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勞動法計件工資規定
① 勞動法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包括哪些
計件工資勞動法規定有:
1、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按照確定的原則,以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為基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2、在法定工作時間外安排加班的,對付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的工資。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分別支付不低於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200%、300%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② 計件工資勞動法規定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應按照標准工時制依法自主合理確定計件工資標准。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工資是勞動者勞動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按規定未介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國家根據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③ 計件工資勞動法規定
計件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具體如下:
1、計件工資是指按照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位來計算的工資,不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勞動報酬,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來計算勞動報酬;
2、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制的轉化形式,指需按已確定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一般表現形式有,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
4、在實際生產經營中,要實行計件工資,企業生產需具備相應的客觀條件,如需要有明確的方法以計量產品的數量,明確的標准以確認產品的質量,並需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標准和相應的統計制度。
1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④ 勞動法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
法律分析: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⑤ 勞動法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對計件工資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工作的性質、難易程度、數量和質量等因素,與勞動者協商確定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和標准。這意味著計件工資的確定應當公平合理,並且需要與勞動者進行充分的協商,確保雙方的權益得到保障。
其次,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確保計件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這意味著無論計件工資如何計算,最終的計件工資金額都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勞動法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計件工資核算制度,並向勞動者提供計件工資核算明細。這意味著用人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計件工資核算制度,確保計件工資的核算過程透明公正,並向勞動者提供相應的核算明細,使勞動者能夠了解自己的計件工資如何計算。
最後,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規定,採取降低計件工資標准、惡意調整計件工資等不合理方式,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意味著用人單位在確定計件工資時,不能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規定,不能以不合理的方式降低計件工資標准,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總的來說,勞動法對計件工資的規定主要包括計算方法和標準的協商、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核算制度的建立和明細提供、以及不得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用人單位在確定和支付計件工資時應當遵守相關規定,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勞動法中對計件工資的法律要求和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僱主應當與勞動者明確約定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和標准,並及時支付。其次,計件工資應當合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同時,勞動者的計件工資應當與其工作量成正比,不得存在任何歧視性。此外,勞動法還規定了計件工資的結算周期和支付方式,僱主應當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的計件工資。最後,勞動法對計件工資的支付記錄和證明文件的保存也有明確要求,僱主應當妥善保管相關文件以備查閱。總之,勞動法對計件工資的法律要求和限制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促進公平合理的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第三十條【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⑥ 計件工資勞動法規定
法律分析:我國勞動法規定了計件工資與日工資安排合理的薪酬和工時制度,單位對於計件工資不合理的,可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法律分析:我國勞動法規定了計件工資與日工資安排合理的薪酬和工時制度,單位對於計件工資不合理的,可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