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凌雲律師周

凌雲律師周

發布時間: 2021-12-09 06:57:10

Ⅰ 私人法律顧問

雲南凌雲律師事務所周昌發律師常年擔任法律顧問,具有豐富的風險防範經驗。周律師先後獲得英語文學學士、經濟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在讀)。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秉承「以精深的法律知識竭誠為當事人服務」的理念,辦理了大量民事、刑事案件,涉及各類合同糾紛、民事損害賠償糾紛、離婚、侵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等各類訴訟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受到當事人的肯認與好評,為當事人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受聘擔任公司、政府、個人法律顧問,在經濟、金融、商事等法律事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周昌發律師長期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學術成果豐碩,在《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問題探索》、《雲南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業務專長:
法律風險管理;常年法律顧問
詳詢:周昌發律師網
地址:昆明市西壩路8號

Ⅱ 昆明凌雲律師事務所有哪些出名律師

昆明律師事務所業務領域排名

不同的律師事務所側重點不同,具體要看是哪一方面的業務。昆明大概有300多家律師事務所,35%的律師事務所是做非訴訟業務,主要是投融資法律、教育法律、不動產、公司、金融等業務。老百姓腦中上法院開庭打官司的律師叫做訴訟律師。而昆明60%的律所什麼都做,非訴和訴訟都做。只有5%的律師事務所有專業化分工團隊,就是只做某一項業務,這些團隊基本都是行業的標准和領導者,因為只靠一種業務能夠生存的律師,說明專業足夠強大。

政府重大決策法律風險評估及全程服務

政府機關行政職能梳理及《行政權力運行手冊》定製

立法參與及認證建議

政府投資項目方案策劃及風險防控

A. 鹿斌律師:八謙律師事務所主席(特點雲南省省長創業獎獲得者)

B. 趙耀律師:八謙律師事務所主席(特點全國優秀律師 雲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

——以上數據由雲南行辯律師網提供:「只找對的律師,不找貴的律師」

Ⅲ 交通肇事罪律師

周昌發律師,法學博士,昆明資深專業律師。長期辦理交通肇事民事、刑事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受到當事人的肯認與好評,為當事人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受聘擔任公司、政府、個人法律顧問。
周昌發可謂是「學者型律師」,學術成果豐碩,在《中國軟科學》、《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問題探索》、《雲南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代表性的論文有:「科技金融發展的保障機制」、「金融調控權若干問題探討」、「論我國農村金融體制的國家調控」、「論經濟法公平價值在個人所得稅法中的弱化及其矯正」等。
詳情可見:周昌發律師網
地址:昆明市西壩路8號凌雲律師樓

Ⅳ 昆明最負責的律師

昆明律師事務所業務領域排名

不同的律師事務所側重點不同,具體要看是哪一方面的業務。昆明大概有300多家律師事務所,35%的律師事務所是做非訴訟業務,主要是投融資法律、教育法律、不動產、公司、金融等業務。老百姓腦中上法院開庭打官司的律師叫做訴訟律師。而昆明60%的律所什麼都做,非訴和訴訟都做。只有5%的律師事務所有專業化分工團隊,就是只做某一項業務,這些團隊基本都是行業的標准和領導者,因為只靠一種業務能夠生存的律師,說明專業足夠強大。

政府重大決策法律風險評估及全程服務

政府機關行政職能梳理及《行政權力運行手冊》定製

立法參與及認證建議

政府投資項目方案策劃及風險防控

A. 鹿斌律師:八謙律師事務所主席(特點雲南省省長創業獎獲得者)

B. 趙耀律師:八謙律師事務所主席(特點全國優秀律師 雲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

——以上數據由雲南行辯律師網提供:「只找對的律師,不找貴的律師」

Ⅳ 健身房更換私教會員退費無門是怎麼回事

1日,市民楊先生向媒體反映,他在美時健身交納了私教費用,因認為更換的教練在教學質量上有所下降,所以希望健身房能夠退還健身卡儲值剩餘的費用。但在退款的過程中卻被健身房回絕。

Ⅵ 昆明企業法律顧問

雲南凌雲律師事務所周昌發律師常年擔任多家公司法律顧問,具有豐富的風險防回范經驗。周律師先後獲得英語文學學答士、經濟法學碩士,目前攻讀博士學位。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秉承「以精深的法律知識竭誠為當事人服務」的理念,辦理了大量民事、刑事案件,涉及各類合同糾紛、民事損害賠償糾紛、離婚、侵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等各類訴訟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受到當事人的肯認與好評,為當事人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受聘擔任公司、政府、個人法律顧問,在經濟、金融、商事等法律事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周昌發律師長期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學術成果豐碩,在《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問題探索》、《雲南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業務領域:

公司法律風險管理;常年法律顧問

詳詢:周昌發律師網

地址:昆明市西壩路8號

Ⅶ 個人法律顧問

個人法律顧問主要為個人提供各種法律服務,包括財產協議、離婚協議和訴專訟、起草和執行遺囑等。屬現在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個人法律顧問將來的需求量也會不斷增大。
個人法律顧問一般要求民商法等法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並要具有相關的律師職業資格證書。該職業的待遇優厚,工作環境基本無危險。此外,如果可以參加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獲得專門的職業資格,會更受歡迎。

Ⅷ 雲南刑事辯護律師

劉胡樂,男,漢族,中共黨員,一級律師。年出生,昆明市人。畢業於雲南大學後,又續讀北京大學「法學理論專業」並獲碩士學位,現是雲南劉胡樂律師事務所律師、雲南司法道德研究所副所長並兼任雲南工業大學特邀教授。 在雲南為數眾多的律師中,劉胡樂律師是公認的著名律師。十多年來,他承辦各類訴訟案件數千件,為企業和當事人挽回利益及避免經濟損失數十億元,為數十家政府機構和大中型企業擔任法律顧問。在代理昆明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回購糾紛、借款糾紛中,憑借著精湛的法律業務能力,使數億元的呆賬、死賬起死回生。他既是精於律師業務、成績卓著的大師,又是勤於法學研究、力主法治、著作較多的學者。(1)專著有《鄧小平理論學習要點》《走進法治新時代》一書,由雲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發行。(2)參與撰著《企業家與律師》(評為優秀圖書,1993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並擔任副主編;法理學碩士畢業論文《論反對地方保護主義》,被北京大學法律導師評為優秀論文。他的事跡先後在《審判與法治》、《中國律師》、《雲南法制報》、《社會與法制》、《雲南政法報》、《春城晚報》等報刊上作過系列報告,並載入《當代中華英才大典》、《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專家人名辭典》、《雲南專家學者辭典》;1998年度司法廳的工作總結中被評為先進個人;1999年1月教育整頓中被評為先進個人;2001年律師辯論賽中,劉律師所辯護的潘陽一案被中央電視台選拍為全國十個律師故事之一,2001年4月被全國律師辯論大賽邀請為特邀嘉賓,並獲榮譽獎;人到中年不因功成名就而沾沾自喜,他仍然以「為中國律師爭口氣」的遠大志向為目標而奮斗著。 圈內人說起劉胡樂時,都會情不自禁地談起他的勇氣和霸氣。霸氣二字在這里決無貶義,那是說他從不苟同於別人的想法,只要他認定的東西,就是撞破南牆也決不回頭。這樣的一種氣質可以從他為杜培武、潘陽、周端等數十名犯罪嫌疑人爭得無罪判決中看出來,可以從他對待某些不公正的司法待遇時的毫不退縮看出來。 1997年,劉胡樂又接手了一起涉嫌故意殺人案。被告人潘陽被指控:酒醉後,翻爬進某公司側門與值班員余德州發生沖突,潘陽用手扼壓余的頸部致其窒息而死。附帶民事原告人余德州之子要求潘陽賠償經濟損失39650元人民幣。 接受潘陽故意殺人一案後,劉胡樂律師綜合全案,認真剖析,扣住細節,抓住關鍵,指出本案的漏洞,據理力爭,使無罪辯護於法有據:首先,潘陽無殺人動機;其次,無證據證明潘陽是何時以何種方式進入案發現場;第三,對作案時間的指控證據不足,潘陽不具有作案時間;第四,昆明市公安局對潘陽所做的《體表損傷法醫學檢驗書》與本案無直接的關聯性與排他性;第五,本案無法排除有第三人到過現場的疑點;第六,《屍檢報告》與本案無合法的直接關系,無法作為定案證據。嚴謹細密、緊扣實質、於法有據的辯駁,充分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一審判決採納了辯護律師的意見,宣告潘陽無罪。一審宣判後,檢察院立即提出抗訴。面對檢察院的六大抗訴理由,劉律師無罪辯護的決心毫不動搖,針對抗訴,劉律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抗訴所依據的證據均不是直接證據,各個證據又不能形成完整的具有說服力的證據鎖鏈,其中疑點重重,漏洞百出,僅只是想像,不能作為定案的有效證據。劉律師的令人無法質疑的雄辯,贏得了「採納辯護人的辯護意見,駁回抗訴,維持原判」的二審無罪判決! 劉胡樂律師有一句名言:「律師就像是醫生,對待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公平的。無論他是有罪還是無罪,都應該享有辯護和辯解的權利。」

Ⅸ 抓鬮是否公平誰有能力幫我一下,小弟感激不盡!

抓鬮是否公平?很多人都認為公平,並且認為是程序上的

公平,具有無比的公平性,因為雙方都有百分之五十的機

會。原來我也這樣看待,但後來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因為他只是機會上的平等,實質上的不公平

從下面就可以說明::

民商事網路模擬法庭
民事判決書
【2000】虛擬民字第02號
原告(反訴被告):環球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住所地:無有市胡安街第111號。
法定代表人:亞西,公司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易水,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沈浪,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 宇宙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住所地:無有市胡安街第222號。
法定代表人:成群星,公司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雪飛,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凌雲志,凌雲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環球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稱「A公司」)訴被告(反訴原告)宇宙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稱「B公司」)經營權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庭於2000年10月5日立案受理後,依照民商事網路模擬法庭規則組成了由鐵面柔情任首席法官,曹呈宏、老行者任法官的合議庭,書記員如風擔任法庭記錄。2000年10月5日至11月30日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均到庭參加了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B公司訴稱並針對A公司的反訴辯稱:B公司系從事公路運輸業的公司。98年4月,經A公司與B公司協商,簽訂營運權承包合同一份。合同約定:A公司將無有市至蜃樓市一線公路運輸的公交營運權發包給B公司,月承包費為38萬元,承包期10年。簽訂合同時,A公司以商業秘密為由不願告知B公司A公司營運時每月的收益額。只告知B公司每月38萬元的承包費不會虧了B公司,而且,承包期為10年,這期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價肯定上漲等。B公司承包後,經一段時間的營運,深感承包費過高。與此同時,A公司調降了簽定合同承包其它線路的公司的承包費。卻向B公司提出:要調降承包費可以,但需把這條線路進行招投標。B公司迫於無奈未拒絕這種方式。後乾坤有限公司(以下稱「C公司」)參與招投標。1999年12月,三家公司開會協商,訂了招投標規則,封頂標每月承包費15萬元,會後三方在紀要上簽了字。由於B公司與C公司均把標叫死,雙方抓鬮決定,B公司未抓到。2000年3月,C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A公司限期交出線路,繼續履行合同。訴訟期間,B公司得知後,便到法院申請要求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但法院不同意。對該案法院判決C公司勝訴。兩公司均未上訴,判決生效。但B公司未退出承包營運,繼續經營。並繼續按照每月38萬元繳納承包費至2000年7月。B公司認為,A公司以商業秘密為由,在簽訂合同前未告知B公司該條線路營運的實際收益情況,導致B公司誤認為每月38萬元的承包費比較公平,但實際承包營運後,才得知38萬元的承包費過高,A公司給其它公司調降承包費,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故A公司應給B公司調降承包費。A公司意欲終止B公司的承包,但又怕單方終止要承擔違約責任,故採用招投標的方式來終止B公司的承包,實際是一個為了規避單方違約的而做的圈套。B公司參加A公司的招標,確非本意,實出無奈,故B公司與A公司簽訂的合同應該繼續認定有效。在B公司與A公司所簽合同有效的情況下,A公司又與C公司簽訂營運權承包合同,該合同應屬無效合同。請求依法判令A公司:一、將承包合同中B公司向A公司每月支付承包費38萬元降低為每月15萬元;二、支付違約金800萬元;三、繼續履行承包合同;四、訴訟費由A公司承擔。審理中,B公司變更其第二項訴訟請求為,判令A公司返還B公司歷次支付的月承包費38萬元與15萬元的差額部分552萬元(26個月)。請求支持B公司的訴訟請求,駁回A公司的反訴請求。並由A公司承擔本訴和反訴的訴訟費用。
A公司辯稱並反訴稱:對於B公司所述之主要事實經過沒有異議。但A公司認為原、A公司在98年4月5日雙方經友好協商自願達成承包協議,既無欺詐也無重大誤解更無脅迫,此協議合法有效並得到雙方切實履行。由於B公司要求調整承包費,A公司要求招投標,在B公司同意後,並在C公司參與下,三方簽訂招投標紀要約定,如果B公司中標,則修訂合同;如果B公司未中標,則該合同提前終止,交與他人承包。招投標結果是B公司未中標,因此該合同已於1999年12月15日投標當天終止,投標後A公司與B公司之間存在新的臨時性附期限承包合同。由於B公司對法律認識上的失誤,造成糾紛的發生,且未在原合同解除後交出所佔有的經營權,因此應駁回B公司的訴訟請求並請求判令1.B公司交出實際控制的公交線路,停止對A公司正常行使所有者經營權(發包權)的侵害。2.請求法院判決B公司支付7、8兩個月的承包費76萬元及其利息。3.要求被反訴人支付本訴和反訴的訴訟費用。
雙方對所述之主要事實無異議,本合議庭予以認定,現對雙方的爭議歸納如下:
一、原、A公司98年4月5日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B公司認為:1998年4月5日簽訂的合同中承包費過高,該條款部分無效,應予變更。
1、A公司違背先合同義務,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先合同義務是指,法律為保護締約人的信賴利益而規定的當事人雙方為簽訂合同而相互接觸磋商開始至合同有效成立止逐漸產生的注意義務,包括互相協助、互相照顧、互相保護、互相通知、互相告知、互相保密等義務。先合同義務是在誠實信用原則的基礎上派生的(自然法學派的觀點除外)。從先合同義務的定義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其一先合同義務是一種法定義務;其二先合同義務是一種附有義務,是締約人為合同有效成立而實現預期利益這目的過程中理應履行的義務;其三先合同義務是締約過失責任賴以產生的基礎,沒有合同義務的存在根本不可能產生締約過失責任;其四若合同的成立時間與生效時間相同,則先合同義務存在於合同成立時之前;若合同的成立時間與生效時間不同,則先合同義務存在於合同生效時之前。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締約人故意或過失地違反先合同義務而給締約相對人造成了損失,締約人因此而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B公司與A公司在簽訂合同前,B公司請求A公司告知其曾在該線路的營運獲益狀況,A公司並未告知。A公司以商業秘密為由不予告知,是站不住腳的。其一、商業秘密是能夠給持有人將來可能帶來的利益,A公司即將把該線路發包給B公司,A公司不再親自經營,不存在什麼商業秘密可言。何況,B公司經營後,這種商業秘密也會逐漸知道的。其二、即就是A公司的商業秘密,A公司也應該告知作為合作夥伴的B公司,因為B公司得知後,也有保密的義務,這也是B公司的先合同義務之一。B公司如果泄密,A公司完全可以追究B公司的泄密責任。
2、誤導B公司,施以不當影響。
A公司告知B公司,反正38萬元的承包費不會虧了B公司,而且,承包期為10年,這期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價肯定上漲。A公司採取故意隱瞞用誤導的方式使B公司就範於月38萬元的承包,這是A公司締約上的過失。可以說,B公司是不知該線路的營運情況才詢問A公司的,如果知道,也沒有必要詢問A公司。
依照我國行政部門規章規定,汽車運價至今仍是受國家控制的,即使是B公司承包,也必須遵守國家關於運價的規定和調控。還有,15萬元承包費與38萬元承包費是何等的差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我國物價年上漲率只在5%左右,按這個指數,在同等條件下,以15萬元的承包費計,B公司承包至第十年,也不可能自然上漲到38萬元!
3、A公司簽約時具有欺詐行為
A公司簽約時,對B公司說反正38萬元的承包費不會虧了B公司,而且,承包期為10年,這期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價肯定上漲,B公司認為,A公司此話屬於簽約前的民事欺詐行為。
單純就A公司此話來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結合A公司後來搞所謂的招標,招標標底以及發包給乾坤公司(C公司)實際承包數額15萬元來看,就很有問題了。15萬元承包費與38萬元承包費,是何等差距?!B公司提出一個推斷:如果A公司自己親自經營該線路能夠達到每月38萬元的收益,A公司能以15萬元發包給他人嗎?B公司此推斷正確與否,請合議庭的法官自由心證。
B公司說A公司屬於民事欺詐,是基於簽約前A公司對B公司施加了不正當的影響,根據衡平法規則,所謂不正當影響是指非法影響當事人一方自主判斷和自願訂約的一切事實因素。即就從狹義上來講,這種不正當影響是指當事人基於不正當間接壓力和引誘使對方被迫訂立合同。這種壓力和引誘通常採取精神上、智力上或道義上的間接形式,通常並不表現暴力,但脅迫應納入不正當的影響范圍。不正當影響最關鍵的因素是合同主體一方完全處於對方優勢的掌握之中。由於不正當的影響,則合同的另一方在意思表示上會產生瑕疵,最終不能達到其簽約的期待利益,使其有失公正。誠如A公司答辯和反訴時說,如果A公司發包按月100萬元承包費發包,只要B公司同意,就應該有效。但是,B公司提請合同庭的法官注意,A公司簽約前是擁有該線路的控制權的,該控制權應該是從政府方面化轉而來的,否則營運線路經營權應當何解釋?所以說,雙方簽訂合同前,A公司一開始就處於優勢地位,而B公司處於劣勢地位。
由於A公司處於對B公司的優勢掌握之中、A公司簽訂前對B公司施加了不正當的影響、A公司給其他承包的公司調降承包費、從B公司承包費38萬元到給乾坤公司15萬元承包費等等。足以看出A公司行為屬於欺詐行為。根據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 67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A公司利用B公司對涉訴公交線路經營情況的無知和因希望獲取涉訴公交線路承包經營權而形成的輕率;A公司在對涉訴公交線路經營情況缺乏基本了解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對該項承包項目的贏利情況做出基本准確的判斷,就涉訴公交線路經營情況而言,B公司方確實處於一種無知狀態。本案A公司隱瞞該線路營運收益的真實情況,故意告知B公司38萬元是不會吃虧的,致使B公司得出38萬元月承包費公平的錯誤意思表示,故B公司認為,A公司確實在簽約前對B公司實施了欺詐行為。
4、由於A公司締約的過失,誤導和欺詐,造成B公司誤認為月承包費38萬適當。進而簽訂了顯失公平的合同,B公司要求變更應當受到准許。由於是變更,應不受撤銷時效的限制。
A公司認為: 1、A公司沒有任何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
A公司與B公司同是從事汽車營運的企業,又同屬一市,對本行業的經營管理、市場行情應十分清楚。A公司發包時,沒有強迫B公司參與,是B公司自願上門洽談承包事宜的。A公司有充足的理由不會認為B公司輕率到沒有做任何市場調查准備工作就參與每月38萬元的承包項目競爭,況且A公司根本沒有義務為B公司做市場可行性調研。B公司沒有對該線路做過深入細致的可行性調研就接受38萬元的承包標的,反而抱怨承包費高,豈不是如同學生沒有背書反而抱怨考題出偏一樣可笑。對此一點,以B公司在辯論中的原話為證:B公司是不知該線路的營運情況才詢問A公司的,如果知道也沒有必要詢問A公司。由此可以看出,存在締約過失的不是A公司而是B公司自己?至於A公司自己營運時的贏利情況,A公司沒有義務告知對方:一方面各自經營管理水平不同,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作為同行B公司自當有能力推算。況且承包與否全憑自願,A公司就是以100萬元發包,接不接在B公司而不在A公司,斷無與B公司協商標的的道理。當然是否發的出去是另一個問題。而且B公司從98年4月到2000年6月,一直以38萬元上交承包費,也證明B公司可以贏利,否則早已破產。
2、A公司沒有欺詐B公司
我國合同法中的欺詐規定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這種欺詐,是合同雖然成立,但一方當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欺騙對方,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與之簽訂合同。他講什麼簽約前的民事欺詐行為,實在讓人不知所雲。也許他太偏愛締約過失這個術語了。我們轉讓給原告的是公交營運經營權。這個財產是一項權利。該項權利我們已經完全交給原告,該項權利並無任何瑕疵。這個財產我們經營時能賺多少利潤,並非該項財產的組成部分。只要我們不隱瞞該項財產的情況,並且該項財產確實無瑕疵。我們就做到了民法或合同法規定的誠信義務。我們告知原告的該項經營權將來營運收入情況,是有關專家的預測。我們並不知這一預測將來可否實現。所以原告指責我們實施民事欺詐行為是毫無根據的。
3、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並未顯失公平。
在我方與其他承包者簽訂其他線路承包合同後,原告作為一個汽車運輸公司,既不作市場調查,又不充分利用該線路的特殊地理條件為自己來賺取利益,而是簡單的認為我方與原告價格簽訂過高,認為我方存心欺瞞。這就如同我方第一代理人所比喻的一樣:學生沒有背書反而抱怨考題出偏一樣可笑。經營市場瞬息萬變,原告方作為一家公司,不可能也不會毫無目的去打毫無把握的仗,把所有的籌碼放在我方的身上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我方已經盡到了一個合作夥伴應盡的義務。不能單憑原告方錯誤認為我方未盡到先合同義務,而將責任全部加在毫無過錯的我方身上。
原告方認為承包費用過高,該合同簽訂顯失公正,那麼也自當在一年之內向法院提出變更請求,而不應是今天。在一年時效期間以內,未經法院及仲裁機構裁決該合同無效,該合同就是合法有效。B公司現在提出了早已實際履行近兩年的合同費用過高、顯失公正是毫無意義的。
二、A、B公司的合同是否已解除。B公司是否侵犯A公司的對自主線路的發包經營權
B公司認為:A、B公司的合同並未解除,A、B公司之間的承包合同在招投標時依然有效因此不存在侵犯A公司的權利。
1、B公司同意招標的意思表示不真實。
B公司同意A公司提出的將B公司承包的公交線路提交承包是B公司方在希望調整承包經營費用,以改善經營狀況的良好意願下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做出的,並非B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B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是繼續承包經營涉訴公交線路。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精神和有關規定,當事人在被脅迫情況下,做出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而訂立的合同屬無效合同。故此B公司與A公司就將B公司承包的公交線路提交承包的邀約、承諾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原A公司之間所簽訂的涉訴公交線路承包合同依然有效。
2、B公司支付38萬元承包至2000年7月的行為是何種行為
當然是B公司繼續履行原簽合同,A公司欣然接受B公司履行合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B公司會認為38萬元的承包費是有效的。B公司要求變更38萬元承包費為15萬元,也並不意味著整個合同無效,合同其他部分還是有效的,譬如,支付承包費的方式和支付時間仍然有效。
A公司答辯時,把接受B公司2000年7月之前支付的承包費視為臨時承包合同,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一是B公司自始至終沒有交出承包線路,二是B公司根本不承認原簽合同終止,三是B公司參加A公司後來的招標,是極不自願的 。
A公司一直收取B公司38萬元承包,B公司不僅沒有侵害A公司的合法權益,相反,A公司一直在侵害B公司的合法權益。A公司反訴所請求的2000年7-8月承包費,實際上並不存在,因為B公司本身按每月38萬元就不公平,7-8月的承包費應從B公司原多交的承包費中沖抵。
A公司認為:原、A公司在簽訂紀要時,原合同已解除。 眾所周知,生效的合同不經雙方當事人致同意是不能修改的,雖B公司後來一再要求降低承包費,但是A公司只有同意的人情而無同意的本份。但是從考慮經濟形勢和照顧合作夥伴角度出發,A公司最後還是提出的折中的方案,要求招標。如果B公司中標,則修訂合同;如果B公司未中標,則該合同提前終止,交與他人承包。從學理上可以這樣說:A公司的提議是一個變更合同的要約,B公司可以答應也可不答應。B公司一旦答應即為承諾,合同得到變更。事實上B公司不但同意了A公司的提議,認可了三家關於招標的規則,而且參與了平等的招標活動,最終在叫死情況下按招標規則抓鬮失去了中標機會。這裡面沒有A公司對B公司的任何強迫,完全是B公司自主行為的結果(有三方會議紀要為證)所以A公司與B公司的合同至此合法提前終止。
至於2000年1月-7月期間B公司仍一直營運並按每月38萬元交付承包費的事實,不能說明原合同仍然有效,只能說明是一個臨時性的,存在A公司與B公司之間的一份附期限的新承包合同。原因是因為C公司一時無法接收線路,A公司只能默認B公司繼續實際營運的事實。但這只是一份臨時性的新合同,A公司默認的態度,B公司實際營運並按原合同交納38萬元承包費的事實,均構成了臨時合同的主要權利義務條款。至於履行期限,從本案發展的過程當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直到C公司提出接管,要求A公司履行,即A公司什麼時候要求B公司實際移交為止。
1.B公司侵犯了A公司對自主線路的發包經營權。
2000年3月,C公司提出馬上交接線路,但此時B公司卻不肯交出營運線路,沒有合法的依據強行佔有線路。C公司不幹,為此將A公司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A公司立即將線路營運權交給C公司。看到線路馬上要被別人接管,B公司當然著急,因此不惜將A公司告上法院,否認當初招標活動的有效性,以達到A公司與B公司原始合同仍然有效的目的。但A公司與B公司原合同已經於1999年12月15日投標當天終止,新的臨時性合同也因C公司提出接管而期限到來自行終止,
2、被反訴人無沒法律上的依據而拒不交出營運線路,嚴重侵害了A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導致對C公司的合法承包合同不能履行。
被反訴人在2000年7月以後,不但置法院判決、反訴人要求立即交接的通知於不顧繼續營運,而且拒不交納自2000年1月份起一直交納的38萬元月承包費。使得反訴人既不能按與C公司的合法承包合同交接線路收取承包費,也不能得到B公司每月38萬的臨時承包費,從而給反訴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根據臨時承包合同,直到交接之日為止反訴人均有權收取被反訴人每月38萬元的臨時承包費,現要求法院依法判決被反訴人賠償反訴人的損失76萬元及其利息。
三、A公司與C公司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B公司認為:A與C公司簽訂的合同無效。1、B公司被迫參加投標並非真實意思表示。
這不是B公司自身的瑕疵,而是英美法所謂的不真瑕疵(有人翻譯為隱歸瑕疵)。B公司的這種不真實意思表示,不僅不影響B公司與A公司簽訂的原合同有效性,恰恰相反,影響了A公司與乾坤公司簽訂的合同的效力。即A公司與乾坤公司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四、A公司與乾坤公司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
在A公司給其他承包的公司調降承包費的情況下,B公司也要求A公司調降承包費,在要求未果的情況下,萬般無奈時才參加所謂招標的,理論上屬於民事意思表示真實問題,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效果意思是行為人自覺自願產生的;其二,行為人的內心意思與其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如果合同主體的內心意思非自覺自願產生或與客觀上表示出來的意思不一致時,即為意思表示不真實。就本案來說,B公司意思表示不真實直接影響到參加招標的效力,但並不影響B公司原與A公司所簽合同的效力。如前所述,B公司是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參加招標的,參加招標前A公司與B公司簽訂合同是存在締約過失的,由於被拒不下調承包費,B公司也只好參加招標。這有違B公司真實意思表示。故A公司與乾坤公司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何況,A公司與乾坤公司簽訂合同後,截至2000年7月還在收取B公司所支付的承包費。
2、 A公司組織的涉訴公交線路承包權招標投標行為無效。
A公司所組織的涉訴公交線路承包權招標投標活動的多項行為違反了我國有關招標投標相關法律法規的精神和規定。具體表現如下:
(1)、 投標人少於法律規定的三人或三人以上,僅有兩人,按規定理應重新招標;
(2)、 A公司人並未按規定將招標所設標底保密,而是將其公開給兩位投標人,這違反了有關法律規定,也嚴重影響了招標投標在公平競爭情況下的進行;
(3)、 根據法律規定,招標人在確定中標人前不得與投標人就招標價格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然而A公司卻與兩投標人協商以抓鬮的方式來確定中標人,違反了有關法律規定,亦影響了招標投標的公平合理性。
至於招標到了最後,以抓鬮決中標,則是令人不可思議的。盡管我國《招標投標法》並不調整本案招標招標行為,但是,以抓鬮定中標者,表面看似公平,實則本身有違招標的性質和宗旨。另外,當原告與乾坤公司均將標叫到15萬元時,鑒於原告與被告有合同關系,在同等條件下,原告具有承包優先權
故此,A公司所組織的涉訴公交線路承包權招標投標行為無效,對於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應予以宣布無效並撤銷。

A公司認為:A公司與C公司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
1、招投標合法。
招標活動是原告同意的,也是原告一再要求變更合同的最終結果。原告與我方、C公司一起制訂了招標規則,自願參加投標活動,在標的叫死的情況下又親自抓鬮,沒有一點不體現出公平公正之處。這裡面我方沒有對原告進行任何強迫,原告完全是自主行為的結果(有三方會議紀要為證)。原告也沒有舉出任何違法的證據,因此我方認為招投標活動是合法有效的。
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該法2000年1月1日起施行,我方招標在1999年12月,招標於12月15日結束,該法沒有溯及力。本案的招標活動應該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我方所舉行的招標活動是符合合同法的規定的,實際上就是招標合同。這個招標合同的結果是原告沒有中標。是C公司中標。
2、按照招標結果與C公司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
合議庭成員在充分了解了雙方爭議焦點及理由後,進行了研究,並各自提出觀點如下:
老行者法官的觀點:
一、B公司與A公司之間最初所簽訂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針對第一個訴爭焦點,老行者法官向雙方當事人提出兩個問題,即:原A公司簽訂合同之前,A公司是否有法律義務應向B公司告知其自己的經營業績及將來可能的經營預期?A公司與B公司簽訂合同,是否施加不正當影響,致使合同無法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願而無效?
對此兩個問題,A公司代表人凌雲志首先在發言中回答如下:"1、作為有限公司,我方可以告知B公司經營這條線路的業績,而且,也的確告知了B公司。2、至於將來的經營預期利益,我方的意見只能供B公司方參考。以上兩點表明:我方與B公司方在98年4月5日雙方經友好協商自願達成承包協議,既無欺詐也無重大誤解更無脅迫,此協議合法有效並得到雙方切實履行。"
而B公司董事長亞西在隨後的發言中認為,"A公司有義務告知,理由是:理論上說,法律規定先合同義務,旨在保護合同當事人的信賴利益,保護的起點始於合同當事人相互接觸磋商;先合同義務是逐漸產生的注意義務,包括基於誠實信用原則告知對方自身一定范圍的經營狀況;行為人的故意或者過失,均可能違反先合同義務。而且原、A公司的關系以及A公司簽訂合同前後的作法,也支持了這一觀點。即A公司使用隱瞞和欺詐的方式,違反先合同義務,是確實的,毫無疑義的。A公司具有締約上的過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顯然B公司理由的論述沒有針對老行者法官所提的問題,而A公司代理人的此次回答也沒有從理論上論證其觀點。
老行者法官認為,依我國現行法律違反先合同義務的情況有三:或是惡意磋商,或是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提供虛假情況,或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在本案中,不存在惡意磋商的情況,而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是非具體化的規定,老行者隨後論及。因此,關鍵在於A公司是否隱瞞與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這也是原A公司雙方爭執所在。在對此下判斷之前,首先需要對本案中什麼是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作一判斷,老行者法官自由心證以為:在本案中合同的主體情況、標的物的情況(公交運營權及公交運營權能否轉讓)屬於訂立合同時所必需的會產生法律後果的重要事實,而合同標的物過去給B公司帶來的收益及轉讓後會給受讓方帶來的利益預測不屬於法律所規定的重要事實,其只能屬於商業風險因素。因此,老行者法官認為A公司在簽訂合同時無法律義務向B公司方告知自己的經營業績及將來可能的經營預期。另外,A公司在此期間亦沒有提供對訂立合同所需要的重要事實提供任何虛假情況。
在本案中,對原A公司原先所訂合同之效力可能產生影響的第二種情況就是,原A公司之間是否存在不正當影響,而使合同不能體現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願,構成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無效。B公司亞西對此闡述是:"B公司說A公司屬於民事欺詐,是基於簽約前A公司對B公司施加了不正當的影響",而"不正當影響最關鍵的因素是合同主體一方完全處於對方優勢的掌握之中。由於不正當的影響,則合同的另一方在意思表示上會產生瑕疵,最終不能達到其簽約的期待利益,使其有失公正。"A公司對此未作說明。
老行者法官以為,不正當影響系英美法概念,其主要是基於雙方當事人間具有某種信任關系時,法律推定他們所訂立的合同存在不正當影響。英國上議院提出了法律上必然產生推定的不正當影響,即只要雙方當事人存在下列關系之一的,法律便毫不猶豫地推定該合同有不正當影響,這些關系是:精神指導者與被指導者的關系、醫生與病人的關系、侄兒與年邁的姑媽的關系、兒子與父母的關系、父母與未成年人或剛成年人的關系、受託人與信託受益人的關系、律師與客戶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等。存有上述關系的當事人之間所成立的合同,法律推定該合同是受不正當影響

熱點內容
破產與租賃的合同法 發布:2025-05-15 16:36:59 瀏覽:278
經濟學跨考經濟法 發布:2025-05-15 16:22:53 瀏覽:105
關於刑事法律援助的規定 發布:2025-05-15 16:18:06 瀏覽:270
勞動法病假不發節日福利 發布:2025-05-15 16:17:54 瀏覽:894
民法典的作用 發布:2025-05-15 16:13:07 瀏覽:645
預見遇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5 16:00:05 瀏覽:143
商標法律知識培訓問題題 發布:2025-05-15 16:00:04 瀏覽:260
特朗普選法官 發布:2025-05-15 15:56:08 瀏覽:709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15 15:41:15 瀏覽:532
勞動法中關於醫療假期長 發布:2025-05-15 15:37:56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