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地下車位糾紛法律援助

地下車位糾紛法律援助

發布時間: 2021-12-21 01:48:18

⑴ 地下車位車子遭到損壞可以通過法律解決嗎

1、把地下車庫漏水的位置,包括車子受損情況都錄制下來,採集管理人員的證言,整理好待用;
2、不能向開發商索賠,只能向管理者物業提出賠償的要求;
3、可以向車位的出售者開發商提出退回車位的款項,如果不能達到你的要求,可以向當地的法院提起訴訟並把整理好的證據提交。

⑵ 請求在線法律援助--補交地下車位管理費的問題

我感覺這不部分費用不合理,您不用交。
這個問題應該是涉及到了我國立法體制尚不完善的弊端。
對於購買地下停車位的行為,應該可以視同使用權轉讓行為。
我國《物權法》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車位的所有權應該是屬於開發商的,而開發商將車位使用權通過轉讓協議轉讓給了你,而你也支付了15W的對價,所以該轉讓行為是有效的,你擁有了該車位的使用權,同時轉讓的應該還有管理權,而物業方要求支付1年半的車位管理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剛才看了您的補充,雖然沒有去領交付單據,沒有及時辦理交付手續,但是你在繳付15W車位購買費用的同時,就相當於已經擁有了車位使用權和管理權,對物業上的所謂管理費可以抗辯,他們存在重復收費的嫌疑

⑶ 關於小區地下停車位不按合同交付事宜相關法律咨詢

很明顯的陰陽合同嘛,這個問題我跟你叨嘮叨嘮,反正我也沒事
一般因為"陰陽合同"中的"陽合同"因不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而不發生效力,而"陰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認定為有效合同,"陰合同"只要內容合法,同樣受到法律保護。然而,如果利用"陰陽合同"實施違法行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違法的目的,則不僅偽裝的"陽合同"無效,被偽裝的"陰合同"也因內容違法而無效。因此,對"陰陽合同"要慎之又慎。實踐中,鑒於買賣雙方簽訂"陰陽合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中國稅收管理規定,有關部門查實後,如果屬於一般偷稅行為,行政機關有權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偷稅數額較大、次數較多,則可能構成犯罪。
你說的事情就是陰陽合同,陽合同是你花15萬買了一個車位,陰合同是你只花了5000元,其他的是房子的價錢。
第一,你的起訴要求是可以的,因為開發商未能執行合同的約定,屬於違約,你可以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但是,但是,開發商只需要賠償你5000元,因為你們雙方都是知道車位你只花了5000,想索要15萬元賠償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們之間的書面合同並不屬實,對於合同約定與實際執行之間不一致,按照實際執行。而實際是你花5000元購買了一個機械車位
第二,你起訴,前期,開發商肯定想息事寧人,會給你大事化小,但是如果鬧到法院,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您會敗訴,甚至還有很嚴重的法律後果,比如,補交稅款,賠償開發商名譽損失等等。
第三,對方不執行合同,原因是要安裝管道,安裝管道是為了公共利益,退一步來說,你也是得不到支持的,很簡單的道理,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公共利益,你的要求也不會得到支持
最好的辦法,是要開發商給你合理的補償後換一個車位。不是我說,這個開發商還是比較有良心的
至於讓你起訴維權的,純屬看熱鬧不嫌事大,蹭經驗的

⑷ 我是業主,小區沒車位不讓進的問題尋求法律援助!

首先物業公司的做法和行為是違法的,物業公司無權擅自將小區內業主共有車位出售或出租,依據如下:
《物權法》第七十三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物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建設單位不得擅自處分。

建議:1、跟物業公司好好談談,畢竟是自己的家。物業不可能不讓你回家吧!這樣物業公司也說不過去吧。向物業說明自己確實很需要一個臨時停車的地方,等車位建好了自己租也好買也好,自己是很需要的,這些情況都是可以跟物業商量的。如果物業不讓你的車進入小區,物業自己也知道是違法的。最好能收集一下物業不給你進入小區,而又不給你辦理相關手續的不作為證據。

2、實在不行的話去相關部門投訴,或者找社區協調一下。

⑸ 小區車位問題求法律援助

車位的所有權是屬於全體業主的

物業公司是代為管理,對小區所有物品不具有所有權。

如果物業公司擅自把車位租給小區以外的人,業主委員會可以責令其改正或者辭退物業公司

如果物業只是把車位租給小區內的其他人,那不好解決,可以要求物業公司公開租賃的詳細情況,依照先後順序承租,但你需要承擔舉證責任。

⑹ 我買的地下車位不達到要求不能使用找哪個單位投訴

這個屬於合同履約不到位的糾紛,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走法律程序,找職能部門協調很難解決。

⑺ 小區車位、車庫糾紛裁判規則21條

車位、車庫是小區業主共同生活的重要輔助設施,與業主生活密切相關。《物權法》第七十四條分三款規定了小區車位、車庫的相關權屬及使用管理規則,但規定過於原則,尚不足以解決車位、車庫的全部法律問題。為深入理解相關裁判規則,本文系統整理、提煉了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著述的裁判要點,力求為您提供一個相對清晰的裁判思路。

一、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

第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9年5月14日 法釋〔2009〕7號)

第五條 建設單位按照配置比例將車位、車庫,以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處分給業主的,應當認定其行為符合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有關「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的規定。

前款所稱配置比例是指規劃確定的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與房屋套數的比例。

第六條 建築區劃內在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之外,佔用業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增設的車位,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三款所稱的車位。

二、案例要旨

1.屋頂停車場無法脫離屋頂單獨存在,若無相反證據以及特別約定,應屬小區全體業主共有。

對於系爭屋頂停車場的權屬,應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建築物的基礎、承重結構、外牆、屋頂等基本結構部分應屬業主共有。系爭停車場建造在歸業主共有的、本屬於建築物基本結構部分的屋頂之上,並與屋頂直接合為一體,無法脫離屋頂單獨存在,在無相反證據以及特別約定的情況下,系爭屋頂停車場應屬小區全體業主共有。配套的汽車升降梯的權利歸屬應與屋頂停車場一致。

案例索引: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0〕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728號、730號「上海市黃浦區金甌萬國大廈業主委員會訴上海國宏置業有限公司、上海寶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物權確認糾紛案」,見張曉頻:《屋頂平台停車場權利歸屬之法律探析》,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案例》2011年第16期。

2.對全體業主共有的車位,經物業管理單位對外出租,其租金收益應歸全體業主共有。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對全體業主共有的車位,經物業管理單位對外出租,其租金收益歸全體業主共有。承租人雖通過物業管理單位租賃車位並支付相應費用,但對租賃車位的管理,應從小區秩序和諧穩定、業主生活安定便利等要求出發,遵循小區業主大會決議、物業管理合同、小區管理慣例及物業管理單位的規范要求。

案例索引: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2013〕閔民五(民)初字第418號「徐某與繆某侵權糾紛案」,見殷雪、龔漾:《小區業主租賃車位使用權糾紛權屬界定》,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案例》2015年第18期。

三、實務要點

1.不屬於整個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地面有償車位及違反規劃要求所建的車位、車庫不屬於《物權法》的調整范圍。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適用於「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實踐中,車位、車庫的情況不統一,有的是建築規劃內的,有的是佔用閑置土地的,有的是佔用道路的,應當區別對待。《物權法》只對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予以了明確。那種不屬於整個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地面有償車位及違反規劃要求所建的車位、車庫不屬於《物權法》的調整范圍。

要點索引:見最高人民法院物權法研究小組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頁。

2.《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車位」、「車庫」,是指項目建設之初按照規劃批准建成的車位、車庫;該條第三款規定的「車位」,是指建築區劃內在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之外,佔用業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增設的車位。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車位」、「車庫」,實際上是針對項目建設之初,按照規劃批准建成的車位、車庫的歸屬問題作出的,建設單位是有權處分這些車位、車庫的。而其第三款規定的情況,與該條前款具體所指是有所不同的。第三款規定中所指的車位,立法本義實際上是指初始規劃之外另行產生的車位。《物權法》將項目建設時按照規劃建成車位、車庫的歸屬問題,交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確定其權屬,而在項目建設按照規劃的批准建設完成後建設單位或者物業服務企業再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增設的車位,應適用第三款的規定,認定為屬於業主共有。

要點索引: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物業服務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頁。

3.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首先滿足小區業主的需要,是處理小區車位、車庫歸屬問題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車位、車庫的歸屬問題,涉及廣大業主的切身利益,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作為建築物的附屬設施,應首先滿足小區業主的需要。這是處理小區車位、車庫歸屬問題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對此,可從兩方面理解:其一,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建設,必須保障設置規定數量的停車設施,禁止開發商將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停車設施建設納入自己的所有權范圍單獨開發;其二,建設單位按規劃要求配置的機動車停放設施,應當提供給小區業主使用,在保證小區業主使用的前提下,方可許可小區業主以外的人使用。

要點索引:見最高人民法院物權法研究小組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頁。

4.「滿足業主的需要」只能是特定時間段內的需要,而且只能是全體業主基本的停車需要,數量上應當有所限制。

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對於「業主的需要」,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

(1)對於業主的需要,在時間上應當是合理的。不是業主任何時候需要車位、車庫,開發商都應當滿足。

(2)業主的需要在數量上應當合理。滿足業主需要只能是合理的需要,合理需要就是說,只要滿足業主基本的停車需要,就認為已經滿足。

(3)業主的需要,還應當解釋為全體業主的需要,或者說最廣大業主的需要,而不能是個別業主的需要。

要點索引: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物業服務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86—87頁。

5.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並非賦予業主優先購買權或者優先承租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0-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⑻ 業主遇到車位產權糾紛能不能找法律援助

車位產權糾紛不是法律援助范圍

⑼ 物業管理不到位地下產權車位進出道路亂停車怎麼維權

物業管理不到位,地下產權車輛進出道路亂停車的話,你可以向小區物業人員反映情況,也可以向物業局的房管局投訴。

⑽ 法律援助中心的免費律師咨詢購買的小區地下車位,因不可預知的原因而不能再使用,怎麼辦

動機不影響合同有效

熱點內容
行政法中是否承認類推解釋 發布:2025-05-02 05:50:12 瀏覽:782
民事訴訟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發布:2025-05-02 05:43:44 瀏覽:292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5-02 05:07:33 瀏覽:580
離婚案能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5-02 05:06:49 瀏覽: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5:06:04 瀏覽:447
泰安蘇律師 發布:2025-05-02 05:04:29 瀏覽:586
刑事訴訟法上繳法條 發布:2025-05-02 05:03:03 瀏覽:107
夏令營法學 發布:2025-05-02 05:02:22 瀏覽:438
寵物用品前台接待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4:55:23 瀏覽:943
劉金臣律師 發布:2025-05-02 04:55:21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