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津貼也要扣稅嗎

勞動法津貼也要扣稅嗎

發布時間: 2022-04-05 08:38:01

⑴ 除了工資要交個人所得稅之外,補貼跟津貼也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1. 個人所得稅繳納基數=工資薪金所得—法定免徵部分。基數達到及超過3500,需繳納個稅。基數低於3500,就不需要繳納個稅了。

  2.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3. 法定免徵部分:應發工資中扣除個人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4. 所以,所得收入減去法定免徵部分,得出的結果達到及超過3500,補貼,津貼等都需要繳納個稅。低於3500,就不需要繳納了。

⑵ 津貼和獎金應該扣稅嗎

津貼和獎金都需要與工資一起合並扣稅。

第三次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第一項就是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現在是把津貼、補貼和獎金等一並納入代扣代繳范圍,確保這部分基礎收入的稅收能夠完全進入國家口袋中。

⑶ 公司發的獎金,補貼,這些都要扣稅嗎

你取得的各種工資、獎金、補貼、津貼等都需要合計後徵收個人所得稅。
附計算依據: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准1600元/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⑷ 企業給員工發放的補貼需要繳納個稅嗎

企業給員工發放的補貼也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是跟工資額一起來進行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4)勞動法津貼也要扣稅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⑸ 勞動法中職工餐補也算到工資裡面然後一起扣稅嗎

是的。
請參閱《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的如下規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⑹ 補貼津貼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補貼津貼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⑺ 國家統一規定的補貼、津貼用交個人所得稅嗎

根據國稅所函發[1995]007號,國務院於1994年1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目前只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津貼。至於你公司來函中列舉的地區差和各種補貼、津貼,目前國務院均未明確免稅,因此應全額計入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⑻ 補貼和津貼類的福利需要繳稅嗎

補貼、津貼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根據其性質決定:

(1)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收入需要征稅;

(2)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下列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1)生子女補貼;(2)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庭成員的副食補貼;

(3)兒補助費;

(4)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准發給的誤餐費)。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image.png

福利和津貼有什麼區別?

津貼是包含在工資裡面的,是指補償職工在特殊條件下的勞動消耗及生活費額外支出的工資補充形式。

福利是指企業為了保留和激勵員工,採用的非現金形式的報酬,與津貼的最大差別就是,福利是非現金形式的報酬,而津貼是以現金形式固定發放的。

福利的內容很多,現行職工福利的內容大體可以分為5個部分:

1、為減輕職工生活負擔和保證職工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各種補貼制度。如職工生活困難補貼、冬季職工宿舍取暖補貼、獨生子女費、托兒費、探親假路費、婚喪嫁待遇、職工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職工病傷假期間救濟費、職工住房補貼等。

2、為職工生活提供方便而建立的集體福利設施。如職工食堂、托兒所、理發室、浴室等。

補貼和津貼類的福利納稅嗎?答案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是一般來說,小編要在這里提醒各位財務人員,公司發放的福利津貼不得稅前扣除。

⑼ 獎金也要扣稅嗎

是的,需要扣稅的
只要超過了規定的線,那就是要扣的,獎金也是算在裡面的

⑽ 勞動法哪條規定經濟補償金要扣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第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國稅發[1999]178號文件規定:「對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據此,你單位給勞動者的補償金如果沒有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則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的部分可按國稅發[1999]178號文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熱點內容
與法官叫囂 發布:2025-07-18 05:26:17 瀏覽:793
合同法分則課件 發布:2025-07-18 05:25:29 瀏覽:805
法律援助抗疫 發布:2025-07-18 05:25:27 瀏覽:456
勞動合同法22條立法意義 發布:2025-07-18 05:23:14 瀏覽:788
離婚協議書怎麼寫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8 05:21:04 瀏覽:871
債權人代位權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8 05:19:28 瀏覽:30
道德主義電車 發布:2025-07-18 05:16:28 瀏覽:514
女法官婚戀 發布:2025-07-18 05:16:21 瀏覽:260
民法典第五章民事權利 發布:2025-07-18 05:16:18 瀏覽:231
泰興人民法院直播 發布:2025-07-18 05:12:48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