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管轄錯誤再審

民事訴訟法管轄錯誤再審

發布時間: 2021-01-29 02:14:41

『壹』 管轄異議終審裁定可以申請再審嗎

管轄異議終審裁定不能申請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明確規定: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由此可知,當事人如果在一審提交答辯狀期間未提出管轄異議,在案件二審或者再審時才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根據管轄恆定原則,案件管轄權已經確定,人民法院對此不予審查。

(1)民事訴訟法管轄錯誤再審擴展閱讀:

管轄權異議的時間,必須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並且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否則異議無效。超過法定期間,人民法院不再受理。當事人在此期間提出異議後又要求撤回的,法院應予允許。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出現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或追加了案件當事人,他們的管轄異議權不受「提交答辯狀期間」的限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被告因未收到起訴狀,不能書寫答辯狀,因此管轄異議不受答辯期間的限制。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因不存在爭議的雙方,所以,不存在「提交答辯狀期間」,管轄權異議也不受限制。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其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下,如對一審管轄權有異議,在二審期間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對管轄權提出異議,這種異議不應受「提交答辯狀期間」的限制。

『貳』 民事案件通過再審出現錯案怎麼救濟

簡單講,如何你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二審終審判決後,仍然不服的,你可以提起申訴要求再審以及請求檢察院提起抗訴;再審改判的,對再審不服的,還可以申請再審。下面詳細介紹一下:
1、根據最新《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哪些案件當事人不服終審判決可以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是指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再次審理的訴訟行為。新《民事訴訟法》與以前相比,申請再審的法定情形更加明確具體。
根據新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十五種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四)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十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
根據新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再審案件啟動再審程序後,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裁定由院長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2、申請再時應向哪一級法院提出申請?原法院還是上級法院?
新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然,該條同時也規定,申請再審期間,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由於我國有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這四級人民法院都有可能作出生效的裁判。所以,根據上述規定,我國法院系統除了基層人民法院不能審理再審案件之外,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下一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都有再審的管轄權。
但是這里也要注意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而不能跨級申請再審。例如中級法院審理後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就不能直接申請最高法院再審,只能申請高級法院再審。
3、再審案件有沒有審查期限,是不是可以無限期拖延?
《民事訴訟法》修訂之前,對於再審案件審查是否啟動再審程序沒有期限規定,導致一些再審案件拖延較長期限。
新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法律規定情形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這項規定對再審申請審查的期限進行明確,有利於保障當事人的權利落實,提高訴訟效率
4、裁定再審的案件,由哪一級法院負責再審?
新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啟動再審程序後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5、是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出再審申請?有沒有期限限制?
根據新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6、檢察院抗訴程序是否同樣可以啟動的再審審理程序?
根據修訂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至一百九十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法律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符合法律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應當製作《抗訴書》。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7、再審審理完成之後,能否再次申請再審?
這個問題《民事訴訟法》並未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第一次全國民事再審審查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法[2011]159號)的規定,「再審改變原審結果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認為有法定再審事由,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根據該規定,如果再審改變原審結果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可以再次申請再審;如果再審沒有改變原審結果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一般不能再次申請再審。

『叄』 一審判決生效後申請再審,法院不批准怎麼辦

你可以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如果同級人民檢察院不受理的話,你可以依法提出異議,並向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

如果是一審申請再審的案子可以再上訴,如果二審再審的案件就不可以上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200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200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再審申請被駁回,就不能以相同的理由再次申請再審了。但還有救濟方法:

第一,仔細研究下案卷,尋找其他的再審事由,還可以申請再審。

第二,可以向作出法院申訴,爭取法院依職權啟動再審程序。

第三,可以向檢察院申訴,爭取檢察院抗訴。

(3)民事訴訟法管轄錯誤再審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肆』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再審的問題

同級人民檢察院不得對同級人民法院的裁決提起訴訟。
意思是說作出裁決內的法院同級的檢察容院不能向該法院提起訴訟。因為法律規定的是,抗訴必須是作出裁決的法院同級檢察院的上一級檢察院。簡單地說,某區法院的裁決不能由該區檢察院提起抗訴訴訟,而必須是由市檢察院提起抗訴訴訟。

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
意思是說,檢察院和法院之間應該是平級活動。區檢察院對應區法院,市檢察院對應市法院……因為抗訴是上提一級,所以接收抗訴訴訟的法院一定是作出原裁決的法院的上級法院,才有權利撤銷原裁決或改判。

能明白么?不明白的直接追問好了。

『伍』 請問管轄權違反是專屬管理,舊民事訴訟法不能提出再審,新民事訴訟法可以申請再審,請問是否允許再審

我的理解,舊民事訴訟法雖未有明確規定,但是規定了「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版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權正確判決、裁定的」一項,實際也是籠統的包含了管轄錯誤這一項的。新的民事訴訟法只不過根據審判實踐使之更明確化而已。
新民事訴訟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如果原審管轄的確錯誤,那麼申請再審的時間也要受兩年時間的限制,即從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年內。如若已經超過兩年,則不符合再審條件。
當然,任何時候,當事人針對生效判決都可以進行申訴的,申訴時不受再審時限的限制。是否受理,由有關部門決定。

『陸』 確定民事責任明顯違背當事人約定或者法律規定。這個民訴解釋390條的再審的條件,使用法律錯誤的解釋。

這么說吧,這來里的適用法自律錯誤---確定民事責任明顯違背當時人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是指法官在審理民事案件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或者說應該由誰承擔責任的時候違背了當事人的約定條款或者違背了法律的規定:

  1. 首先來說,當事人簽訂的合同應該來說根據合同法,在當事人之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當事人對於合同中已經有約定的可以代替合同法中的任意性條款,比如關於時效的限制,當事人是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的,一經約定就不再受法律相關規定的制約,而是受到當事人合同約定條款的限制。

  2. 但是對與強制性規定而言,但是人不得根據意思自由地進行約定。當事人約定的,應當認為約定無效。

  3. 對於對應任意條款當事人沒有約定的,適用法律相關的任意性規定。

    那麼,所謂違背法律的規定,即是1.當事人針對相關的任意性規定沒有做出約定的,法官沒有依照相關任意性規定確定當事人的責任2.當事人針對合同法中的強制性規定,做出了約定,法官沒有依照法律規定確定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而是依照約定的

『柒』 民事案件再審敗訴後能否再申請再審

可以的,對一級法院駁回再審申請後,當事人不服可以向其上級法院申請再審。

如經二審法院審查後也認為原判決、裁定正確,當事人又提供不出新的申請再審事實和理由,人民法院將不再處理當事人的再審申請。

1、《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二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十一項規定的訴訟請求,包括一審訴訟請求、二審上訴請求,但當事人未對一審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提起上訴的除外。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三條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有特殊情況或者雙方當事人已經通過其他方式充分表達意見,且書面同意不開庭審理的除外。

(7)民事訴訟法管轄錯誤再審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2、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

3、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2年為不變期間,自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次日起計算。超過法定期限的,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

『捌』 民事訴訟法再審時效的規定有哪些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版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玖』 新民事訴訟法對再審訴訟如何規定

第十六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一百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一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第一百八十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一百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八十二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一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第一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第一百八十五條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裁定由院長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一百八十七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一百八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八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的,應當製作抗訴書。 第一百九十條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熱點內容
家庭財產糾紛律師 發布:2025-10-01 18:59:25 瀏覽:747
刑法新增 發布:2025-10-01 18:58:50 瀏覽:111
廣東法官乳 發布:2025-10-01 18:58:35 瀏覽:559
雙休日上班勞動法如何規定 發布:2025-10-01 18:57:27 瀏覽:416
確定你的企業的法律責任和保險需要 發布:2025-10-01 18:50:22 瀏覽:511
司法部出台公證五不準 發布:2025-10-01 18:37:04 瀏覽:752
掛靠應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5-10-01 18:35:56 瀏覽:448
婚姻法144條內容 發布:2025-10-01 18:34:20 瀏覽:927
廈門市非訴訟法律服務收費 發布:2025-10-01 18:29:08 瀏覽:860
銷毀青苗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1 18:28:23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