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衛生行政法行為
A. 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來劃分行政法可以分為
法律分析: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與部門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學上,人們通常在行政法總論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論中研究部門行政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B. 衛生行政法 有哪些
衛生行政法包括的主要內容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2. 有關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的法律,如疫情報告與公布、疾病預防與控制等。
3. 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法律,涉及醫療機構設置與管理、醫療衛生從業人員資格和醫療服務標准等內容。
4. 醫療衛生保障法律,主要是關於醫療保障制度、醫療衛生資金保障等方面的規定。
5. 關於醫葯衛生監管方面的法律,包括葯品管理、醫療器械監管等。
接下來對衛生行政法進行
衛生行政法是衛生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公共衛生管理、醫療衛生服務管理、醫療衛生保障和醫葯衛生監管等方面。這些法律旨在確保公眾的健康權益,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是我國衛生領域的基礎法律,規定了國家在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方面的基本方針、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權利。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的法律則側重於疫情報告與公布、疾病預防與控制等,以保障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此外,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法律關注醫療機構設置與管理、醫療衛生從業人員資格和醫療服務標准等內容,以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
總之,衛生行政法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公眾健康,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以上所述內容構成了衛生行政法的主要框架。
C. 衛生法的表現形式
法律分析:(1)衛生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一般是各種法。(2)衛生行政法規:指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而高於地方性法規等。一般是實施辦法或者條例。(3)地方性法規的衛生方面規范:不能與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只在制定者管轄的區域內生效。(4)衛生政府規章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相抵觸。(5)衛生標准:分為強制性衛生標准和推薦性衛生標准,國務院衛生健康等行政部門制定,具有約束力,作為衛生法規范的是強制性衛生標准。(6)衛生方面的國際條約:對我國衛生活動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D. 醫生偽造病歷需要負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醫生偽造病歷需要負法律責任:
1、行政處罰的責任: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給於警告或者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2、刑事處罰的責任:塗改病歷不僅是違反衛生行政法的行為,還可能觸犯刑法。如果其塗改目的是隱匿患者診治的真實情況或者掩蓋其失誤,就可涉嫌刑法上的偽證罪;
如果其單位管理人涉嫌指使、幫助當事人塗改病歷,就可以被人認定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可能因此被定為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
(四)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五)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六)使用未經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的;
(七)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的;
(八)未經患者或者其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九)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十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報告的。
《刑法》第三百零五條,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
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