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的停職是什麼意思
① 勞動法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被停職
勞動法律沒有停職的規定。現在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是勞動合同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雙方都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法律有明確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② 勞動法停職是否是用人單位開除的意思
勞動法沒有規定停職和停薪,用人單位也不能得對員工進行停職停薪,如果沒有訂單,專停工期間應按國屬家規定支付工資的。
來源廈門律師網頁鏈接
如〈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三十五 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停產,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三十日)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勞動者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③ 勞動法解析:停職留薪是什麼意思
你好!!
不幹活抄,拿薪水!最常見的有兩種,第一種是,1-4級工傷,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每月發傷殘津貼和護理費,直到退休辦理退休手續後開始領取退休金,退休金低於傷殘津貼的,由社保基金補齊,護理費一直拿到去世!這種停職留薪時間比較長,相當於後半輩子都是停職留薪了。第二種情況是政府官員在違紀調查期間的待遇,停止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接受調查,但是照發工資,只不過這種停職留薪期較短,一般是幾個月或者幾年,一旦判決生效或者處罰生效,將結束停職留薪期!
④ (勞動法)被公司停職待崗!
1.關於待崗抄這點,公司比較主動一襲些,投訴很難,公司可以以經營困難、員工不勝任原崗位等理由來實施這個待崗政策的,支付了最低工資標准就是合法的,很難爭取
2.你倒是比較好爭取,沒有簽合同和交社保的
你可以要求單位從你工作的次月開始支付你雙倍工資(最長11個月),工作滿1年,還沒有簽合同,那麼視同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你打算離職(工作滿1年之前,也就是視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成立之前),那麼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工作滿半年不滿1年,補償1個月工資,沒有簽合同,雙倍賠償也就是2個月,計算標準是你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實得工資,還要給你從工作之日起補交社保
剩下的就是證據了,工資條、工作證、考勤記錄等,只要你能證明勞動關系和時間,單位必須給你應得的賠償
⑤ 員工停職勞動法的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律沒有停職的規定。現在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是勞動合同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雙方都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法律有明確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⑥ 停職停薪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1、停職是指暫時停止其履行的職務,接受調查或者審查。2、停薪是指單位通知員工待崗,但是暫時停止發放薪水,沒有收入。3、停職停薪階段一般是單位準備和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協商不成,到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二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⑦ 勞動法停職的規定
摘要 勞動法現在沒有關於停職的規定。現在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是勞動合同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雙方都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法律有明確的規定。
⑧ 請問新勞動法對停職和停薪如何規定
勞動法沒有規定停職和停薪,用人單位也不能得對員工進行停職停薪,如果沒有回訂單,停工期間應答按國家規定支付工資的。
如〈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三十五 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停產,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三十日)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勞動者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