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發布時間: 2020-12-22 21:42:29

❶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版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權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❷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的一些解釋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十五日前,負責專執行的公安機關屬應當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並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檢察院不可能把你忘了的

❸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是不是必須要求社區推薦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專人員可以被委屬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是什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第五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4)訴訟法第五十八條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

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❺ 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的近親屬或工作人員 如何理解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解釋如下:

1,「當事人的近親屬」是指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2,「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是指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包含;1當事人是法人,其中的職工;2當事人是自然人,它擔任法人里有勞動關系的職工)。

引用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六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5)訴訟法第五十八條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一、中國人的近親屬;二、定居在中國的;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此處的「近親屬」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參考資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❻ 行政訴訟法 第58條 怎麼說的

我縣政府在二年前收回土地使用權進行拆遷,僅有一個釘子戶至今未拆。現在那一內塊地上的容幾百戶居民都已經被拆遷安置,住進了新房,且那塊地已經被開發成新的商業中心,商業樓盤都已經快蓋好了。現在那個釘子戶告我們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程序上存在問題,說實話的確存在收回土地使用權上的行政程序瑕疵,此釘子戶要求按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撤銷此收回土地決定,但是我方認為即使縣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不合法,現在已經不能撤銷此決定了,因為如果撤銷,那一切又回到原來的狀態,總不能將被拆遷的幾百戶又弄回原地、將開發的房子重新恢復原狀吧,這將是多大的損失啊,這算不算涉及「公共利益」?

❼ 2013年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社區 應 怎樣 推薦 公民 代理」的問題

其實,法律來規定的是可源以委託下列人員,沒有說必須委託下列人員,也就是公民代理並沒有限制。但這次修改不是很明確,讓人容易理解為只有下列人員才能成為代理人,還需等實施條例出來。法律的修改應該是進步而不是退步,公民代理未必是外行,律師代理未必是內行,經常參加訴訟,我見的外行律師也不少。刑事訴訟法對代理人規定了,親友可以為代理人,連關系人身自由的刑事案件都可以由朋友,親戚作為代理人,怎麼民事案件的代理人就嚴了,顯然,與憲法也是違背的,限制了當事人的自由。社區推薦,單位推薦,怎麼推薦,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只要有推薦信就可以了,目前只能這樣。估計,實施條例出來就可以了。

❽ 公民能否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三款代理案件有何條件,和當事人不是同一社區的可以嗎

不一樣

法學和法來律自是兩個大的專業

如果從概念上講,法學是一門學問,就是大學所要學習的法律基本理念;法律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

從專業角度上看,目前大都綜合性大學都有設置法學院,下面是法學專業,基本不再細分其他部門法專業。而法律是未設置法學院的學校,將法學專業設在法律系下,上面是相關的院單位。如「政法學院」-「法律系」-「法學專業」等。

兩者之間的聯系是法學不僅學習法律基本理論還學習法律制度,法學是研究法律的學問。法律的制定往往依靠或借鑒法學。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訴法第五十八條和第七十七條規定有什麼區別啊

【第58條: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釋義】:本條是有關非法證據排除方面的規定。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指對於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應當排除的規則。

非法手段——刑訊逼供等;暴力、威脅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

非法證據——供述(無辯解);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物證、書證

注意:(A)「刑訊逼供」是指,a)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b)針對肉體或者精神,c)遭受劇烈疼痛或者痛苦。
(B)「其他非法方法」是指,違法程度和對犯罪嫌疑人的強迫程度與刑訊逼供或者暴力、威脅相當而迫使其違背意願供述的方法。
(C)「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是指,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為明顯違法或者情節嚴重,可能對司法機關辦理案件的公正性造成嚴重損害。
(D)「補正」是指,對取證程序上的非實質性瑕疵進行補救。
(E)「合理解釋」是指,對取證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邏輯的解釋。

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對於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第54條: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第77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釋義本條主要是關於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相關規定。在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取保候審期限的計算:

(1)累計計算依法沒收保證金後,責令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提出保證人的,對犯罪嫌疑人繼續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時間應當累計計算。

(2)重新計算。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案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後,對於需要繼續取保候審的,檢察院應當依法重新作出取保候審決定,並對犯罪嫌疑人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重新計算並告知犯罪嫌疑人。

對繼續採取保證金方式取保候審的,被取保候審人沒有違反取保候審義務的,不變更保證金數額,不再重新收取保證金。

監視居住:(1)監視居住的期限: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在此期限內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公安機關已經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監視居住的,案件移交到人民檢察院後,以及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辦案機關對於符合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監視居住手續。監視居住的期限重新計算。

(2)監視居住的解除在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解除監視居住的,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報部門負責人審核,最後由公安機關負責人、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決定。解除監視居住的決定,應當及時通知執行機關,並將解除或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不應繼續監視居住的,有權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提出申請,要求解除監視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3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解除或變更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求採納~





熱點內容
中國首部民法典誕生 發布:2025-05-14 01:16:02 瀏覽:731
商洛名律師 發布:2025-05-14 01:15:57 瀏覽:137
委託經營公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01:06:49 瀏覽:704
新冠防控法規 發布:2025-05-14 01:01:57 瀏覽:92
生產設備操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4 01:00:17 瀏覽:551
陝西法官助理工資 發布:2025-05-14 01:00:16 瀏覽:756
行政法趙鵬是誰 發布:2025-05-14 00:59:10 瀏覽:719
民法典法治大講堂 發布:2025-05-14 00:56:22 瀏覽:191
刑法學練習題 發布:2025-05-14 00:56:21 瀏覽:238
品德課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4 00:55:29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