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意見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意見第一百零九條的司法解釋
內容如下:
最高抄人民法襲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的意見
109、訴訟中的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應維持到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在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貳』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95條怎樣理解
要理解該條的意思,必須結合該意見第294條,這樣就完整了,也好理解了。即294條對遲延專履行屬法律文書關於金錢義務時的情況,雙倍支付利息;而295指延遲履行非金錢給付義務時有損失和沒有損失的兩種情況。下面內容就好理解了。
還記得《西遊記》唐僧等到西天後,沙和尚與豬八戒去取經書是,被索要「人事」的情節嗎?在佛那裡都要人事,說明做任何事情是要付出的。你竟然連不能用於交換的「懸賞分」都沒有,還舔著臉提問,怎麼在社會上混啊!可憐!
『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是全部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回1992年7月14日 最高答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28次會議討論通過,法發(92)22號) 」已經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其中規定:二十三、附則
第五百五十二條 本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肆』 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56條是什麼意思
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56條: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意為: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這就是說,如果在訴訟過程中想增加訴訟請求,必須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法院提出。時間規定增加訴訟請求的最後時間是「法庭辯論終結前」。
新的司法解釋已將增加訴訟請求的最後時間截止於「舉證期限屆滿前」。在庭審中提出增加訴訟請求時,已超過舉證期限,因此,請求沒有得到准許,法院的做法並無不當。
新的司法解釋只所以這樣規定,是為防止不公平訴訟局面的出現,防止突然出現的反駁會擾亂當時現場的基本情況。
(4)中華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意見擴展閱讀:
關於訴訟請求的三個原則:
1、其一,從新原則。
當事人的訴、辯內容前後矛盾,按照從新的原則歸納訴、辯內容。如第一次開庭陳訴請求與第二次陳訴請求不一致,按照第二次開庭陳訴請求為准;起訴書和開庭陳述不一致,按照開庭陳述為准。
2、其二,庭審結束後意見不歸納。
3、其三,歸納從新亦從真。
訴訟標的自然也相應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訴訟標的不僅是民事訴訟中法院裁判的對象, 也是裁判對象的最基本和最小的單位。
所謂最基本的單位, 意思是指訴訟標的是當事人向對方所主張的法律上利益所不能再細分的具體事項, 如果再細分就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訴訟請求。在一個案件中當事人可能會提出若干法律上的利益, 這些利益按照某種根據可以加以劃分, 在不能再劃分時的基本單位就是訴訟標的。
『伍』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三條是什麼
你要的可能是下面的這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專訴訟法》若干屬問題的意見
36、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陸』 最高院關於嚴格執行民事訴訟法若干規定第19條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專
19、購銷合同屬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意見第一百零九條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的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對訴訟中的財產保全裁定效力做出了明確規定。該意見指出,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通常應當持續到生效法律文書執行時止。這意味著,在民事訴訟的過程中,法院所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將保持其效力,直至最終判決或裁決成為生效法律文書並進入執行階段。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當事人可能需要申請解除保全措施。根據該司法解釋,當提出解除保全措施的請求後,法院應當迅速進行審查。如果確有必要解除保全措施,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以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這一機制旨在平衡保護申請人的權益與被申請人權益之間的關系,確保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和時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與生效法律文書執行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一旦生效法律文書進入執行階段,財產保全裁定將自動失效。因此,當事人應當密切關注案件進展,以便及時採取相應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法院也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靈活調整保全措施,確保司法程序的順利進行。
此外,司法解釋強調了法院在處理保全措施時應遵循的原則。法院在裁定解除保全措施時,應當充分考慮案件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於當事人的申請理由、證據材料以及案件的復雜程度等。這有助於提高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確保法律適用的合理性。
總之,最高人民法院通過這一司法解釋,為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措施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原則。這一規定不僅有助於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為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提供了依據,促進了司法公正。
『捌』 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百條由哪一條代替
對於已經失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300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一條對前述情況進行詳細規定,人民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對他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作出凍結債權的裁定,並通知該他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該他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申請執行人請求對異議部分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關系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處理。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到期債權,該他人予以否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已失效)
300、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對他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作出凍結債權的裁定,並通知該他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
該他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申請執行人請求對異議部分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關系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處理。
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到期債權,該他人予以否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條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民事訴訟如何確定案回件管轄問題》的批復:根答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條規定,
1、對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原告沒有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原告也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
3、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勞動教養已經廢止。
『拾』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是否還有效
已經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回釋:
第五百五十二條本答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10)中華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意見擴展閱讀:
部分條例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已於2008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5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2月24日起施行。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為進一步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審判實際需要,決定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27件司法解釋(第七批)。廢止的司法解釋從公布之日起不再適用,但過去適用下列司法解釋對有關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仍然有效。
司法解釋名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6條、第205條、第206條、第240條至第253條、第299條,發文日期或者文號:法發〔1992〕22號,廢止理由:民事訴訟法已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