理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是要給補償的,此前在此單位工作一年,單位給相當於其一個月工資的補償,不足一年,按一年算。

⑷ 重慶市勞動法

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專年限,每滿屬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⑸ 重慶市最新勞動法有什麼新內容

接上:
10.關鍵詞:內部制度
職工有權參與修改企業「霸王規章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應經職代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或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單位應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解讀:這里說的是「討論」而不是「通過」,「協商」而不是「協商一致」,這條規定使用人單位在制定規章制度時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也具有了更大的權力空間。
用人單位在制定內部規章時應該注意: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合法;程序必須合法;規章制度的內容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定性定量;規章制度要體現以人為本,既要合法也要合理,要人性化管理;用詞術語應當規范。
公示的形式包括:印製成員工手冊請員工簽字、在內部醒目的地方公開張貼、在內刊刊登、在內部網公示等。
單位如果沒按《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製定的制度,對員工是沒有約束力的。
11.關鍵詞:合同期限
一年以上不簽合同視為無固定期
《勞動合同法》:勞動者連續工作滿十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以及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再續訂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同時,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解讀:「新法」首次規定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四種情形,這是社會最關注的條款。當然,對於勞動者來說,有了職業預期,是利好消息,但並非就是「救命稻草」,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是「鐵飯碗」。
12.關鍵詞: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要簽訂2年固定期合同

《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勞務派遣公司與所招用的勞務人員必須訂立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且不得少於兩年。
解讀:「新法」對勞務派遣的限定非常嚴格,規定了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如果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就與《勞動合同法》第二條所稱的用人單位一樣了。並且,被派遣勞動者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支付其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報酬。
13.關鍵詞:加班時間
加班每天不能超過一小時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解讀: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職工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否則就視為加班,企業應該支付加班工資。職工加班一般每天不能超過一小時,每月不超過36小時,超過這一規定,即使以加班費的形式給予補償也是不合理的。
14.關鍵詞:終止勞動合同
沒繳社保可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有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等七種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讀:《勞動合同法》修改了勞動者可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將「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情形下,勞動者可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調整為「勞動者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同時,補充規定了勞動者可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的;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等。
此外,《勞動合同法》考慮到用人單位工作交接的合理需要,規定將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變更為「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

15.關鍵詞:違約金額
索賠違約金不能「漫天要價」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雙方可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約的應支付違約金,但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總額。
解讀:「新法」最明顯的變化是違約金的總額受到限制,比如單位為某員工提供的培訓費是50萬元,以前可以約定500萬,但今後就只能設50萬違約金。而且,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在這兩年內單位須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不補償可不保密」。
16.關鍵詞:經濟補償金
合同期滿單位也須支付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勞動合同期滿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按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解讀:凡是因勞動者的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的原因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到期,非勞動者本人原因,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不封頂。
17.關鍵詞:裁員
裁員20人以上需向工會說明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要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並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解讀:《勞動合同法》一方面強化了對用人單位與符合條件的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要求,另一方面考慮到用人單位調整經濟結構、革新技術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放寬了用人單位在確需裁減人員時進行裁減人員的條件。
另外,《勞動合同法》與《勞動法》相比,補充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裁減人員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⑹ 重慶市勞動法規定職工一個月的總正班出勤是多少天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
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166.64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根據通知規定,每個月工作時間最多不能超過20.83天,如果超過了就應該支付加班費,如果當月未達到20.83天,應按當月的實際出勤來計算工資,不能用下個月的出工來補。

⑺ 關於陪產假重慶當地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重慶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晚育者產假期間,男方所在單位應給護理假七個工作日,護理假視為工作時間。

⑻ 重慶勞動法合同工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2011年1月1日起重慶最低工資標准每月增加190元召開的重慶市政府第8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慶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方案,每月增加190元,將於2011年1月1日起執行。 具體調整標准為: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及北部新區由原來的680元/月調整為870元/月,非全日制最低小時工資標准調整為8.7元/小時;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萬盛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雙橋區、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16個區縣由原來的560元/月調整為750元/月,非全日制最低小時工資標准調整為7.5元/小時;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自治縣、秀山自治縣、酉陽自治縣、彭水自治縣15個縣(自治縣)由原來的520元/月調整為710元/月,非全日制最低小時工資標准調整為7.1元/小時。 調整後,重慶市轄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合夥組織和基金會所使用的勞動者均適用。

⑼ 重慶勞動法:辭職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員工辭職,根據來《工資支付暫源行條例》規定,需要結清工資。

依據《工資支付暫行條》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道德重要詞 發布:2025-05-11 01:50:15 瀏覽:144
若言律師 發布:2025-05-11 01:45:44 瀏覽:440
知識和道德 發布:2025-05-11 01:40:11 瀏覽:794
直接損失合同法 發布:2025-05-11 01:40:09 瀏覽:154
璧山特別法院 發布:2025-05-11 01:40:08 瀏覽:541
速度道德強森 發布:2025-05-11 01:38:43 瀏覽:321
民事訴訟法性考冊答案 發布:2025-05-11 01:28:34 瀏覽:394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 發布:2025-05-11 01:27:52 瀏覽:372
杭州濱江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1 01:23:03 瀏覽:875
道德經空則滿 發布:2025-05-11 01:22:52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