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7行政法重大案件

2017行政法重大案件

發布時間: 2022-04-13 07:54:21

❶ 《行政訴訟法》四十六條第二款司法解釋

請問來該不動產登記時違反自《城市房屋登記管理辦法》法定登記程序,比如沒有提交共有人身證證件、結婚證,申請書上贈送共有人時存在代簽行為,在取得房產證後難道只要過了二年,就喪失起訴權,該房產證就可以名正言順為合法行為嗎?

❷ 2017年行政復議法對哪些方面做了修改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

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作出修改

在第三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復議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本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2017行政法重大案件擴展閱讀:

增加「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復議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一款的意義:

1、以前,我國實行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的,應當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但對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仲裁員,雖然從事法律工作,沒有要求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2、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健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

3、為了完善法律職業資格制度,將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的人員,從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擴大到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

同時,將「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修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官法等八部法律通過,意味著公安系統,尤其是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的人員,還可能涉及派出所、交警等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人員,必須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❸ 求高手分析 行政法案例

1、答:本案中涉及的行政主體有三個,分別是垂崗鄉政府,縣供電局,垂崗鄉變電所。行政主體它本身是個學術術語而非法律術語。至於什麼是行政主體,學術界有爭議。我國行政法學使用的「行政主體」通常有兩中用法:其一,指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他社會公權利組織;其二:具體是指能獨立以自己名義對外行使行政職權和承擔法律責任的某一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他社會公權利組織。因此,垂崗鄉和縣供電局作為行政主體我們不難理解。但是垂崗鄉變電所能否作為行政主體,判斷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第20條第2,3款的規定:」 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超出法定授權范圍實施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為被告。"我們知道垂崗鄉變電所是可以作為行政主體的。

2、答:本案應當有垂崗鄉政府和縣供電局以及江某承擔賠償責任。垂崗鄉政府在進行規劃的時候,將村民的宅基地規劃在高壓電線附近,尤其是將江某的宅基地規劃在10萬伏配電線路的正下方,垂崗鄉政府的這種具體行政行為是有欠考慮的。因為其可能嚴重威脅到江某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使其處於一種危險的境地。縣供電局明知有人在其所有高壓線路下建房,卻未及時制止,也沒有和相關部門協調處理好這件事。縣供電局的這種消極的行政不作為明顯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縣供電局作為該高壓線路的所有者,對其所有的高壓線路造成的他人人身損害,應當要付賠償責任的。而江某自己明知在高壓線路下建房會有危險,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未果後,仍然在原來規劃地點建房這是其一。其二,是江某在對通往房頂的入口處理上不到位,並且也沒有對小婷及其家人告之。因此,江某主觀上有過失。要付賠償責任。至於變電所,雖然是行政主體,但在整個案件里它並沒有與江某存在行政法律關系,因此其不承擔賠償責任。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什麼時候起施行

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施行日期:

第一百零三條 本法自1990年10月版1日起施行。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由此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並該法在最後一條規定: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❺ 幾個行政法案例,現急需答案。是07、08年自考卷子上的

第一題
1.合理,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救人特殊情況下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本題就符合這種情形
2.C,因為A已經死去了,汽車屬於夫妻共有財產,C享有財產權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3.市公安局,因為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機關,不符合行政訴訟的被告資格。
第二題
1.合法,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營業執照許可證、處罰較大數額罰款可以公開聽證。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都應當公開舉行。
2.不合法,應該提前7日通知。
3.不能,行政訴訟以法律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為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依據。
第三題
1.B區「拆遷辦」發布公告的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是為了執行市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改造而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是制定規章等抽象的行政行為,故是具體行政行為。
2.應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屬於本轄區內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案件,一方當事人至少5人以上,主要是農村土地承包案件,土地徵用案件,城市規劃拆遷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本案即屬於此,故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題
1.復議機關是甲市煙草專賣局。乙區的專賣局的上級機關為復議機關,故為甲市煙草專賣局。
2.不合法,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也作了相應規定,即對同一行政爭議,不能同時選擇兩種救濟途徑解決,不能在申請行政復議的同時再提起行政訴訟。

❻ 行政法的事件`急~!!

2002年8月13日,某市星光大酒店接待了一批「特殊客人」。這些客人用他們自帶的秤稱了他們所點的海鮮後,亮出了工作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並指出,他們的海鮮缺斤少兩。檢查結束後,拿出一張臨時手寫的便條式的檢查證明要求店方簽字,店方覺得事態嚴重,沒有簽。店方解釋稱是廚師抓海鮮時將兩個包廂的海鮮搞混了,並讓廚師親自向檢查人員解釋。8月24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舉行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指出經過明查暗訪,發現多家賓館、酒樓的海鮮缺斤少兩,並指出,按銷售單價計算,星光大酒店一次剋扣消費者金額最多。各大媒體對此紛紛作了報道。星光成了眾矢之的。9月15日,星光大酒店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自己「故意缺斤少兩、剋扣消費者」的行為已構成行政侵權為由,要求法院判定其通報批評的行為違法,令其為星光恢復名譽、消除不良影響。

問:此案爭論的焦點是什麼?
若是作為被告應進行怎樣的辯論?
若是原告呢?他們會從哪些方面對被告的行為進行起訴呢?
答:因為該局並未對星光大酒店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所以焦點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行為是行政行為還是民事行為,其次才是合不合法。
作為被告在辯論中應列舉所有取得的證據,特別注意的是,應當舉證上述事件是酒店行為而非個人行為。
作為原告主要應從是廚師個人行為而非酒店行為方面進行答辯。酒店應當向人民法院起訴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侵害其名譽權,請求被告為自己恢復名譽,公開道歉,並對由此給自己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

❼ 行政法案例分析

具體解析如下:根據行政處罰法第29條的規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可見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一般為2年,本案中萬達公司在辦理變更登記時提供虛假驗資報告發生在1997年5月,而工商局直到2001年7月才發現該違法行為,因已過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時效,工商局此時再就該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不符合法律規定因此A項正確。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本案中工商局於2002年4月作出撤消萬達公司變更登記,恢復變更前的狀態的決定,本身並非行政處罰,更不屬於罰款,因此針對本案,由於萬達公司的虛假驗資行為已過追究時效,工商局只能撤消其變更登記這才是正確的行政行為。所以B項錯誤至於2004年6月工商局又就同一問題作出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決定也違法了追究時效的規定,同時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即具有確定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變更,即使工商局先前的行政處罰有誤,也應經過法定程序先行撤消,再作出新的行政處罰。而不能用另一個行政處罰進行默認的補充和修改。因此C項錯誤關於D項,應當分清違法行為處於繼續狀態與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處於繼續狀態的區別。萬達公司憑一份虛假驗資報告取得變更登記後該違法行為即已結束,並不存在持續問題萬達公司連續4年通過年檢。只是說明其1997年5月的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處於持續狀態,如前所述萬達公司的違法行為已過追訴時效,並且沒有持續狀態,工商局並不能對其作出處罰,只能撤消原變更登記而對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行政處罰法僅規定處罰違法行為,並不處罰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D項錯誤。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❽ 2017的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有哪幾方面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二)項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二)項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內律、法規錯容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實施。現行版本為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9)2017行政法重大案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詳細內容為: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6、明顯不當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一般壓工資多久 發布:2025-07-14 01:02:39 瀏覽:844
申請了法律援助後怎麼打官司 發布:2025-07-14 00:54:35 瀏覽:764
外國人現地採用依據勞動合同法嗎 發布:2025-07-14 00:53:06 瀏覽:876
日本刑法嚴 發布:2025-07-14 00:52:31 瀏覽:576
司法考試仲裁 發布:2025-07-14 00:42:59 瀏覽:336
皮城執法官名字 發布:2025-07-14 00:21:26 瀏覽:693
種子法配套規章 發布:2025-07-14 00:18:30 瀏覽:144
民法總則的立法亮點 發布:2025-07-14 00:18:28 瀏覽:262
撤回部分訴訟請求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14 00:07:21 瀏覽:709
青陽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23:51:23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