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依法對刑事訴訟法進行監督

依法對刑事訴訟法進行監督

發布時間: 2025-05-05 15:08:17

❶ 刑訴法八十七條是怎樣規定的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 訴訟 案件種類除了有民事訴訟案件之外,還有刑事案件,針對不同類型的訴訟案件,所用到的訴訟法則自然也就不一樣, 刑訴法 適用於所有刑事案件之中,處罰決定參照法律的規定,那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事訴訟法 》 八十七條是怎樣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要求 逮捕 犯罪嫌疑人 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 批准逮捕 書,連同案卷材料、 證據 ,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 刑事 立案監督 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應當 立案 的案件沒有依法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動是否合法所進行的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刑事立案進行監督,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的重要職權之一。 這一規定是人民檢察院依法對 刑事訴訟 實行法律監督的基本原則在立案階段的具體體現。所謂刑事立案監督的范圍,是指應當以哪些案件實施立案監督。刑事訴訟法對刑事立案監督范圍的規定主要有刑事訴訟法第87條和第18條第2款。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刑事立案監督的范圍,分歧較大的是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第87條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 立案偵查 而不立案偵查」的案件。對該條應如何理解?除了通常所講的「有案不立」之外,是否還應包括其他案件?以罰代刑、以 勞動教養 代替 刑罰 的案件是否屬於刑事立案監督的范圍? 共同犯罪 案件中未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嫌疑人是否適用刑事立案監督程序糾正?具體來講,「公安機關應立案偵查而不立案偵查」的案件,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屬於公安機關 管轄 且符合刑事訴訟 法規 定的刑事立案條件,而公安機關不予偵查的案件: 一、公安機關接到報案或者發現犯罪事實、犯罪嫌疑人,沒有作出刑事立案決定的,這種情形屬於典型的有案不立。 二、公安機關以 治安處罰 案件立案或者處理。俗稱「以罰代刑」。在司法實踐中,這類案件較為普遍,原因在於公安機關沒有按照 刑事案件立案 ,把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作為治安處罰的對象對待,這實際是放縱了犯罪。 三、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後轉治安處罰、勞動教養等 行政處罰 的。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後作治安處罰或者勞動教養處理的案件能否作為立案監督案件辦理,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存有一定分歧。有的認為,案件已經作為刑事案件立案,檢察機關不能作為刑事立案監督案件進行監督,這種觀點是不妥的。因為,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符合刑事立案條件的案件立案後,應當進行偵查,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治安處罰和勞動教養是行政處罰的具體措施,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後又作治安處罰或者勞動教養處理的案件,其實質是把刑事案件作非刑事案件處理。因此,這類案件也屬於刑事立案監督的范圍。 以上全文即是刑訴法八十七條是怎樣規定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刑訴法的第八十七條主要是對公安機關在立案之後的法院監督需要如何實施做出相關的規定,體現了我國處理刑事訴訟案件時的公平公正、透明公開,相關司法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

❷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了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案件的審查程序、時限及決定要求。
一、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
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如認為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會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請批准逮捕。提請批准逮捕書應當詳細列明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涉嫌的犯罪事實、證據情況以及逮捕的必要性等。
二、人民檢察院審查程序
人民檢察院在接到公安機關的提請批准逮捕書後,應依法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是否符合逮捕條件等。在審查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其供述和辯解,並通知辯護律師提出意見。
三、審查時限及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這一時限要求確保了審查程序的及時性和效率性,避免了對犯罪嫌疑人的不必要羈押。
四、決定的執行與監督
人民檢察院作出批准逮捕決定後,公安機關應立即執行逮捕,並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如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在必要時採取其他強制措施。同時,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依法進行監督,確保偵查活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綜上所述: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了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案件的審查程序、時限及決定要求。在審查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依法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確保審查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時,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監督,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規定: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
(一)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有疑問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檢察人員當面陳述的;
(三)偵查活動可能有重大違法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❸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刑事訴訟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者主要訴訟階段;

對刑事訴訟過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導意義和規范作用,為國家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參與刑事訴訟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刑訴法》第3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

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

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刑訴法》第5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四、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刑事訴訟法》第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五、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六、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對於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的訴訟權利和人身悔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代理人到場。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的訴訟權利和人身悔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❹ 法院審判可以申請檢察院監督嗎

法院審判可以申請檢察院監督。
一、申請檢察院監督的條件
當事人申請檢察院監督時,需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申請人必須是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次,申請人必須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證據,證明法院的審判活動存在違法或不當之處。最後,申請人必須在法定時限內提出申請,逾期申請將不被受理。
二、檢察院監督的方式
檢察院對法院審判活動的監督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提出檢察建議,要求法院糾正審判中的錯誤或不當之處;二是依法行使抗訴權,對法院的錯誤判決或裁定提出抗訴;三是通過調查核實,了解審判活動的真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三、檢察院監督的效力
檢察院對法院審判活動的監督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旦檢察院提出檢察建議或抗訴,法院應當認真對待,依法進行審查和處理。對於檢察院提出的合理建議,法院應當予以採納;對於檢察院的抗訴,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審理,並作出相應的裁定或判決。
綜上所述:
法院審判可以申請檢察院監督。當事人對法院的審判結果存在疑慮或不滿意時,可以向檢察院提出申請,要求檢察院對法院的審判活動進行監督。檢察院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有權對法院的審判活動進行監督,以確保審判的公正、合法和有效。同時,檢察院的監督方式和效力也在法律中得到了明確規定和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第二條規定:
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條規定: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❺ 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法律解析:

刑事訴訟法 的基本原則有: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3、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4、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等。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第八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房屋 發布:2025-05-05 19:15:21 瀏覽:839
趙宏行政法方面的書箱 發布:2025-05-05 19:15:15 瀏覽:654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專題 發布:2025-05-05 19:13:02 瀏覽:956
行政法沖突的選擇適用 發布:2025-05-05 19:12:24 瀏覽:310
山東事業單位勞動法 發布:2025-05-05 19:09:06 瀏覽:261
合同法中請求權有哪些 發布:2025-05-05 19:04:09 瀏覽:80
湖北石首交通規章有疑問 發布:2025-05-05 18:49:29 瀏覽:166
政府法律顧問運行平台 發布:2025-05-05 18:39:43 瀏覽:179
獨立的地方立法權 發布:2025-05-05 18:38:59 瀏覽:21
順德區北滘鎮法律援助工作站 發布:2025-05-05 18:38:53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