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三大訴訟法聯系

三大訴訟法聯系

發布時間: 2021-01-28 18:10:46

❶ 三大訴訟法中,「近親屬」分別指哪些人

說到近親屬,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主要是指與自己血緣相近的一些人,主要包回括自己的父母、答配偶、子女等等。在我國不同的訴訟裡面,規定的近親屬范圍是不同的。一、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二、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三、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需要注意,在不同訴訟中,法律中規定的近親屬的范圍是不同的,有的時候將祖父母、外祖父等歸入了近親屬的范圍之內,但有的訴訟中卻不包括這些人。因此各位要具體分清楚究竟屬於怎樣的訴訟,才能明確近親屬的范圍。

❷ 我國的三大訴訟法是什麼

三大訴訟法是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通俗地講,刑事訴訟是官告民,民事訴訟是民告民,行政訴訟民告官。
一概念:刑事訴訟法是關於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具體包括偵查機關立案、偵查、採取扣留、逮捕等強制措施,移送審查起訴、審查起訴、審判、宣判、執行等程序。 刑事訴訟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活動。
民事訴訟法是關於調整民事訴訟活動,確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民事糾紛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法律關系的總和。
行政訴訟法是關於調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請求司法保護,人民法院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從而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程序法律。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制度授權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的活動。
二、三大訴訟法的共同點
(一)三大訴訟活動都是由人民法院主持,刑事審判權、民事審判權、行政審判權都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二)目的相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懲處違法或犯罪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司法活動。
(三)許多基本制度是共有的,包括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原則(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一律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必須公開),兩審終審制原則,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辯論原則,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四)證據的主要表現形式相同,如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鑒定結論,勘驗筆錄,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都需負舉證責任。
三、三大訴訟法的區別
(一)案件性質不同,行政訴訟解決的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爭議;民事訴訟解決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爭議;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告人的犯罪和刑罰問題。
(二)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行政訴訟由行政相對人,利害關系人提起,行政主體沒有起訴權和反訴權;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有權提起,並互有反訴權;刑事訴訟自訴案件由受害人提起,公訴案件由檢察機關代表國家提起。
(三)起訴的先行條件不同,行政訴訟要求存在某個行政行為為現行條件;民事訴訟不需要現行條件;刑事訴訟要求被告涉嫌犯罪為前提。
(四)舉證責任不同,行政訴訟就具體行為是否合法由被告負舉證責任,「行政爭議的被告應對其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負舉證責任,所舉證據不能證明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要承擔敗訴後果」,行政賠償訴訟由原告負舉證責任;民事訴訟則「誰主張,誰舉證」,「民事爭議當事人對自己的民事權益主張負舉證責任,不能證明自己主張成立的,承擔相應的敗訴責任」;刑事訴訟就犯罪構成由檢察機關或自訴人負舉證責任。
(五)是否使用調解不同,行政訴訟除行政賠償訴訟以外不適用調解,法院在訴訟中不得調解當事人雙方爭議,也不得以調解結案;民事訴訟中調解是一項基本原則,法院既可以調解的方式進行審理,也可以調解的方式結案,有一些民事案件必須經過調解這一程序;刑事訴訟中的調解主要針對自訴案件及附帶民事訴訟就定罪量刑問題不適用。
(六)適用法律依據不同,行政訴訟以行政實體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訴訟法為依據;民事訴訟以民法通則等民事實體法、民事訴訟法為依據;刑事訴訟以憲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解釋為依據。
(七)審理對象及判決不同,行政訴訟主要是法律審,法院審理的重點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有權作出維持、撤銷判決、強制履行和有限的變更判決,但通常不對當事人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直接作出判決;民事訴訟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法院有權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作出確認判決、給付判決和變更判決,可以直接決定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刑事訴訟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針對刑事責任的有無分為有罪判決、無罪判決及免除刑事責任判決。
(八)判決的執行措施不同,行政訴訟中法律對原告、被告規定不同的執行措施,且被告行政機關依法享有對部分判決執行強制執行手段;民事訴訟中,判決、裁定的強制執行,全部由法院進行,而且強制執行措施普遍適用於原告、被告;刑事訴訟中,「執行主體分散,執行措施多樣,執行的變更較有特色。

❸ 三大訴訟發證明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證明責任的分配不同。

在刑事訴訟中,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責輕重的責任由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偵查機關承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

行政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則由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承擔,原告不承擔證明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責任。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則不以訴訟地位的特定化決定證明責仟承擔的主體,而是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分別由當事人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

2,證據的種類有所不同。

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鑒定結論。勘驗筆錄、證人證言等,是三大訴訟共同的證據種類。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刑事訴訟特有的證據種類;現場筆錄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訴訟特有的證據種類。

需指出,刑事訴訟法將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的「當事人陳述」,分解為「被害人陳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兩項。

3,證明標準的法律規定不盡相同。

對證明標准,我國三大訴訟法採取的術語不同。《刑事訴訟法》第162條規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只有「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根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

《民事訴訟法》第153條規定「事實清楚」,與刑事訴訟法相比,少了「證據確實。充分」的要求。《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的是「證據確鑿」,與刑事訴訟法相比,不僅沒有「事實清楚」的要求,而且也沒有「證據充分」的要求。

4,證明對象不同。

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有關犯罪行為構成要件和量刑情節的事實;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民事糾紛產生和發展的事實和民事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事實;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有關的事實。

5,證明的程序規則不同。

由於證明程序是訴訟程序的一個組成部分,與訴訟程序具有一致性,所以,三大訴訟程序的不同決定了相應的證明程序也不同。刑事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是偵查和審查起訴程序,如訊問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程序;民事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規則體現在處分原則和辯論原則之中;行政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規則是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調查收集證據等。

二,聯系:

證明是溝通實體法和訴訟法的紐帶,是橫跨兩大法域的綜合概念。

因為,實體法的抽象規定和一般原則要落實到具體案件上,就必須對實體法規范的要件事實進行證明。從實體的規定上說,證明源自實體法的要求;從形式的規定上說,證明則是由訴訟法加以調整的。這一點,是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訴訟法中的證明的共同特徵。

三大訴訟證明的方式也是相同的,都採用邏輯椎理。司法認知和推定等方法。另外,三大訴訟證明的主體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司法機關或者司法人員。當事人和律師

❹ 三大訴訟法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訴訟和仲裁都來是解決自糾紛兩個法律途徑,為了保證訴訟仲裁的順利開展,國家有一系列的訴訟仲裁法規,保障了訴訟仲裁的運行,其中也規范了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維護司法的威嚴和公正。

❺ 下列關於我國三大訴訟法的證明標準的說法,正確的是()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證明標準是統一的,即都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是專我國證明標準的屬最大特點,即實行一元化的證明標准,這與國外實行的不同訴訟有不同證明標準的多元化標准有鮮明區別。
我國實行一元化的證明標准,說明對訴訟中案件事實的證明程度的要求不但是一致的,而且都是很高、很嚴格的。將所有案件的結論都建立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基礎上,無疑是好的。但是,盡管設定這種統一化的證明標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設定的是否科學、合理則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實際上,一些從事民事訴訟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研究的學者,已經開始對這種一元化的標准提出了質疑。我們認為,否定一元化的證明標准,實行多元化的證明標准,是符合司法實踐的實際情況的,也是符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要求的。

❻ 我國三大訴訟法所共有原則包括什麼

我國三大訴訟法規定的共同基本原則
1.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回民答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 進行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審判公開進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據法律可以規定例外。
5. 實行迴避制。
6. 實行兩審終審制。
7. 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8. 被告人、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護,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律師承擔法定的司法援助義務

❼ 三大訴訟法跟律師的關系!!!求解答!

這關系可多的去了,我大致總結一下吧,
在律師經辦訴訟業務的時候,必須懂程序,而三大訴訟法就是程序法。如果不懂程序,什麼立案、交訴訟費、迴避、審判等等都無法進行。
「程序法是實體法公正的保障」,如果一個律師不懂程序,在當事人的角度看來,這個律師不專業的,很影響當事人對你的專業服務的評價,這是因為對於實體法,當事人可能不懂,程序的東西是顯而易見,當事人很容易判斷出你作為他的律師有沒有盡到程序公正來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從而影響到你的口碑,以致於加大你開拓業務的阻力。

從非訴訟業務的角度來說,訴訟是非訴訟的基礎,一個律師想做非訴訟業務的案子,必須以豐富的訴訟經驗為前提,比如在評審合同時就應注意管轄問題,將合同的管轄約定在當事人所在地的法院,這樣出現糾紛後可以給當事人省不少的開支(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而三大訴訟法就是訴訟業務的基礎。

但是,這並不是說律師一定要完全掌握好三大訴訟法,實務中,律師對民事訴訟法掌握的要比刑事訴訟牢固一些,刑事訴訟又比行政訴訟牢固一些。究其原因是,做民事糾紛的律師要比刑事訴訟的律師多,而行政訴訟的律師更是為少。從律師本人角度出發,如果律師偏重於民事訴訟,或者只做民事糾紛方面的業務,完全可以不理會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❽ 司考三大訴訟法怎麼學

一、刑事訴訟法
近年來,刑事訴訟法的分值穩定在72分以上,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刑事訴訟法的復習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談法考復習方法,就不能不談法考命題規律。說到刑事訴訟法的命題規律,還是一句老話:應該以重點法條、真題為主線,另外要關注新的司法解釋及修改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在整個法考中分值佔到近1/8,所以各位考生應從現在開始,分三個階段進行復習。第一階段是基礎知識階段,這個階段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基礎相對較差的學員。第二階段是攻堅階段,即法條加做題。法條應以刑事訴訟法典、最高法的司法解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和六部委的規定為重點復習,對於每一章節都要對應相關法條進行學習。第三階段即沖刺階段,仍然是法條加真題。但此時考生要學會舍棄,看重點法條,不要多,但要精,當然這是建立在第一、第二階段上的舍棄。還可以把練習題(包括真題)不熟悉、記憶不牢的再次復習。
另外,刑事訴訟法,在2018年的法考考試中不能掉以輕心,大家要引起關注,認真總結2017年的真題,建議朋友們聽一下獨角獸網校VIP保過班左寧老師的課,左寧老師作為出題人弟子,曾參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對刑事訴訟法的相關內容了解的比較透徹,相信你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聯系緊密,經常結合在一起進行考察。民事訴訟法的分值多在60分左右,仲裁法的分值多維持在8分左右。二者加在一起基本佔到70分左右的分值,相當可觀吧。在民事訴訟法和仲裁法的復習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著重理解法條。法條是法考民事訴訟法部分的主要考察對象,因此對於法條的理解幾乎是法考民事訴訟法復習的全部內容。考生應當注重對法條本身的理解和記憶,有效應對2018法考。
2.把握司法考試重點。法考對於民事訴訟法的考察是有重點的,有些內容恆考重點。考生在復習中要區分重點和非重點,找出可能考察的知識點,著重加以掌握。
3.注重體系化記憶。法考對於法條的考察已經從單一考察轉向多個法條的體系化考察。通常一道題目的各個選項是來自不同法條的,我們要學會總結法條的共同特徵,體系化的理解和記憶,全面把握法條規定,以應對體系化的司考。
三、行政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在法考中所佔的分值不太穩定,波動較大,徘徊在30分左右。行政訴訟法的復習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原來的司法考試和律師考試中,出過很多直接針對理論知識出的題目,因此,大家要加強理論知識的把握。
2.領會法條的基本含義。相對於司法考試來說,法條就是提綱挈領的作用,法條就是對理論知識的總結,因此先理論,後法條,但是到了後期應以重點法條為主,把重心轉到每年司法考試恆重的法條上。
3.注重理論與法條的結合復習。法條都是從理論出來的,法條就是對理論知識的概括。因此在司法考試復習中,一定把二者結合起來,做到融會貫通。對相關知識點通過法條強化記憶。記得在備考的那段時間,我每天臨睡前都會看一看獨角獸網校的法考地圖,醒來之後,再看一看,不知不覺中,腦海里形成了法考各個學科的體系,真正讓我學到了「精髓」。
4.通過歷年司法考試真題的復習研習,來掌握出題老師的出題規律和模式,做到不變應萬變,通過真題發現問題,總結自己的盲點,進行司法考試的檢驗,達到更好的理解記憶。

❾ 我國的三大訴訟法是什麼

  1. 刑事訴訟法

  2. 民事訴訟法

  3. 行政訴訟法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162條 發布:2025-10-01 21:00:08 瀏覽:94
婚姻法女方有過錯 發布:2025-10-01 20:59:20 瀏覽:578
李競律師 發布:2025-10-01 20:52:16 瀏覽:866
2018年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發布:2025-10-01 20:46:21 瀏覽:254
歷年司考民法真題 發布:2025-10-01 20:43:52 瀏覽:7
公司法為什 發布:2025-10-01 20:26:05 瀏覽:321
海洋律師 發布:2025-10-01 20:25:58 瀏覽:184
新聞出版業目前最主要的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01 20:18:43 瀏覽:680
航海碰撞條例 發布:2025-10-01 20:10:29 瀏覽:172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條例規定 發布:2025-10-01 20:06:34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