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文書送達回證
A. 行政處罰文書送達回證是否是必須的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不必送達回證,因為該告知書下面有簽收人的簽字,但是行政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送達回證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格式製作的,用以證明送達法律文書的憑證,它既是送達行為證明,又是受送達人接受送達的證明,是人民法院與受送達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的憑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B. 法律文書送達回證
申請強制執行時需要的二審送達回證,二審的送達回證就是送達二審法律文書的簽收憑證,當然是在二審法院法官的卷宗內,只要法律文書送達後就有了。
C. 行政執法中當事人簽字是否可以視為送達,是否還需要製作送達回執,請詳細說明理由,最好有法律出處。
法律文書必須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有見證人才能生效。
具體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專罰法》屬
許多情況下都需要當事人簽字。如詢問筆錄、檢查記錄、扣押單。但這些簽字沒有法律文書的送達。
如果不簽字不能證明文書送達與否。好像在法律文書樣本有送達回證。
D. 行政處罰中送達回證受送達人誰來填
就如你所說,受送達人處由執法人員填寫;
收件人處由收件人(收件人並不限於受送達人)填寫。
E. 送達回證的概念
送達回證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格式製作的,用以證明送達法律文書的憑證。
它既是送達行為證明,又是受送達人接受送達的證明,是人民法院與受送達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的憑證。 (1)
人民法院
送 達 回 證
(各類案件通用) 案 由 填寫具體案件的案由 案 號 ( ) 字第 號 送 達 文 書
名稱和件數 填寫民事裁定書或者民事判決書 份數 受 送 達 人 xxx 送 達 地 址 填寫具體的送達地址 受 送 達 人
簽名或蓋章 xxxx年x 月 x日 收 件 人 及
代 收 理 由 xxxx 年x 月 x日 備 考 填發人 送達人
註:
①送達刑事訴訟文書,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辦理;送達民事、行政訴訟文書,按照或參照民事訴訟第七十八條,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②代收訴訟文書的,由代收人簽名或蓋章後,還應註明其與受送達人的關系及代收理由。
(2)計生部門的比較詳細點
計劃生育行政處罰告知書送達回證 送達內容 送達時間 送達地點 被送達人 收
件
人 姓 名 性別 工作單位 地 址 與被送送人人關系 送達方式 送達人簽字 收件人簽字 (蓋章) 備注 (3)批處理法律文書送達回證
送達回證 序號 送達機關 送達文件 受送達人 送達地址 受送達人(代收人) 送達人 備注 簽名 日期 簽名 日期 1 2 3 4
F. 法律上送達回證要注意什麼問題
您好,
一、必須注意送達回證的簽收時間。
當事人在收到行政機關告知書、決定書等法律文書後,一定要要求當事人寫清收到這些文書的具體時間,即年、月、日。因為這些法律文書都有時效的規定。如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按《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如果當事人不寫簽收時間,行政機關就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庭上,當事人如果說我今天才收到告知書或聽證通知書,你們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駁奪了我的申辯權和聽證權。這樣行政機關就會有口難辯。倘若當事人簽收的時間寫錯,行政機關在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時有可能違反法定時效,也會導致行政訴訟敗訴。
二、必須注意送達回證上簽收人的身份。
送達回證是當事人收到行政機關法律文書的認可證據。當事人是法人、經營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送達回證上的簽收人,可以由其收發部門簽收,並蓋收發章或公章。也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單位和其他組織的負責人簽收。
當事人是自然人或者個體戶,送達回證可由本人直接簽收。如果法人、經營單位、其他組織、自然人、個體戶,全權委託他人簽收的,必須有他們對這起案件全權委託處理的書面委託書。否則,當事人在法庭上不承認收到行政機關有關法律文書,說行政機關剝奪了他的申辯權、聽證權、復議權,訴訟權等,行政機關也會敗訴無疑。送達回證上的簽收人不得含糊。
三、必須注意搜集無法直接送達的關鍵證據。
在具體工作中,有幾種情況當事人或委託代理人不可能在送達回證上簽收:
(一)對行政機關送達的法律文書拒絕簽收。這種情況可采敢留置送達。必須由送達人邀請有關人員到場,並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送達人、見證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字蓋章,然後將送達的文書留置在當事人處再拍照留證。
(二)當事人較遠,直接送達有困難,則可以採用掛號信或發快件的方法。也可以委託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代為送達。但必須注意的是要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理由,並附上郵局掛號信或快件的回執,或者當地工商機關代為送達的回證。
(三)當事人無法送達。尤其是個體戶逾期不驗照,企業逾期未年檢。每年都有大批個體、企業執照要吊銷,在送達法律文書時,當事人都早已關門走人,確實無法找到,只好採用公告送達。
望採納。
G. 什麼是道路運輸行政許可文書(證件)送達回證
送達回證是證明送達人依法完成送達任務和受送達人收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送達的法律文書的憑證,並由受送達人或者規定的其他簽收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即為送達。
送達回證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按法定格式製作的,其內容包括送達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名稱、受送達人、送達文書名稱、送達時間、送達方式、送達地點及注意事項等。在一般情況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只有取得送達回證,送達行為才算完成。
H. 行政處罰決定書有幾種送達方式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7日內專,按照民事訴訟的送達方屬式送達。
主要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和公告送達。
其中較常見的是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和郵寄送達。
I. 送達回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怎麼辦理
一、必須注意送達回證的簽收時間。當事人在收到行政機關告知書、決定書等法律文書後,一定要要求當事人寫清收到這些文書的具體時間,即年、月、日。因為這些法律文書都有時效的規定。如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按《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如果當事人不寫簽收時間,行政機關就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庭上,當事人如果說我今天才收到告知書或聽證通知書,你們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駁奪了我的申辯權和聽證權。這樣行政機關就會有口難辯。倘若當事人簽收的時間寫錯,行政機關在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時有可能違反法定時效,也會導致行政訴訟敗訴。二、必須注意送達回證上簽收人的身份。送達回證是當事人收到行政機關法律文書的認可證據。當事人是法人、經營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送達回證上的簽收人,可以由其收發部門簽收,並蓋收發章或公章。也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單位和其他組織的負責人簽收。當事人是自然人或者個體戶,送達回證可由本人直接簽收。如果法人、經營單位、其他組織、自然人、個體戶,全權委託他人簽收的,必須有他們對這起案件全權委託處理的書面委託書。否則,當事人在法庭上不承認收到行政機關有關法律文書,說行政機關剝奪了他的申辯權、聽證權、復議權,訴訟權等,行政機關也會敗訴無疑。送達回證上的簽收人不得含煳。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送達回證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