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管理辦法

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1-11-27 12:11:59

Ⅰ 《志願服務條例》有何明確規定

《志願服務條例》共計抄六章四十四條。其中對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作了明確規定。具體如下:

第二章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

第六條本條例所稱志願者,是指以自己的時間、知識、技能、體力等從事志願服務的自然人。

本條例所稱志願服務組織,是指依法成立,以開展志願服務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組織。

第七條志願者可以將其身份信息、服務技能、服務時間、聯系方式等個人基本信息,通過國務院民政部門指定的志願服務信息系統自行注冊,也可以通過志願服務組織進行注冊。

志願者提供的個人基本信息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第八條志願服務組織可以採取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組織形式。志願服務組織的登記管理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九條志願服務組織可以依法成立行業組織,反映行業訴求,推動行業交流,促進志願服務事業發展。

第十條在志願服務組織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志願服務組織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Ⅱ 中國注冊志願者管理辦法的第二章注冊

第七條 基本條件
(一)年滿十八周歲或十六至十八周歲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者;十四至十八周歲者,須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滿十八周歲的在校學生申請注冊的,按所在學校有關規定辦理。
(二)具備參加志願服務相應的基本能力和身體素質。
(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注冊機構的相關規定。
第八條 注冊機構
市(地、州、盟)、縣(市、區、旗)、鄉(鎮、街道)以及大中專院校團組織及其授權的志願者組織為志願者注冊機構。
第九條 注冊程序
(一)申請人直接到開展志願者注冊工作的團組織、志願者組織提出申請或通過網路、通訊等方式提出申請,填寫《志願者注冊登記表》(參考式樣見附件2)。
(二)注冊機構對申請人進行審核。
(三)審核合格,注冊機構向申請人頒發注冊志願者證章。注冊機構可根據實際需要,為注冊志願者編制本地管理服務號碼。

Ⅲ 江蘇省志願者網的江蘇省志願者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加強對全省志願者的管理,推動志願服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全面推進我省志願服務事業,依據《江蘇省志願服務條例》的有關規定,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志願者是指在志願服務組織登記,不以獲得報酬為目的,以自身知識、技能、體能等,自願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的個人。
自願參加志願服務項目,在承辦項目的志願服務組織登記並取得志願者資格,經組織安排參加崗位服務的個人稱為項目志願者。
自願通過基層志願服務組織注冊,成為上級志願者協會的成員,長期堅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個人稱為注冊志願者。注冊志願者參與具體志願服務項目時也應按項目要求進行登記。 第三條 基本條件
(一)具有奉獻精神;
(二)具備與所參加的志願服務項目及活動相適應的基本素質;
(三)遵守法律、法規以及志願服務組織的章程和其他管理制度;
(四)未成年人員參加志願服務,應當徵得其監護人的同意,參加與其年齡、身心狀況相適應的志願服務活動;
注冊志願者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願意長期參加志願服務;
(二)原則上每年志願服務不少於20小時。
第四條 登記、注冊機構
(一)省、市、縣(市、區)志願者協會,為志願者注冊審批機構。
(二)各級志願者協會的分支機構,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及省部屬企業的志願服務組織經同級協會授權,在其職責范圍內開展志願者登記、注冊及審批工作。
鄉(鎮、街道)的志願服務組織,經上級志願者協會授權,在本行政區域內開展志願者登記、注冊及審批工作。
(三)社區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中學的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含志願者服務站、服務隊等)及社會的NGO組織,經所在地縣級志願者協會同意可以成為登記、注冊單位,開展志願者登記及注冊工作。
第五條 登記及注冊程序
(一)登記程序
申請人根據自身願望,選擇志願服務項目,攜帶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向承辦該項目的志願服務組織提出申請,填寫「江蘇省志願者登記表」(參考式樣見附件1),經審核合格的發放項目志願服務憑證,參加相關志願服務。
(二)注冊程序
1、申請人根據自身願望,選擇一個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含志願者服務站、服務隊等),攜帶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向該組織提出申請,填寫「江蘇省注冊志願者登記表」(參考式樣見附件2);
2、該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初審並報所屬注冊審批機構;
3、注冊審批機構進行審核,並於15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
4、審核合格後由該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向申請人發放「江蘇省注冊志願者證」、「江蘇志願者」胸章(證、章由江蘇省志願者協會統一式樣,參見附件3)。志願服務組織應在注冊志願者證上標注注冊號(即注冊志願者的身份證號),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為注冊志願者編制本地管理服務號碼。
第六條 注冊審批機構和注冊工作單位均應建立健全注冊志願者檔案管理系統,逐步實現網上注冊和管理,促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第七條 對拒不履行義務的志願者,由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取消其志願者身份;對拒不履行義務的注冊志願者,由基層志願服務組織上報所屬注冊審批機構取消其注冊志願者身份。
第八條 因特殊原因一年內無法完成志願服務時數的注冊志願者,基層志願服務組織依情況報所屬注冊審批機構批准,可保留其注冊志願者身份。 第九條 權利
(一)參加志願服務組織的志願服務活動;
(二)接受與志願服務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培訓;
(三)對志願服務組織的工作進行監督,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
(四)獲得所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相關信息;
(五)獲得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所必要的物質、安全保障;
(六)自身有志願服務需求時優先獲得志願服務;
(七)志願者可以申請退出志願服務組織;
(八)法律、法規以及志願服務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條 義務
(一)遵守志願服務組織的章程和其他管理制度;
(二)履行志願服務承諾,參加志願服務組織安排的志願服務工作;
(三)不損害志願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保守志願服務對象的隱私和秘密;
(四)不得向志願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
(五)維護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形象,不以志願者身份從事營利性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活動;
(六)法律、法規以及志願服務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 志願服務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經志願服務組織安排,由志願者實施的自願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的公益行為。
第十二條 志願服務的范圍主要包括扶貧濟困、扶弱助殘、幫老助幼、支教助學、搶險救災、環境保護、科技傳播、醫療衛生、治安防範、心理咨詢、社區服務、大型社會公益活動等社會公益服務。
第十三條 志願服務組織根據服務對象需求,向志願者發布服務信息,提供服務崗位,志願者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志願服務。
第十四條 志願服務組織與服務對象通過服務協議等形式,明確志願服務內容、時間和有關的權利、義務。
第十五條 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由活動舉辦者與有關志願服務組織簽訂專項志願服務協議。
承擔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的志願服務組織根據需要,可以聯合其他志願服務組織共同開展志願服務。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志願者的招募,可以通過組織招募或者社會公開招募方式進行。
第十六條 社區志願服務組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社區服務項目,制定服務計劃,招募志願者。
社區志願服務組織可以與社區內的志願服務對象簽訂長期志願服務協議,安排志願者提供長期服務。 第十七條 志願服務組織是指依法登記,從事志願服務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各級志願者協會、協會授權的注冊審批機構及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含志願者服務站、服務隊等)。
(一)省志願者協會負責全省志願者工作的規劃、協調和指導,維護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合法權益,表彰和獎勵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的宣傳和對外交流合作。
(二)市志願者協會根據本地區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推動本地區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
(三)縣級志願者協會應積極發展基層志願服務組織、創建志願者服務站、培育志願服務夥伴,推動志願者注冊工作和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
(四)基層志願服務組織負責志願者的日常管理和志願服務項目實施,應建立健全宣傳動員、注冊登記、理念培訓、管理考核等制度。
第十八條 各級志願者協會和基層志願服務組織應開展志願者培訓工作,向志願者提供志願服務基本理念、志願服務相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為志願者骨幹提供專門的培訓,努力提高志願者的服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第十九條 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時,志願服務組織應使用統一的標識,江蘇志願者主標識採用原中國青年志願者的主標識(參考式樣見附件4)。志願者應佩帶統一胸章。志願者旗幟和服裝以紅、藍、白為基本色調。
第二十條 志願服務組織可在重大活動時或定期組織志願者進行宣誓。志願者誓詞:我願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願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第二十一條 志願服務組織應當建立志願者志願服務時間累計和績效評價制度。志願者參加志願服務項目結束後,一般應由服務對象對志願者的服務時間、內容等簽署意見,並由志願服務組織予以確定後,為項目志願者提供志願服務證明,為注冊志願者在注冊志願者證上予以標注。服務時間為實際服務時間(不含往返時間),以小時為單位計量。志願服務證明由省志願者協會提供規范格式(參考式樣見附件5)。
第二十二條 各級志願者協會和志願服務組織都應依據《江蘇省志願服務條例》的有關規定,維護志願者的權益。
第二十三條 鼓勵各類志願服務組織進社區,志願服務組織可依託服務需求相對集中的社會公益機構,通過簽定協議、命名掛牌等形式創建志願服務基地。
第二十四條 提倡具有相同服務意向和志趣愛好的注冊志願者在志願服務組織指導下結成志願服務專業團隊開展服務。
第二十五條 志願者在志願服務中,因過錯給志願服務對象造成損失的,由志願服務組織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志願服務組織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志願者追償。
第二十六條 在志願服務中,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對象因自身過錯給志願者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在志願服務中,志願者因其他原因受到損害的,志願服務組織可以協助其依法獲得適當補償。
第二十七條 注冊志願者可在志願者組織指導下參加管理工作,成為管理型志願者。發揮管理型志願者和志願者骨乾的能動性。 第二十八條 項目志願者依據業績可以參加其志願服務項目的專項評選表彰活動。
第二十九條 志願服務總時數累計達400小時的志願者,可以憑志願服務證明或注冊志願者證向所屬縣(市、區)志願者協會申請核發志願服務榮譽卡,已累計的時間應予以標注。志願服務榮譽卡,由省志願者協會統一印製(參加附件6)。
第三十條 各級注冊審批機構應建立注冊志願者的星級認證制度,各級志願者協會應建立獎章授予制度,依據注冊志願者的志願服務時間予以認證。
第三十一條 星級認證制度
注冊審批機構根據志願者注冊後參加志願服務的時間累計,認定其為一至五星志願者。
(一)志願者注冊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30小時的,認定其為「一星志願者」;
(二)志願者注冊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60小時的,認定其為「二星志願者」;
(三)志願者注冊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100小時的,認定其為「三星志願者」;
(四)志願者注冊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200小時的,認定其為「四星志願者」;
(五)志願者注冊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300小時的,認定其為「五星志願者」;
(六)注冊審批機構對星級志願者認定後,已累計的時間應予以標注;
第三十二條 獎章授予制度
各級志願者協會根據「五星志願者」認證後參加志願服務的時間累計,授予不同級別的志願服務獎章。
(一)注冊志願者自獲得「五星志願者」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200小時的,由縣級志願者協會授予獎章。
(二)注冊志願者自獲得縣級授予的獎章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300小時的,由市級志願者協會授予獎章。
(三)注冊志願者自獲得市級授予的獎章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800小時的,由省級志願者協會授予獎章。

Ⅳ 中國是否有關於志願者利益保護的法律法規

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法律,但有少部分相關的法規。你可以參看地方性《青年志願服務條例》或者有關力組織文件如:《中國注冊志願者管理辦法》等。

Ⅳ 志願者管理制度及獎罰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規范和促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為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和和諧社區建設,健全和完善社區保障體系,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社區志願服務是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倡導和扶持下,從社區成員多種需求出發,組建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組織網路,開展各種無償公益服務,協助解決社區問題,倡導社區居民互助,共同推動社區建設的公益服務活動。

社區志願服務的主體是社區志願者各社區志願者組織。

第三條 社區志願者是在本辦事處各社區志願者組織登記並獲得其同意,自願為他人和社會提供無償服務的人員。

第二章 機構和職責

第四條 志願服務組織機構由社區總支自願者服務隊和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組成。

第五條 志願者組織機構的職責: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招募、培訓、管理志願者,確立服務項目,落實服務活動,為社會公益工作和社會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務。

第六條 一個規范化的社區志願服務隊必須具備「八個有」:有統一的標識〈統一懸掛「XX社區志願服務隊」標牌〉;有必要辦公場地和辦公設備;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志願者隊伍;有志願者和服務對象的檔案;有相對固定的服務項目;有一個相當穩定的服務基地;有完整的活動計劃;有規范的規章管理制度。

第三章 志願者的注冊與管理、權利與義務

第七條 志願者的管理推行注冊志願者制度。志願者組織長期接納志願者的報名申請。

第八條 注冊志願者的基本條件:凡18周歲以上的個人,志願從事志願服務工作,並具有相應的服務技能,承認志願者協會章程,履行入會登記手續,接受入會輔導,均可到社區志願者組織申請。

第九條 注冊志願者的申請程序:憑本人有效證件到所在社區志願者組織填寫注冊登記表,所在社區志願者組織按照志願者的基本條件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審核,對審核合格的志願者建立志願者檔案。

第十條 志願者和志願者組織享有以下權利:

(一)志願者接受志願者組織的培訓。培訓分為:志願者基本知識培訓、服務技能培訓;

(二)志願者在志願服務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可以請求志願者組織的幫助解決;

(三)志願者組織根據志願者所從事志願活動的需要,可要求相關部門為參加志願服務的志願者提供相應的人身保險;

(四)志願者享有監督、建議、批評、出入組織自由的權利。

第十一條 志願者和志願者組織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志願服務;

(二)遵守志願者協會的章程;

(三)完成志願者組織安排的服務工作等;

(四)維護志願者和志願者組織的聲譽和形象,保證服務質量;

(五)開展志願服務時應當佩戴統一的標志。

第四章 服務范圍和重點對象

第十二條 社區志願服務范圍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社區幫困、社區治安以及大型社會活動的服務工作等公益事業。這些服務以志願者及其組織的行為能力為限。

第十三條 社區志願服務的重點對象是殘疾人、老年人、優撫對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難需要救助的社會成員。志願者組織根據服務對象的申請或者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志願者、志願者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是自願、平等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第五章 保障與獎勵

第十四條 社區要確保有專門的志願服務工作場所、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

第十五條 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的經費可接受社會捐贈和資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或挪用。經費的籌集、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

第十六條 社區黨組織、居委會要落實專人分管志願服務工作。

第十七條 各級黨、團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在社區志願服務中發揮主體作用。

第十八條 社區黨員志願者組織、婦女志願者組織等統一納入社區志願者服務管理體系,接受社區志願者組織的協調管理。

第十九條 建立志願服務時間累計和績效評價制度。志願服務的時間累計數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考核、表彰志願者的重要依據。注冊志願者每年至少要參加5小時的志願服務。

Ⅵ 志願服務的法律依據

2006年11月共青團中央印發的《中國注冊志願者管理辦法》規定:「團組織版、志願者組織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權求,向注冊志願者發布服務信息、提供服務崗位,志願者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志願服務。注冊志願者也可按照相關規定自行開展志願服務。提倡具有相同服務意向和志趣愛好的注冊志願者在團組織、志願者組織指導下結成志願服務團隊開展服務。」
「注冊志願者參加志願服務,應通過與志願者組織或服務對象簽定服務協議書等形式,明確服務內容、時間和有關的權利、義務。未滿十八周歲的注冊志願者可參加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志願服務。」
「各級團組織、志願者組織可依託服務需求相對集中的社會公益機構,通過簽定協議、命名掛牌等形式創建志願服務基地,探索建立志願者經常性、就近就便開展志願服務的有效機制。」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時長 發布:2025-05-21 10:15:34 瀏覽:794
全國各地勞動法工資 發布:2025-05-21 10:14:54 瀏覽:171
經濟法的再分配 發布:2025-05-21 10:14:52 瀏覽:671
法律援助認識文章 發布:2025-05-21 10:05:24 瀏覽:415
著火後出租方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10:02:14 瀏覽:70
馬貞經濟法 發布:2025-05-21 09:49:02 瀏覽:473
關於公司安排輪體勞動法 發布:2025-05-21 09:48:20 瀏覽:444
紹興法院管轄 發布:2025-05-21 09:38:07 瀏覽:721
泉州勞動糾紛律師 發布:2025-05-21 09:24:30 瀏覽:840
立法應該應 發布:2025-05-21 09:10:16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