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事訴訟法研究
『壹』 李昕的學術簡介
主要論文 1、《俄羅斯新民事訴訟法評析》,《求是學刊》,2006年第6期;2、《俄羅斯民事訴訟中的檢察長》,《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7期;3、《民事附帶上訴制度研究》,《前沿》,2007年第11期;4、《俄羅斯聯邦檢察權性質初探》,《學術探索》,2009年第2期;5、《俄羅斯民事檢察制度的理論與實踐》,《廣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6、《俄羅斯民事訴訟法的新發展》,《理論月刊》,2009 年第11期;7、《俄羅斯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地位的角色嬗變及其啟示》,《理論導刊》,2009年第11期;主要項目主持《俄羅斯民事檢察制度研究——兼談我國民事檢察制度的監督范圍》,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09YJC820022);主持《中俄羅斯民事檢察制度比較研究》,2009年市屬高校學科共建項目(09ACO12)
『貳』 英語比較好的高手,請大家幫個忙翻譯一段英語文章,漢譯英.急用!!!!!!!!!!!!!!!!!!!!!
In recent years the Russian Federation has concted a series of reforms, along wi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the law has been adjusted. 2003 implemente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Civil Law," is the proct of the times change, the more attention and prosecutors involved in civil proceedings. Russian prosecutors involved in the civil litigation, civil participation of the Russian Prosecutor China's legislative, judicial what can learn from them, the paper on these issues Analysis.
『叄』 俄羅斯著名的法學家有哪些
鮑里斯.烏里佛維奇(俄羅斯法政大學副校長、俄羅斯榮譽法學家)
A.M·瓦西利耶夫(俄羅斯聯邦功勛法學家、法學博士)
安德里亞諾夫(俄羅斯聯邦功勛法學家、貝加爾國立經濟法律大學教學副校長)
莫羅佐夫(烏里揚諾夫國立大學法律系主任、民法和民事訴訟法教研室主任)
格里岑科(聖彼得堡憲章法院副院長顧問)
尼·庫茲涅左娃等等.....
『肆』 民事訴訟法研究生的就業前景
你這都是法學本科的學生怎麼還搞不懂民商法和民訴的區別。大的民商法概念回下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答,民訴專業就是純粹程序法,考研的民商法基本都是研究民商事實體法的像民法學、商法學的。從就業來說的話,其實專業並不是大問題,主要看你希望從事什麼職業,公檢法部門才有招錄專業限制。如果做律師,考過司考就好了,你是什麼法學專業方向畢業不影響你從事律師的專業方向選擇,律所裡面學民商事專業或民訴出身做刑事案件的也多了去了。當然真的說想做好刑辯律師的話,研究生學刑法或者刑訴專業是能給你更好的基礎。不過現在刑辯律師確實很艱難,還是要慎重考慮呀。
『伍』 《民事訴訟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民版事訴訟法研究室主權任,中國人民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北京市副主任委員。科研領域及教學的課程包括《中國民事訴訟法》、《外國民事訴訟法》、《比較民事訴訟法》、《證據法》、《破產法》及《司法制度》等。
『陸』 民事訴訟法著作推薦
1、《民事訴訟法(第二版)》
是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麗。本教材吸收和借鑒既有民事訴訟法教材編寫經驗,在內容上注重對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前沿理念和問題的介紹,以及民事訴訟法法規及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
該教材在全面系統的介紹我國民事訴訟法理基礎上,更為注重學生對民事訴訟程序規定的掌握和運用,為此在教材的體例設置上,每章分設六個部分。
2、《新民事訴訟法 》
本書由邱聯恭教授發起並組織的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參與編寫,本研究會為台灣首屈一指的民訴研究會,每年集合台灣地區此領域菁英,收錄一次性發表當年研討會的重要論文,於文後註明原刊載論文的期別及年月,命名為《民事訴訟法之研討》。
該內容常列為台灣地區學術與實務研究者的指標性學術研究成果。 本集集合台灣民訴界實務與學界菁英作者群。歷年來有許多台灣民事訴訟領域的專家學者相繼加入,對於推動台灣民事程序法研究之進展及革新,貢獻匪淺。
本書對大陸民事訴訟領域的學術發展亦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並對即將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的相關理論有一定的參考。
3、《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
《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作者郭翔,是最接近我講課時隨堂所發講義的一本書。
4、《民事訴訟法》
是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也是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民事訴訟法》在修訂中吸收了民事訴訟法教學科研的最新成果,強調了程序法的理論,並更加突出了其教學適用性
5、《民事訴訟法》
張衛平著法律類圖書,以現行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為根據,系統地、全面地闡述了民事訴訟各種制度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
《民事訴訟法》概念清晰、准確、分析簡明、透徹,難點、重點明確,體系結構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學界最新研究成果,關注了民事訴訟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注意民事訴訟制度的實際運作。《民事訴訟法》有助於讀者正確理解、全面掌握民事訴訟理論和各種制度的動作機理。
『柒』 「遺漏訴訟請求」能否作為再審事由
一、問題的提出
2007年我國民事訴訟法修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細化和完善民事再審事由。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十二項將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增加為一項新的民事再審事由。
按照通常的理解,該條款規定的基本意旨是,如果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遺漏了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那麼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再審,法院應當對案件進行再審。生效裁判遺漏訴訟請求的情況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民事訴訟法中通常被稱為裁判脫漏或者漏判。
二、民事再審程序的性質與功能
上述問題的回答有賴於對民事再審程序的性質和功能進行必要分析。
眾所周知,再審程序是一種特殊的救濟程序。再審程序的特殊性表現在,它不是一種具有普遍糾錯意義的訴訟程序,而是一種非常程序;它不是審理裁決民事爭議的一種獨立程序,而依賴於其他訴訟程序而存在,沒有其他訴訟程序就不可能有再審程序,不能在沒有原審程序的情況下提起再審程序。因此,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應當是,也只能是,原審程序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民事糾紛。如果民事爭議沒有經過原審程序的審理和裁決,就不能啟動再審程序對該民事爭議進行裁判。從這個角度來看,民事再審程序是一種事後的救濟程序,這是再審程序的本質屬性。民事再審程序的基本功能在於,它通過對民事爭議的再次審理,以糾正在訴訟程序上有重大違法或裁判基礎資料有嚴重缺陷的生效裁判,為當事人提供最後的救濟機會。因此,再審程序實質上是對既判案件進行再次審理的訴訟程序。
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應當與其性質和功能相適應。如果原審法院沒有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決,或者只對案件的一部分進行了審理和裁決,那麼,沒有經過原審法院審理和裁決的案件或者遺漏的案件部分,就不能進入再審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確定民事再審程序審理對象的基本前提。
裁判脫漏表明法院在案件審判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疏忽,只對當事人提出的部分訴訟請求作出裁判,對其他訴訟請求沒有進行裁判。遺漏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實際上意味著原審法院只審理和裁判了案件的一部分,而沒有對案件的其他部分進行審理和裁判,即原審法院沒有對其所受理的案件審理完結。如果將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由再審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審理當事人在原審法院提出的訴訟請求,就相當於再審法院審理了沒有經過原審法院審理的案件。這顯然不符合再審程序性質和功能的基本要求。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能將原裁判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使其成為打開再審程序之門的鑰匙。
同時,從訴訟系屬的角度來看,將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也存在欠妥之處。訴訟系屬的基本含義是指案件存在於法院的事實狀態。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後,該民事爭議(案件)就開始系屬於受理法院。只有待爭議的民事糾紛由受理法院作出終局裁判後,訴訟系屬才能夠從受理法院消滅。一項民事爭議一旦發生訴訟系屬,就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其中一個重要法律後果就是管轄恆定,即訴訟系屬發生後,不管確定管轄的情況發生什麼變化,最初受理案件的法院對該案件始終具有管轄權,直至其對全部案件審理完結並作出終局裁判。如果受理法院遺漏了當事人提出的一項或者數項訴訟請求,那麼,沒有經過受理法院審理和裁判的訴訟請求,從性質上看,仍然系屬於受理法院,處於受理法院的審理過程之中,受理法院應當對其繼續進行審理和裁判。因此,按照訴訟系屬的要求,如果出現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的情形,那麼,被遺漏的訴訟請求依然應當由原審法院補充審理和裁判,而不能將遺漏的訴訟請求移送給其他法院審理。從這一點來看,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違反了訴訟系屬理論的基本要求。
另外,從當事人程序保障視角來看,將遺漏訴訟請求規定為再審事由也不盡合理。因為遺漏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表明原審法院沒有對該訴訟請求進行審理。此時如果直接由上級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對被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處理,必然會損害當事人應當享有的審級利益和基本程序保障權。盡管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上級法院(最高法院、高級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也可以交由原審法院再審。此時可以通過原審法院對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補救,從而保障當事人的審級利益。但是,只要民事訴訟法規定再審案件可以由上級法院直接再審,就會為損害當事人審級利益打開程序通道。尤其是在民事再審案件以提審為原則,以指令再審為補充,以指定其他法院再審為例外的指導思想下,遺漏訴訟請求的民事再審案件將大量匯集到上級法院審理,當事人的審級利益和程序保障權將可能遭受更多損害。因為上級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審理案件,所作的裁判是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當事人不可能再有尋求對遺漏訴訟請求進行審理的機會。由此不難看出,將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也是存在問題的。
三、比較法研究
正是基於上述理由,各國民事訴訟法一般不將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
各國通常的做法是由原審法院(遺漏訴訟請求的法院)進行補充裁判(或者稱為追加裁判),對被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和裁決。當事人如果對補充裁判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如法國民事訴訟法第463條規定:法院對某一訴訟請求的要點漏於作出審理決定時,可以對其判決加以補充;遺漏訴訟請求的法院在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以後,進行審理並作出補充判決;法官作出補充判決後,應當在原判決的原本或副本上載明;補充判決與原來的判決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當事人對補充判決不服,只能通過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的途徑解決。法國民事訴訟法強調,當事人不能以裁判遺漏作為唯一理由而將原審法院的判決提交到上訴法院審理,更不得以此為由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德國民事訴訟法對遺漏訴訟請求規定了追加判決的救濟程序,該法第321條第一項規定:如果當事人一方依最初提出的或以後更正的事實所主張的主請求或附帶請求的全部或一部,或者在裁判時費用的全部或一部,有脫漏時,可依申請作出追加裁判對原判決予以補充。當事人提出書狀申請法院追加裁判,法院依據當事人申請作出追加裁判對原判決予以補充。俄羅斯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補充判決制度,該法第205條規定:作出判決的法院如果對於案件參加人提供了證據或作出陳述的某一要求未曾作出判決,可以根據案件參加人的請求或自己主動提出補充判決;補充判決由法院在審判庭上對該問題進行審理之後作出;當事人對補充判決可以提出上訴和抗訴,同時對法院關於拒絕作出補充判決的裁定可以提出單獨上訴或抗訴。日本民事訴訟法規定,可以通過追加判決的方式來補救遺漏訴訟請求的問題。按照日本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的規定,法院作出裁判遺漏請求的一部分時,對於該請求部分的訴訟,仍系屬於該法院。如法院作出裁判遺漏部分訴訟請求的,當事人對於脫漏的部分可以再次向法院起訴;法院對該部分審理後進行宣判。因此,在日本,解決遺漏訴訟請求問題的法院依舊是原來作出裁判的法院,而不是上級法院。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也確立了補充判決制度: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申請以判決補充之當事人就脫漏部分聲明不服者,以聲請補充判決論。
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民事訴訟法,之所以選擇補充判決或者追加判決,而不是上訴或者再審程序作為解決裁判遺漏問題的救濟程序,主要是由裁判脫漏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在所有的裁判救濟程序中,只有補充判決和追加判決制度充分關照到遺漏訴訟請求救濟機制的訴訟法理,充分有效地解決民事糾紛,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基本程序權利。所以由原審法院按照原審程序對遺漏訴訟請求進行補救,最符合裁判脫漏內在的特殊要求。
四、結論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十八條規定,對於當事人依據遺漏訴訟請求提起再審的,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原審法院再審。該規定已經考慮到漏判不同於其他再審事由的特殊性,對於完善裁判脫漏救濟機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民事訴訟法在今後的修正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在處理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方面的有益做法,建立補充判決(或者追加判決)制度,由原審法院對被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補救。當事人如對補充判決(或者追加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從而實現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充分救濟。最高人民法院:胡夏冰
『捌』 俄羅斯🇷🇺聯邦民事法中有沒有正當防衛
摘要 你好,您的問題我以看到,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
『玖』 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的中文譯書簡介
《俄羅斯聯邦民法典》 譯著 360千字(譯120千字,全書統校),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9年2月
《俄羅斯聯邦民法典》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主編:黃道秀
譯者:黃道秀
作者序:翻譯一部完整的《俄羅斯聯邦民法典》一直是譯者的思想,也是譯者對俄羅斯法學界朋友們的承諾。第四部分於2006年底通過,從今年1月起譯者即著手進行翻譯,並把手頭第三部分譯稿進行了整理,同時,將1999年初大網路全書出版社的第一、二部分的譯文逐條進行了重新訂甚至是重新翻譯,修改了不少的疏漏甚至錯誤。回想當年,譯者們工作也是非常用心的,然而受水平和條件的限制,還是有愧於讀者。今天依然如此,雖然譯者總是試圖把工作做得盡可能完美一些,但每本書出版以後,譯者自己都會發現不少錯誤,都會留下遺憾。
ISBN編號:978-7-301-12909-8
頁數:563
裝幀:1
版次印次:1
開本:4
國別:CN
中文譯書作者介紹
黃道秀: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道秀教授1962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20世紀80年代曾在蘇聯喀山大學進修法律。數十年從事俄羅斯語言和法律的研究和教學,與俄羅斯法學界有著廣泛的聯系和交流。翻譯了《俄羅斯聯邦民法典》、《俄羅斯聯邦刑法典》、《俄羅靳聯邦民事訴訟法典》、《俄羅斯聯邦仲裁程序法典》、《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法典》、《俄羅斯聯邦刑事執行法典》、《俄羅斯聯邦刑法典釋義》、《俄羅斯刑法教程》、《俄羅斯刑事訴訟教程》、《蘇維埃行政法》、《國際法史》以及其他許多法律文件和專著,是我國著名的俄羅斯法律研究學者。
中文譯書內容簡介
中文譯書《俄羅斯聯邦民法典》是「俄羅斯法譯叢」之一,該書是一部完整的、包括了它所有四個組成部分的俄羅斯聯邦法律文件。分書共分七編77章,具體內容包括總則、所有權和其他物權、債法總則、債的種類、繼承法、國際私法、智力活動成果和個別化手段的權利。該書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