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厲害關系人

民事訴訟法厲害關系人

發布時間: 2022-03-26 17:39:07

❶ 什麼是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利害關系,顧名思義,某件事或者某人某物對你有利或者有害的,就叫利害關系。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因此,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的依據是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正確理解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追加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的關鍵。

利害關系是什麼意思?

利害關系,是指對於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

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利害關系人一般認為是權益受到行政行為侵害的直接當事人。

「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❷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處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法律依據:《最高法關於人民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利害關系人提出執行行為異議:(一)認為人民的執行行為違法,妨礙其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債權受償的;(二)認為人民的拍賣措施違法,妨礙其參與公平競價的;(三)認為人民的拍賣、變賣或者以物抵債措施違法,侵害其對執行標的的優先購買權的;(四)認為人民要求協助執行的事項超出其協助范圍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五)認為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人民違法執行行為侵害的。

第七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過程中或者執行保全、先予執行裁定過程中的下列行為違法提出異議的,人民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審查:(一)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以物抵債、暫緩執行、中止執行、終結執行等執行措施(二)執行的期間、順序等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三)人民作出的侵害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被執行人以債權消滅、喪失強制執行效力等執行依據生效之後的實體事由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人民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審查。除本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外,被執行人以執行依據生效之前的實體事由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人民應當告知其依法申請再審或者通過其他程序解決。

❸ 利害關系人包括哪些人

利害關系人是指會影響民事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實現,對民事行為的公證有影響的人,例如,案件的審判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家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自行迴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❹ 利害關系人 司法解釋

利害關系人是指哪些人
在《民事訴訟法》第四章關於「迴避」的規定中,「迴避理由」中有一項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在《民法總則》中也有多處條文使用「利害關系人」。因此,在民法領域,利害關系人主要是指與因民事法律行為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之間,或者是與特定的標的物有特殊的關系,該關系可能會影響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實現,影響標的物的狀態,或者標的物對其有影響。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6條規定:「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夥人,也應當視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遺囑的見證人。」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夥人就是「利害關系人」,因為他們與繼承人、受遺贈人之間有特殊的法律關系,如債權債務關系,合同關系,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繼承人、受遺贈人在取得遺產後的權利行使。

❺ 如何判斷利害關系人的法律特徵

利害關系人的法律特徵有以下這些:1、是獨立的權利主體,不同於原告、被告;2、利害關系人受法律保護;3、利害關系人是隨著行政許可行為的產生而產生。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❻ 什麼是利害關系人

法律分析:利害關系人即與案件存在直接緊密聯系的人,案件的發展和結果對其存在重要的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❼ 民事訴訟中迴避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哪些

民事訴來訟法
第四十四源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❽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條:支付人受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與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並無關系。

❾ 中國新民事訴訟法案外人,利害關系人怎麼解釋

利害關系人是指與抄當事人之間存在法律上或者事實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的人,通常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親屬關系,以及其他與當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如債權人、債務人、證明人等。還可能包括同事、朋友、僱主或雇員、基層自治組織(居委會、村委會等)等。
案外人好說,案外人就是和案件沒有關系的人。

❿ 利害關系人,指的是什麼

利害關系人,是指對於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的人。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分類

1、相鄰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這是產生利害關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經許可設立的加工型生產企業、資源開發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噪音、污水、廢氣、粉塵,對鄰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直接影響。

2、競爭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某些行政許可依法律、法規或慣例規定有明確數量限制(如舊機動車回收,按照國務院規定一個縣只設立一家。),如果實施許可突破了原有的數量規定,那麼勢必會影響已經獲得許可的經營者的利益,因而構成利害關系人。

3、知識產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行政許可事項可能對他人知識產權完整性、獨占性產生侵害的,如企業名稱核准中,與他人商標、專利上使用的名稱重復,易讓公眾產生誤認誤導的,構成重大利害關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利害關系人

熱點內容
保潔法律知識培訓資料 發布:2025-07-24 05:03:55 瀏覽:641
民事案件律師收費 發布:2025-07-24 04:52:29 瀏覽:99
員工分道德 發布:2025-07-24 04:51:55 瀏覽:225
立法的可操作性 發布:2025-07-24 04:48:11 瀏覽:922
行政法庭是否具有管轄權 發布:2025-07-24 04:42:27 瀏覽:640
轉發廣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4 04:19:50 瀏覽:146
各級別法院管轄 發布:2025-07-24 03:59:19 瀏覽:462
為什麼新婚姻法不保護女性 發布:2025-07-24 03:44:26 瀏覽:455
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八條 發布:2025-07-24 03:43:51 瀏覽:949
刑法0004 發布:2025-07-24 03:42:58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