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七十條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七十條

發布時間: 2022-04-11 12:45:22

1. 作為證據時的注意事項:照片可以作為證據嗎

在日常生活中,拍照留存證據通常有三種情形:

(1)手機中的聊天信息,交易記錄的的抓屏,對電腦屏幕顯示的信息拍照

(2)對書證、物證的拍照

(3)事件現場的拍照

一、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之規定,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

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因此,書證、物證的照片可以作為證據。

二、事件現場的照片,在留取證據的時候要牢記以下五點:

(1)確保自己的安全;

(2)確保他人的安全;

(3)不能破壞現場;

(4)不要影響救援;

(5)如現場有救援活動,不要使用閃關燈、關閉快門聲音。

(1)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七十條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對於證據的分類,我國的三部訴訟法依據不同情形,分別作出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3月14日修正)第四十八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 民事訴訟法對證人作證作了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第七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2)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七十條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五十三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五十四條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准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並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第五十五條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

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

第五十六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

(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

(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是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3)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七十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條 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的內容是:
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fa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fa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5.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內容是什麼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__(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__(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__(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__(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__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6. 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關於證據保全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主要的我找到三條,希望能幫助到你。 《民事訴訟法》74條: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專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屬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民事訴訟證據規定》23條:當事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保全證據的,依照其規定辦理。 24條:人民法院進行證據保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查封、扣押、拍照、錄音、錄像、復制、鑒定、勘驗、製作筆錄等方法。 人民法院進行證據保全,可以要求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到場。

7. 民事訴訟中的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是什麼意思,應該怎樣處理啊

法院可以以證據不足為由,裁定駁回起訴,並且證據不足所帶來的不利後果是由負責舉證的人來承擔的。

在民事訴訟中,證據是非常關鍵的。在起訴前,起訴人應當掌握充足的可以支持自己訴訟請求的證據。因為如果證據不足敗訴的幾率會很大,甚至可能起訴直接被駁回。

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證據不足的規定,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7)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七十條擴展閱讀

證據不足的認定方法可概括為三點,

1、個別判斷,逐個審查。即要對案件的每一個證據的證據力和證明力加以確定,緊緊抓住判斷每一個證據的標准,也就是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這項標准,加以權衡,不符合標準的應視為證據不足;

2、運用比較、鑒別、分析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排除矛盾,凡是矛盾沒有得到排除,即可視為證據不足;

3、實物檢驗的方法,又稱實物驗證法則。按照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案件中所有的言詞證據,都要有實物證據驗證。

8. 最高院出台的關於復印件可以作為定案依據的法律解釋是什麼

具體參閱山東高院的案件解析:

復印件能否作為定案的證據使用

【案情】

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間,原告張某為被告棗庄某機械鑄造有限公司運送鎳土及成品鎳鐵,被告累計拖欠其運費款57萬余元未付。原告以其持有由被告出具的記賬詳單憑證復印件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上述運費款。


【分岐】

對於能否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因原告所提供的證據材料為復印件,沒有原件可以佐證,其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對此不予以認可,該證據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應採信。第二種意見認為,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提供的證據材料雖然為復印件,但該復印件上有被告的工作人員負責經營業務的經理及會計的簽字確認,被告的工作人員在復印件上簽字認可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公司對欠運費款的確認,且記賬詳單憑證原件存放在被告處,被告無故不提供,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在民事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就有責任和義務提供證明其權利主張的證據,即「誰主張,誰舉證」,這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舉證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10條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這一規定表明,當事人提供證據必須優先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形,允許當事人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法院才能確認該證據的證明力。

在民事審判實踐中,有的案件證據確鑿充分,有的案件證據存在瑕疵或者比較少,在此種情形下,需要法官遵循職業道德,根據證據規定第64條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本案中,原告主張被告欠其運費款事實存在的主要依據就是由被告出具的記賬詳單憑證復印件,要想認定原、被告之間是否存在這種債權債務關系,就必須解決原告舉證的「記賬詳單憑證」的證據效力問題。

記賬憑證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按照經濟業務事項的內容加以歸類,並據以確定會計分錄後所填制的會計憑證,它是登記賬簿的直接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被告的會計及負責經營業務的經理在原告提交的記賬詳單憑證上的簽名認可屬實,其行為在法律上應視為公司自身的行為,被告工作人員在該記賬憑證復印件上簽字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公司對欠原告運費款的確認。

原告主張被告欠其運費款事實成立,並提交了記賬詳單憑證作為證據,同時對其未能提交記賬詳單憑證原件作出了符合情理的解釋,此時,原告的舉證責任已經結束。被告若想反駁原告的主張,就必須提供其不欠原告運費款或者已支付運費款的證據。但是,被告只是對原告提交的證據記賬憑證復印件提出不予認可的抗辯,也未能提供其已支付運費款的證據,被告有條件提供卻未提供記賬詳單憑證原件與原告提交的證據復印件相核對,顯然其抗辯的理由缺乏合理性,不足以對抗原告所提出的事實和主張,故被告應當承擔舉證不能乃至敗訴的法律後果。因此,對原告提供的證據記賬詳單憑證復印件應當予以採信,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9. 民事訴訟再審期限為多久,申請再審的條件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內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容個月內提出。但是當時人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據以做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有上述四種情形的,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熱點內容
請律師要多少錢啊 發布:2025-07-15 02:09:50 瀏覽:744
民法典遠性 發布:2025-07-15 02:00:03 瀏覽:350
投訴法官去哪投訴 發布:2025-07-15 01:52:05 瀏覽:440
徵信業管理條例主要內容 發布:2025-07-15 01:35:50 瀏覽:644
下沙免費律師 發布:2025-07-15 01:23:44 瀏覽:579
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責任教案 發布:2025-07-15 01:19:14 瀏覽:101
律師印章 發布:2025-07-15 01:16:00 瀏覽:250
夫妻一方重病勞動法怎麼規定 發布:2025-07-15 01:12:19 瀏覽:396
司法考試c證多少分 發布:2025-07-15 01:02:02 瀏覽:333
勞動法職工辭職當月的績效工資 發布:2025-07-15 00:55:42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