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訴訟法二百二十七條

訴訟法二百二十七條

發布時間: 2022-03-21 02:50:05

❶ 民事訴訟法第227條規定

【法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採取前款措施,由院長簽發搜查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採取前款措施,由院長簽發搜查令。

❷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第一款

就一款
刑事訴訟法抄
第二百二十七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違反迴避制度的;

(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❸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是什麼內容

第二百二十七條 在執行中,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回以向有關單位發出協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解釋】本條是關於辦理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規定。

在執行程序中,有些案件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本條所稱「有關財產權的證照」,指有財產權內容的證照,比如土地證、房產證等。

人民法院判決確認某一權利(如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後,常常需要有關單位辦理權利轉移手續。但在實踐中,某些單位卻不協助辦理,比如,人民法院判決一房屋歸甲所有後,房管部門不但不給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還將房屋出租給他人居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出現,使執行工作順利進行,民事訴訟法對有協助辦理證照轉移的單位規定了法定義務,有關單位必須按照協助執行通知給予辦理,不得推諉、拒絕。對不予協助辦理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三)項的規定,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還可以對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並責令改正;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❹ 民事訴訟法二百一十七條

適用217條、104條是被執復行制人不報告自己的財產狀況的強制措施。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第一百零四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❺ 民事訴訟法227條是什麼

對案外人異議的規定,是指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❻ 司法解釋第三百零三條,是否是對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相抵觸

不抵觸。
我是這樣理解的:
當事人、案外人(包括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應當參與訴訟而末參與訴訟的第三人)對中止執行和駁回執行申請的裁定不服的,還有救濟的途徑,就是可以提起訴訟。
提起訴訟的方式有兩個:第一種是申請再審,第二種是提起執行異議之訴。
(1)如果不服的原因是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應當申請再審。因為中止執行或駁回執行異議申請的依據是生效的錯誤的判決,比如說被執行人(被告)不應當承擔履行給付義務,所以應當申請再審。
(2)如果不服的原因與原判決無關,應當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因為中止執行或駁回執行申請的依據不是原判決,而是純粹的執行程序中有錯誤,比如執行的標的不屬於被執行人。
就是說對執行異議裁定不服的都可以申請再審或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分情況)。(227條)
但申請再審有特殊情況,就是案外人先提起了撤銷之訴,就不能再申請再審了。而先申請再審的,不能再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303)(就是說,對於原審案件如果是錯誤的,只能通過申請再審或提起撤銷之訴予以糾正。而不能即運用再審訴訟又運用撤銷之訴程序予以糾正,這樣可能會產生兩個訴訟結果不一致,而導致再一次的訴訟。
這里要分清幾個概念和關系
一是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
執行異議之訴都可以提起,因為對對原判決沒有異議,執行程序不服。撤銷之訴只能由第三人提起,因為原案件判決錯誤導致執行錯誤,對原判決有異議從而導致對執行有異議。227條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中的訴訟我理解為執行異議之訴,而不是撤銷之訴。
二是第三人和案外人
第三人指的是原審案件中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應當參與訴訟而末參與訴訟的有獨第三人和無獨第三人
案外人指的是與原審案件判決結果沒有利害關系,不應當參與原審案件審理,但執行標的與之有關的人。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解釋
第三百零三條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後,未中止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執行的,執行法院對第三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的執行異議,應予審查。第三人不服駁回執行異議裁定,申請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再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案外人對人民法院駁回其執行異議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申請再審,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是什麼意思

第二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回人撤銷申答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這條是對執行終結的規定,第六項其實是兜底條款,上面五項是對應該裁定終結執行情況的列舉,由於是列舉,就不可能窮盡所有情況,如果出現某些情況,法院認為應該終結執行,就可以依據第六項來裁定終結執行。

❽ 民事訴訟法弟二百二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

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8)訴訟法二百二十七條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條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第二百三十二條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

第二百三十三條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❾ 民事訴訟法二百零七條一款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版裁定是由第權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熱點內容
資產評估法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9 03:27:47 瀏覽:511
口頭調動通知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9 03:21:17 瀏覽:591
俄羅斯法學 發布:2025-07-29 03:19:03 瀏覽:738
山東經濟法專業 發布:2025-07-29 03:19:01 瀏覽:151
法律服務志願 發布:2025-07-29 03:18:54 瀏覽:176
勞動法n1賠償2018 發布:2025-07-29 03:10:19 瀏覽:190
110法律咨詢網杭州律師 發布:2025-07-29 03:05:57 瀏覽:968
合同法不可抗力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9 02:54:03 瀏覽:367
法學發量 發布:2025-07-29 02:42:38 瀏覽:711
道德相對比 發布:2025-07-29 02:41:49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