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
Ⅰ 法律案例分析(短點的)
[案情介紹]
原告劉某訴稱:原、被告因生意往來,被告分別於2006年1月26日、3月10日立下欠條2張,共欠原告276300元。後經原告多次催要均未果。故起訴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償還欠款276300元。被告張某辯稱:原告故意歪曲事實真相,原、被告沒有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雙方並沒有生意往來,更無欠款事實。被告不是本案的適格主體,即便被告欠其款項,也僅欠13300元,且還款期尚未屆滿,原告現無權提起訴訟。故法院應駁回原告的起訴。經審理查明:被告系原告妻妹,被告於2006年1月26日立具欠條1張給原告,內容為「暫欠結帳款:貳拾陸萬叄仟元正。欠款人:張某。2006.1.26號」,在欠條下方註明「由張某某(張某姐姐)督促歸還(2006年底前結清)」。2006年3月10日,被告又立具欠條1張給原告,內容為「結帳結下欠款:壹萬叄仟叄佰元整。(13300)。欠款人:張某。06.3.10」。
[案情分析]
該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原告作為欠條的持有人,其所提供的欠條足已證明被告依法應負有償還原告欠款的義務,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分配原則,原告的舉證責任已經完畢,應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另一種意見認為,對本案原、被告之間是否形成了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尚未完成其在本案中應負的舉證義務,故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案情結果]
法院認為,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雖提供了欠條但因其拒絕陳述該債形成的事實,此不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已形成了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相應的事實根據,故判決駁回原告劉某的訴訟請求。
[相關法規]
對舉證責任的分配理論歷來有實質標准和形式標准之分,實質標準是根據證明對象與證明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來分配的一種舉證責任的負擔形式,它主要被英美法系國家所採用;形式標準是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為分配的一種舉證責任的負擔形式,它主要被大陸法系國家所採用。筆者認為,我國應當採用法律要件分類說作為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其理由是:首先從實體法的構成來看,我國的實體法結構基本上與大陸法系的實體法規范結構相同,各種法律要件也比較明確,區分權利發生規范、權力消滅規范,並在司法實踐中應用是有條件的。其次,在當前的司法環境下,採用法律要件分類說來分配舉證責任比起法官根據利益衡量、舉證難易來決定舉證責任分配,前者更容易為當事人所接受,避免當事人將不滿拋給法官。法律要件分類說能夠在較大責任上來吸收當事人對舉證責任分配的指責與不滿。最後,法律要件分類說的缺點可以通過法律規定或者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補正,也可以通過例外規定予以修正。尤其是對於一些特殊的侵權案件,可以通過舉證責任倒置,使證明責任的分配更符合公平正義的標准和要求。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的規定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保護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等規定,當事人對自已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亦即「誰主張,誰舉證」。這也就是我國所採用的法律要件分類說作為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
Ⅱ 唐力的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民事訴訟構造研究———以當事人與法院作用分擔為中心》《民事訴訟法精要與依據指引》《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集》。在《法學研究》《現代法學》《法學評論》《河北法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發表著述60餘萬字。兼任重慶市仲裁委員會委員.2003年入選首批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作為教研室主任積極參與民事訴訟法課程建設,該課程先後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2003年)和國家級精品課程(2006年)。與此同時,唐力老師還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主持申報的《法學實踐教學創新模式研究——實體法與程序法教學之整合》獲得了重慶市教委教學改革重大課題;還主持了國家司法部部級課題「國家司法考試題庫研究與建設」的研究項目。近三年,公開出版專著3部(獨著1部,合著2部);出版教材及教學參考書4部(主編1部,副主編2部),其中《民事訴訟法原理》(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人撰寫近10萬字)獲得司法部優秀教材一等獎(2006年);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篇,其中權威期刊發表1篇,核心期刊發表6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訴訟法·司法制度》全文轉載2篇;2004年獲得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好作品三等獎一項。
Ⅲ 民事訴訟法著作推薦
1、《民事訴訟法(第二版)》
是2017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麗。本教材吸收和借鑒既有民事訴訟法教材編寫經驗,在內容上注重對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前沿理念和問題的介紹,以及民事訴訟法法規及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
該教材在全面系統的介紹我國民事訴訟法理基礎上,更為注重學生對民事訴訟程序規定的掌握和運用,為此在教材的體例設置上,每章分設六個部分。
2、《新民事訴訟法 》
本書由邱聯恭教授發起並組織的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參與編寫,本研究會為台灣首屈一指的民訴研究會,每年集合台灣地區此領域菁英,收錄一次性發表當年研討會的重要論文,於文後註明原刊載論文的期別及年月,命名為《民事訴訟法之研討》。
該內容常列為台灣地區學術與實務研究者的指標性學術研究成果。 本集集合台灣民訴界實務與學界菁英作者群。歷年來有許多台灣民事訴訟領域的專家學者相繼加入,對於推動台灣民事程序法研究之進展及革新,貢獻匪淺。
本書對大陸民事訴訟領域的學術發展亦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並對即將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的相關理論有一定的參考。
3、《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
《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作者郭翔,是最接近我講課時隨堂所發講義的一本書。
4、《民事訴訟法》
是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也是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民事訴訟法》在修訂中吸收了民事訴訟法教學科研的最新成果,強調了程序法的理論,並更加突出了其教學適用性
5、《民事訴訟法》
張衛平著法律類圖書,以現行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為根據,系統地、全面地闡述了民事訴訟各種制度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
《民事訴訟法》概念清晰、准確、分析簡明、透徹,難點、重點明確,體系結構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學界最新研究成果,關注了民事訴訟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注意民事訴訟制度的實際運作。《民事訴訟法》有助於讀者正確理解、全面掌握民事訴訟理論和各種制度的動作機理。
Ⅳ 民事訴訟法學的作者簡介
寧朝武男,1952年12月23日出生,山東省陵縣人。1986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專院,獲法學碩士屬學位,後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民事訴訟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修改工作專家組專家,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民事訴訟法學》、《應用民事訴訟法學》、《民事證據法學》、《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仲裁法學》、《中國仲裁製度:問題與對策》、《仲裁法理論與適用》、《仲裁法學案例教程》,並在《中國法學》、《法學評論》、《政法論壇》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50餘篇。
Ⅳ 民事訴訟法案例
1997年,甲縣a公司和乙縣b公司在丙縣訂立了一份水泥供銷合同。合同約定:「運輸方式:由a公司代辦托運;履行地點:a公司在丁縣的倉庫。」a公司依約履行了合同,b公司尚欠a公司30萬元的貨款。四個月後,b公司在當地報紙上刊登了「大幅度降價處理水泥」的廣告。同時,著手准備分立為兩個公司。為此,a公司以b公司的行為影響貨款的償還和b公司即將分立為由,向乙縣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要求凍結b公司銀行存款30萬元,同時提供了同等數額的資金擔保。人民法院審查以後依法作出了凍結存款的裁定。後由於b公司向該法院提供了同等數額的財產擔保,法院依法作出解除凍結的裁定。後a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中,被告b公司反訴要求原告a公司承擔由於其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給自己造成的損失。(1)對於本案何法院有管轄權?為什麼?(2)如果b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應當在何時間提出?該異議能否成立?(3)b公司的反訴請求是否正確?答:一、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是b公司所在地乙縣法院和丁縣法院。《民訴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丁縣是合同履行地,所以也有管轄權。二、如果b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應當在答辯期內提出,答辯期是受到起訴書之日起十五日。該異議不能成立。因為問題一已經說明乙縣法院有管轄權,管轄權異議成立,必須是受理法院沒有管轄權。所以乙縣法院有管轄權,就不能成立。《民訴法》等三十八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Ⅵ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1.賀甲是被告,賀乙是原告,賀丙是有獨立請求的第三人。賀乙向法院起訴專賀甲,認為屬侵害離自己的繼承權,故二人存在權利義務上的爭議,確定了原告被告的地位。
2.能,他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3.賀丙應該與賀乙一並列為原告。首先,這是關於繼承的爭議案件,是必要共同訴訟,所以,必須一並審理,賀丙與賀乙的訴訟請求相同,均要求繼承其父的遺產,所以,為共同原告。
4.依職權追加賀丙為原告。通知她參加訴訟。
Ⅶ 邵明的代表著作
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撰寫「訴(訴的含義、構成要素、種類、合並和變更),訴權;執行原則、執行對象、執行異議、參與分配、執行競合、執行措施],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3
《民事訴訟法理研究》(「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法律科學文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民事訴權研究》(合著)(國家教委博士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法律出版社/台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2004
《民事訴訟法學》(副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重點品牌·復旦博學系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證據法學》(副主編)(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
《證據法原理》(合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中國證據法草案(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合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民事訴訟法學原理》(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民事訴訟法學》(合著)(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證據法學》(副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
《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副主編)(21世紀人大法學院法學系列教材核心課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與時俱進的中國法學》(合著)(羅豪才、孫琬鍾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
《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法律發展》(合著)(許傳璽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司法部重點科研項目)(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民事訴訟法專論》(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民事訴訟法學原理與案例教程》(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第二版)(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Ⅷ 喬欣的論文
1、證明責任及相關概念辨析——從兩大法繫到我國——澳門理工學報2003年1期
2、重構我國民事訴訟審級制度的探討——《中國法學》2001年5期
3、民事訴訟證據透視——從理念到功能的分析——《訴訟法學研究》第一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論仲裁權的不當行使及其救濟——《政法論壇》2001年2期
5、司法ADR與我國糾紛解決機制之完善——修訂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另一視角——《民事訴訟法修改的若干基本問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頒行十周年論文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12月
6、論強制執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民事訴訟程序改革熱點問題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7、論司法對仲裁監督的發展趨勢——法制日報2000.9.24第3版
8、司法ADR與我國糾紛解決機制之完善——法制日報2001.6.10第三版
9、仲裁申請撤回後的法律問題——法制日報2000.12.10第3版
10、仲裁程序中不存在第三人制度——法制日報2000.11.19第3版
11、公共利益在仲裁監督中的適用范圍——法制日報2000.11.26第3版
12、中國民事訴訟法學50年——《政法論壇》1999年第6期
13、改革完善我國審級制度的法律思考(1999年訴訟法年會論文) 載於《依法治國,司法公正——訴訟法理論與實踐》——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0年4月出版
14、論仲裁權的實現——《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1998年第6期全文轉載)
15、論人民調解制度的法律完善——《訴訟法理論與實踐》1997年10月
16、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及其實踐——《中國商業法制》1996年第3期
17、支票內容的法定性及支票欺詐的法律責任——《中國商業法制》1996年第5期
18、仲裁協議有效性的法律思考——《中國律師報》1996年10月2日 19、管轄權異議的上訴案不能裁定發回重審——《中國律師報》1996年10月30日
三、教材
1、外國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民事訴訟法學案例教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版
4、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司法考試)指定用書(2001、2002、2003)——法律出版社
5、中國律師文書範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3月版
6、中國行政管理學概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7、合同法教程(法學教材編輯部統編教材)——群眾出版社1994年8月版
8、中國行政管理案例教程——中國政法大學1990年(主編)
主 要 科 研 項 目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執行立法及立法理由書(教育部特別重大課題);
2. 民事證據制度(司法部項目);
3. 民主議事與決策程序——中國工程院議事程序規則(中國工程院項目);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執行法專家建議稿(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項目)。
5. 民事訴訟原理研究(教育部項目)
獲 獎 情 況
2003年
全國第五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
司法部「九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997年
全國人民調解理論研討會一等獎
1993年
全國首屆行政管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Ⅸ 根據相關法律進行分析教學案例
1、車輛管理所在受理機動車登記申請時,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如何處理?應當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2、車輛管理所在受理機動車登記申請時,對申請材料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如何處理?應該書面告知不予受理、登記的理由。
3、車輛管理所不使用計算機登記系統登記的,登記是否有效?無效。
4、機動車的登記分為哪幾種?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和注銷登記5種。
5、免於安全技術檢驗的機動車有哪些情形,應當進行安全技術檢驗?(一)國產機動車出廠後兩年內未申請注冊登記的;(二)經海關進口的機動車進口後兩年未內申請注冊登記的;(三)申請注冊登記前發生交通事故的。
6、機動車所有人申請注冊登記的,除應當填寫申請表和交驗機動車外,還應當提交哪些證明、憑證?(一)機動車所有人身份證明;(二)購車發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四)車輛購置免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五)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提交的其它證明、憑證。除免檢車輛外,還應當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7、車輛管理所辦理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注冊登記時,應當對車輛進行哪些特別審查?
使用性質、標志圖案、標志燈具和警報器。
8、車輛管理所辦理全掛汽車列車和半掛汽車列車注冊登記時,牽引車和掛車是否可以使用一副號牌?
不可以。牽引車和掛車分別核發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
9、機動車所有人申請改變車身顏色、更換發動機、更換車身或者車架的,應當在變更後幾日內向車輛管理所申請?變更後十日內。
10、機動車使用性質改變的,是否應當申請變更登記?應當申請變更登記。
11、機動車所有人為兩人以上,需要將登記的所有人姓名變更為其他所有人姓名的,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登記?可以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變更登記。
12、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遷出車輛管理所管轄區域的,申請轉出前,是否應當將涉及該車的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處理完畢?是。
13、申請機動車轉出的,應當核發有效期為幾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30日。
14、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在幾日內將轉出的機動車轉入住所地車輛管理所?30日。
15、機動車所有人屬於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的,變更為其他所有人姓名時,變更前機動車所有人應當提供哪些證明?身份證明和共同所有的公證證明,也可以提供《結婚證》或者證明夫妻關系的《居民戶口簿》。
16、發動機型號不同,是否可以辦理變更登記?
不可以辦理,但經國務院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選裝的發動機除外。
17、具有哪些情形,在不影響安全和識別號牌的情況下,機動車所有人不需辦理變更登記?(一)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加裝前後防撞裝置;(二)貨運機動車加裝防風罩、水箱、工具箱、備胎架等;(三)增加機動車車內裝飾。
18、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機動車所有人住所在車輛管理所管轄區遷移或者機動車所有姓名、聯系方式變更的,是否需要辦理變更登記?不需要辦理變更登記,但應當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備案。
19、申請備案事項,車輛管理所受理後如何辦理?
在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簽注備案事項。
20、因發動機號碼、車輛識別代號因磨損、銹蝕、事故等原因辨認不清或者損壞機動車所有人申請備案的,車輛管理所受理後應當如何辦理?在發動機、車身或者車架上打刻原發動機號碼或原車輛識別代號,在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簽注備案事項。
21、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現機動車所有人應當自機動車交付之日起幾日內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轉移登記?三十日。
22、機動車所有人申請轉移登記前,是否應當將涉及該車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處理完畢?是。
23、機動車在抵押登記、質押備案期間,能否辦理轉移登記?不能。
24、機動車所有人將機動車作為抵押物抵押的,應當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辦理什麼手續?
辦理申請抵押登記手續。
25、機動車抵押權消滅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辦理什麼手續?辦理申請解除抵押登記手續。
26、已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車輛管理所受理注銷申請後,應當審查哪些證明、憑證?
《機動車注銷登記申請表》、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和《報廢機動車回收證明》副本。
27、機動車滅失的、機動車因故不在我國境內使用的或者因質量問題退車的,機動車所有人是否應當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注銷登記?是。
28、報廢的哪些車輛應當在車輛管理所的監督下解體?大型客車、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
29、申請注銷登記因車輛損壞無法駛回登記地,如何交售報廢機動車?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向車輛所在地機動車回收企業交售報廢機動車。
30、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具有哪些情形,車輛管理所應當公告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
(一)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准,機動車所有人愈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二)機動車登記被依法撤銷後,未收繳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三)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被依法收繳並強制報廢的;(四)機動車所有人辦理注銷登記時未交回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
31、機動車被有關執法部門依法查封、扣押的,是否可以辦理注銷登記?不予辦理。
32、補領機動車登記證書,是否需要交驗機動車?是。
33、補發、換發機動車號牌,可以改變原機動車號牌號碼?原機動車號牌號碼不變。
34、補發、換發機動車號牌期間,車輛管理所應當向機動車所有人核發什麼憑證?核發有效期不超過十五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
35、未銷售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辦理什麼手續?應當向車輛管理所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
36、因軸荷、總質量、外廓尺寸超出國家標准不予辦理注冊登記的特型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是否可以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可以。
37、機動車需要在本行駛區域內臨時上道路行駛的,車輛管理所應當核發有效期不超過幾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十五日。
38、機動車需要跨行政轄區臨時上道路行駛的,車輛管理所應當核發有效期不超過幾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三十日。
39、進行科研、定型試驗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車輛管理所應當核發有效期不超過幾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九十日。
40、因號牌製作的原因,無法在規定時限內核發號牌的,車輛管理所應當核發有效期不超過幾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十五日。
41、具有哪些情形的機動車,機動車所有人可以申領不超過三次的臨時行駛車號牌?未銷售或者購買、調撥、贈予等方式獲得機動車後尚未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
42、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在機動車檢驗有效期滿前幾個月內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檢驗合格標志?
三個月。
43、機動車所有人申請檢驗合格標志、除填寫申請表外,還應當提交哪些證明、憑證?機動車行駛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44、大型載客汽車因故不能在登記地檢驗的,機動車所有人是否可以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委託核發檢驗合格標志?不可以。
45、辦理機動車轉移登記或者注銷登記後,原機動車所有人申請辦理新購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是否可以向車輛管理所申請使用原機動車號牌號碼?
可以。
46、申請使用原機動車號牌號碼應符合哪些條件?
(一)在辦理轉移登記或者注銷登記後六個月內提出申請;(二)機動車所有人擁有原機動車三年以上;
(三)涉及原機動車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處理完畢。
47、確定機動車號牌號碼應當採取什麼方式?
採用計算機自動選取和由機動車所有人按照機動車號牌標准規定自行編排的方式。
48、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理申請各項機動車登記和業務嗎?可以代理申請除申請補領機動車登記證書外的其他登記和業務。
49、機動車所有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委託代理人申領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所有人死亡、出境、重病、傷殘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不能到現場的,可以憑相關證明委託代理人代理申領。
50、代理人審請機動車登記和業務時,應當向車輛管理所提交代理人的哪些證明、憑證?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機動車所有人的書面委託。
51、《機動車登記規定》中所稱「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七日」、「十日」、「十五日」,包括節假日嗎?是指工作日,不包括節假日。
52、臨時行駛車號牌的最長有效期「十五日」、「三十日」、「九十日」,不包括節假日嗎?包括工作日和節假日。
53、大型客車、中型以上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在機動車回收企業解體時,車輛管理所如何進行監督解體?(一)應當派人現場監督;(二)製作客車車身或者貨車車架切割解體前、解體後以及包含車輛識別代號部件的照片;(三)將照片粘貼在機動車查驗記錄表上並由民警簽字。
54、車輛管理所應當每季度公告一次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信息,具體內容是什麼?(一)機動車號牌號碼;(二)機動車號牌種類;(三)機動車的品牌型號;(四)登記證書編號;(五)車輛識別代號。
55、未注冊登記的機動車經人民法院調解、判決、裁定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的,是否需要審查原始來歷證明?不審查原始來歷證明
56、2004年4月30日以前注冊的機動車檔案資料不齊全,經核定不屬於被盜搶、走私、非法拼(組)裝等嫌疑車輛的,轉入地車輛管理所是否應當退檔?應當辦理轉入,不得退檔。
57、機動車登記被撤銷,車輛管理所在辦理注銷登記時應審查什麼?審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公安交通管理撤銷決定書》。
58、非法拼(組)裝或者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被依法收繳並強制報廢的,車輛管理所應當審查什麼?審查機動車被依法收繳的法律文書和《報廢機動車回收證明》副本。
59、無省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哪些材料,補建的機動車檔案無效?
出具的批准補建檔案的文件和核對公函。
60、機動車檔案從注銷登記之日起保存幾年後銷毀?保存兩年後銷毀,但屬於撤銷機動車登記的,應當保存三年後銷毀。
61、車輛管理所在辦理機動車登記及相關業務過程中,發現嫌疑車輛又不能立即排除嫌疑的,是否可以暫扣嫌疑車輛?
開具行政強制措施憑證,暫扣嫌疑車輛。
62、業務導辦、數據錄入、制發牌證、檔案整理等工作可以由聘用人員承擔嗎?可以。
63、業務受理、資料審查、機動車查驗工作,可以由聘用人員承擔嗎?不可以。但可以按規定在民警監督下執行。
64、車輛管理所應當在機動車強制報廢期滿的幾個月前,通過信函、手機簡訊或者向社會公告等方式告知機動車所有人?二個月。
65、車輛管理所應當在機動車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後的幾個月內,通過信函、手機簡訊或者向社會公告等方式告知機動車所有人?二個月。
66、機動車在被盜搶期間、發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或者車身顏色被改變的,車輛管理所應當審核哪些證明辦理變更備案?有關技術鑒定證明或者公安機關的發還證明,能夠確認該機動車與被盜搶的機動車為同一輛車的。
67、公共安全行業強制性標准《機動車號牌專用固封裝置》(GA804-2008)是什麼時間實施?
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68、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機動車登記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如何處理?收繳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撤銷機動車登記;申請人三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登記。對涉嫌走私、盜搶的機動車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69、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辦理補、換領機動車登記書、號牌、行駛證和檢驗合格標志等業務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如何處罰?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70、機動車的定義是什麼?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作業的輪式車輛。
71、機動車行駛證上簽注的乘坐人數是否包括駕駛人?包括駕駛人。
72、機動車按使用性質可分為哪幾類?分為營運和非營運兩大類。
73、校車屬於營運性質還是屬於非營運性質?
非營運性質。
74、車身顏色分為哪幾種?分為白、灰、黃、粉、紅、紫、綠、藍、棕、黑10種。
75、機動車檢驗員應當獲得什麼資格方可從事機動車查驗工作?應當獲得查驗員資格證書。
76、如何審核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證明?審查是否有具有資質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的簽章,確認安全技術檢驗項目是否齊全及制動、燈光等主要安全項目的檢驗結果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准。
77、監銷報廢解體的機動車時,如發現車輛的五大總成不齊全,怎麼辦?應要求機動車所有人出具相應的書面材料,予以說明,但車身/車架缺失時應認定為車輛缺失。
78、監銷報廢解體的機動車時,應查驗什麼?
應查驗被報廢解體機動車的車輛識別代號,確認車輛五大總成是否齊全。
79、機動車的五大總成是什麼?車身/車架、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後橋。
80、安裝機動車號牌,是否允許使用可拆卸號牌架和可翻轉號牌架?不允許。
81、已達到強制報廢標准,機動車所有人愈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履行什麼程序?應當公告該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
82、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應當粘貼在什麼地方?粘貼在機動車前窗右上角。
83、哪些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解體?報廢的大型客車、中型以上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
84、哪些車輛應當按照規定噴塗標志圖案、安裝警報器、標志燈具?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
85、在辦理機動車哪些業務時,不需要確認機動車?
抵押、注銷抵押登記。
86、哪些車輛不得委託核發檢驗合格標志?大型載客汽車和涉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或交通事故未處理完畢的機動車,不得委託核發檢驗合格標志。
87、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身份證是什麼?《組織機構代碼》。
88、對機動車所有人提出的申請事項發現不符合規定的,如何告知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不予受理、登記的理由。
89、已撤銷的機關、事業單位的身份證明是什麼?
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有關證明。
90、九座以上非營運車報廢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報廢年限是10年,可以延緩10年,強制報廢年限為20年。
91、微型貨車、19座以下計程車報廢年限是如何規定的?報廢年限是8年,不可以延緩,強制報廢年限為8年。
92、輕型貨車、大型貨車報廢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報廢年限是10年,可以延緩5年,強制報廢年限為15年。
93、除正三輪摩托車外的其它摩托的報廢年限是如何規定的?報廢年限是8-10年,可以延緩3年,強制報廢年限為11-13年。
94、已達到報廢年限但未辦理延緩報廢手續而上路行駛的機動車如何處理?應當按照報廢汽車的有關規定處理。
95、什麼叫非營運的機動車?個人或單位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而使用的機動。
96、營運載客汽車從注冊之日起的5年內,其安全技術檢驗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5年內每年檢驗1次。
97、哪些車輛從注冊之日起的6年內每兩年檢驗1次?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
98、營運性質的車輛包括哪些機動車?公路客運、公交客運、出租客運、旅遊客運、貨運、租賃的機動車。
99、機動車的唯一性確認是指什麼?發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車架號)。
100、二手車的含義是什麼?是從辦理注冊登記到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准之前進行交易並轉移所有權的汽車、掛車和摩托車。
Ⅹ 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1、訴訟標復的是陳某與崔制某的婚姻關系;
2、本案應由B區法院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條第二款之規定,本案屬於對下落不明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應該由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管轄,因崔某經常在B區居住,因此應由B區法院管轄;
3、法院做法的錯誤有:一、B區法院接到A區法院移送後,認為無管轄權又移送回B區,二、B區法院審理本案應組成合議庭審理,三、B區法院對原告崔某提出的迴避申請沒有進行處理,四、原告崔某僅起訴離婚,法院沒有權利依職權宣告陳某為失蹤人。五、對下落不明人應該公告送達法律文書,交給其父母不能視為送達。
4、張某應該以陳某和崔某為被告提起訴訟。民事訴訟法規定,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人與登記的不一致的以登記人和實際經營人為共同被告。
5、B區法院對張三的起訴沒有管轄權,因個體工商戶的實際經營地在A區,應由A區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