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280條內容

刑事訴訟法280條內容

發布時間: 2025-05-05 16:51:50

⑴ 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 特別程序有哪些?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 訴訟 程序 第263條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進行。 第264條未成年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沒有委託 辯護人 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 律師 為其提供辯護。 第265條對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 逮捕 措施。人民法院決定逮捕和人民檢察院審查 批准逮捕 ,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 刑罰 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第266條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應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 代理 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近親屬,所在學校、單位或者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在訊問筆錄中註明。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詢問未成年被害人、 證人 ,適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 第267條對於未成年人涉嫌 刑法 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定的犯罪,可能判處一年 有期徒刑 以下刑罰,符合起訴條件,但有悔罪表現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檢察院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以前,應當聽取公安機關、被害人的意見。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人民檢察院決定附條件不起訴有異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起訴的決定。 第268條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內,由人民檢察院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督考察。犯罪嫌疑人的 監護人 ,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加強管教,配合人民檢察院做好監督考察工作。 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為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從人民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之日起計算。 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 法規 ,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4、按照考察機關的要求接受教育矯治。 第269條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撤銷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提起 公訴 : 1、實施新的犯罪或者發現決定附條件不起訴以前還有其他罪需要追訴的; 2、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或者考察機關有關附條件不起訴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沒有上述情形,考驗期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270條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歲的案件, 不公開審理 。 第271在法庭調查中,人民法院應當對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教育改造條件進行了解。 第272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司法機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第273條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按照本法的其他規定進行。 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274條對於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達成和解協議: 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2、除 瀆職犯罪 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過失犯罪 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275條對於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協議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276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理。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 違法所得 的沒收程序 第277條對於 貪污 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潛逃,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 沒收違法所得 的申請。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並附有相關 證據 材料。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第278條沒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六個月。 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滿後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利害關系人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 開庭審理 。 第279條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的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於不能認定是違法所得的,應當裁定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第280條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終止審理。 對於沒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財產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返還。 第四章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第281條精神病人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重傷,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強制醫療。 第282條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於被申請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可以對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 第283條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第284條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機構的執行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綜合上面所說, 刑事訴訟 是刑事案件處理必走的一個程序,在訴訟中對於犯罪人員作出判決,但對於刑事訴訟也是制定了一些特別的程序,這也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護犯罪人員的合法權益,所以,不同的案件實施的程序就是不一樣的。

⑵ 刑事特別程序

刑事特別程序,是指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在刑事司法領域內,適用於特殊類型案件的刑事訴訟程序和處理特定刑事司法事項的非刑事訴訟程序的統稱。作為我國刑事司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刑事特別程序包括五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簡稱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簡稱公訴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簡稱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簡稱強制醫療程序),以及缺席審判程序。

刑事特別程序經歷過兩次立法修改。

(一)2012年《刑事訴訟法》設立了四個特別程序

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五編新增了四個特別程序,分別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根據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66條的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承辦。」

《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280條規定,「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刑事訴訟法》第284條規定,「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二)2018年《刑事訴訟法》增設了缺席審判程序

2018年《刑事訴訟法》增加缺席審判程序的刑事特別程序。至此,我國刑事特別程序包含五類。

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第291條的規定,「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符合缺席審判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前款案件,由犯罪地、被告人離境前居住地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是指專門適用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程序的一種特別刑事訴訟程序。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特別程序中,以專章的形式規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其中對辦案人員的資格、法律援助、社會調查、嚴格限制逮捕措施、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關人員到場、分案處理、附條件不起訴、不公開審理、犯罪記錄封存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未成年人司法關注行為人本身而不是行為本身,關注未成年人回歸社會、恢復正常生活狀態,而不是對犯罪行為本身的報應和制裁。因此,教育和保護貫穿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程序的始終,也是其基本立場所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依然依附於普通程序,倘若沒有特別規定的內容,其依然適用刑事訴訟法關於普通程序的規定。

(二)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法定范圍的公訴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不同方式的從寬處理的程序。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程序是我國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中新創建的四個特別程序之一。刑事和解的目的是促使犯罪加害人通過真誠悔過、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的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雙方達成和解,從而使公權力對加害人的處罰更加輕緩、被告人更容易重返社會的一種制度。但是,由於刑事犯罪本身不僅是針對個人的侵害,也是針對社會的侵害,因此,並非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在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間和解。在有些犯罪案件中,由於加害人的行為不僅侵害了被害人的利益,而且明顯侵害到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被害人實際上無權進行和解;還有一些犯罪案件,例如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因為被害人已經無法表示自己的意願,所謂諒解就成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是指當某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者死亡時,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所特有的方式、方法和步驟。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8條採取明確列舉和禁止的方式規定了公訴案件當事人和解程序的使用范圍: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2.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7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5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案件不得適用當事人和解程序。換言之,即使屬於上述兩種案件的范圍,但如果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5年內曾經故意犯罪,不論其是否被追究刑事犯罪,禁止適用當事人和解。一方面,該程序本身注重追求訴訟效率,關注的是如何防止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而引起的訴訟拖延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該程序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產權利,易於進行救濟。因此,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中,不需要預先解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問題,也不受無罪推定、禁止雙重危險等原則的約束。

(四)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對不負刑事責任且有社會危險性的精神病人採取強制治療措施的特別訴訟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五章特別程序規定了「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內容包括強制醫療程序的適用對象、審理程序、法律援助、救濟程序以及法律監督等。強制醫療是出於避免危害社會和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利益的目的,而採取的一項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予以一定限制,並對其所患精神疾病進行治療的特殊保安處分措施。從性質上而言,強制醫療是針對精神病人的一種社會防衛措施,而非刑罰措施。

(五)缺席審判程序

缺席審判程序,是指在特定刑事案件中,當被告人因潛逃、嚴重疾病、死亡等原因未到庭接受審判時,人民法院根據控訴方的起訴對案件進行審理,依法追究缺席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審判程序。

為了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的工作力度,豐富反腐敗和國際追逃追贓的手段,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建立刑事缺席審判制度。本次確定的缺席審判制度范圍對於貪污賄賂的案件,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過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和恐怖活動犯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的,可以缺席審判。

⑶ 關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答案】:D
解析:
D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2條第2款的規定,「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抗訴」。而其中,「前款規定」即指有關人民法院對沒收違法所得審理結果的規定。因此,該項認為「對於人民法院作出的沒收違法所得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上訴」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所以,D項正確。
A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款的規定,「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因此,該項認為「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直接決定啟動沒收違法所得程序」是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所以,A表述錯誤。
B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1條第1款的規定,「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因此,一方面,該類案件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另一方面,其需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所以,無論從審判級別的法院,還是從法定的審理形式。該項認為「沒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都是不正確的。所以,B表述錯誤。
C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3條第1款的規定,「在審理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終止審理」。因此,該項認為「若在審理過程中,逃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沒收違法所得的程序仍應當繼續進行」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所以,C表述錯誤。綜上所述,本題的參考答案D

⑷ 沒收違法所得程序是怎樣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0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第281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並組成合議庭審理。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6個月。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在具體操作上可分解為:先期對物的強制措施——檢察機關提出申請——法院受理、公告——作出裁定——終止審理和返還財產。

⑸ 新刑事訴訟法新在哪裡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2條,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
2.33條--37條被告或嫌疑人內委託辯護人及辯容護律師有新的權利.
3.62條,證人作證的保護措施.
4.83條,兩種犯罪拘留後可不通知家屬.
5.142條,可以凍結債券,股票,基金.
6.148--152條,技術偵查措施.
7.165條,拘留的期限延長了.
8.188條,證人拒絕作證可訓誡或拘留
9.202條,214條,232條,一審二審及簡易程序延長期限.
10.271條,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
11.277條,當事人和解的公訴程序.
12.280條,逃匿,死亡嫌疑人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13.284條,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⑹ 我老公做了違法的事,家裡有套房子,要是政府查起來。房子會沒收嗎

你老公做了違法的事,家裡有套房子,政府看房子的取得方式是否合法決定沒收。
如果不是用違法所得購買的房產,一般是不會的。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0條規定,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檢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⑺ 老公因刑事案件會沒收房子嗎

要是判決沒收財產,那就完了,他名下的財產都會被沒收,只留給需要撫養的孩子和需要贍養的老人必要的生活費用,其他的會被沒收

熱點內容
自考本科無學位可以考法律碩士嗎 發布:2025-05-05 22:12:42 瀏覽:645
海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5 21:59:17 瀏覽:122
亂扔垃圾刑法 發布:2025-05-05 21:59:06 瀏覽:733
以正道德經 發布:2025-05-05 21:58:29 瀏覽:829
立法法九十五 發布:2025-05-05 21:57:35 瀏覽:51
法律服務行業誠信建設 發布:2025-05-05 21:57:33 瀏覽:420
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論 發布:2025-05-05 21:56:07 瀏覽:627
發法學論文 發布:2025-05-05 21:55:05 瀏覽:199
2月22日演的社會與法 發布:2025-05-05 21:53:05 瀏覽:227
如何建設好法治中國 發布:2025-05-05 21:45:02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