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上海徐剛律師

上海徐剛律師

發布時間: 2021-12-22 23:38:11

❶ 上海財經大學的歷屆英才

學術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嚴濟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楊紀琬 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曹沛霖 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庄福齡 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 婁爾行 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褚葆一 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北錢南褚),早年留學歐洲 曹立瀛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奠基人之一,文學修養深厚,並懂六門外語 魏潤泉 中國國際保險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第一張遠洋保險單的設計者 鄧偉志 社會學家、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中國社會學會顧問 蔡馥生 中國老一輩經濟學家、原中共中央華南分局財經委員會主任兼南方人民銀行總經理 王菊珍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有「世界鎢電極女皇」美譽 李慎之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美國研究所所長,曾任周恩來外交秘書 裘元倫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歐洲學會會長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在復旦大學讀研期間曾到上財學習一年 袁恩楨 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經濟學會會長 葉萬安 台灣著名經濟學家、財政系統骨幹人物,積極主張祖國統一 賈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碩士第一年在上財學習基礎課 崔振龍 審計署審計科研所所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 談敏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張仲禮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華盛頓大學博士,學術代表作《中國紳士研究》 張為國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首位中國理事、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博士 許毅 杜克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 何黛鳳 威廉與瑪麗學院學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 梅建平 紐約大學學者、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白燕 羅徹斯特大學學者、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謝碧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 滕斌聖 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長江商學院副院長 陳世敏 喬治亞大學博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 羅耀 多倫多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 戈維莉 華盛頓大學學者、密歇根大學博士、華盛頓大學講席教授,她的研究論文全部發表於會計研究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包括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等。 施建淮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者、大阪大學博士 張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者、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博士 白鋼 復旦大學學者、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全世界掌握古典語言最多的學者 顧鈺民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費方域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朱國璋 台灣大學學者,早期台灣最權威的會計學者,朱家驊之子 劉肖紅 香港大學學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夏大慰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周旺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香港科技大學數學博士 孫滌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中國建設銀行首席戰略顧問 葉品樵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史柳寶 蘭州大學副校長 文化界 姓名 現職/原職 王志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奠基人之一、原中國銀行學會理事長、中國證券市場建設的先行者 周森 中國三峽畫院院長、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瞿鳳起 中國清代著名的四大藏書樓之一鐵琴銅劍樓第五代主人 高曉聲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委員會委員 秦瘦鷗 作家、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秋海棠》、譯著《茶花女》 梅汝愷 作家、翻譯家、中國翻譯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獲波蘭國家文化藝術金質獎章 王艮仲 中國民主建國會顧問、國務院參事、有「浦東王」美譽 沈祖棻 中國現當代最優秀的詞人、詩人、文學家、文論家、著名學者,有「當代李清照」美譽 徐慰曾 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主編、中國韜奮出版獎獲得者 洪貴仁 中印友好的搭橋人之一、印中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副主席 郁重今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西泠五老之一 沈叔羊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學者,沈鈞儒之子 楊蔭瀏 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葉元章 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中華詩詞雜志社顧問 周洪立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 宗寒 求是雜志社編審、經濟部主任 馮士能 解放日報社黨委書記、副總編輯、中國報業協會副會長 張啟承 文匯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上海市新聞學會會長 樂勝利 新民晚報社總經理、上海大劇院創始總經理、上海音樂廳總經理、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 鈕也仿 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社長 崔燮鈞 上海證券報總經理 黨政界 姓名 現職/原職 朱學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 王茂林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湖南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 胡康生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馬純古 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上海市委副書記 許滌新 國家工商管理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張塞 國家統計局局長、中國統計學會會長、中國國情研究會會長 殷介炎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高尚全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辦公室主任 孫志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博士 王一平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國務院參事 孫小系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 陳秉權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鄭家亨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顧問 邵宗明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常務副會長 許憲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博士 甘祠森 監察部部長助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秘書長 鄭京平 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鮮祖德 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博士 張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博士 趙素萍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胡延照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逢雨 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盧聲道 青海省委副書記、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錄生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周太彤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孫菊生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金雲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 朴憲永 朝鮮副首相兼外交部長 徐柏園 台灣「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 張建邦 台灣「交通部」部長 張文伯 台灣「司法部」常務副部長 王漱芳 陸軍中將 工商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尉文淵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 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博士 王炯 中國中信集團總經理 李祥瑞 交通銀行重建和恢復的首任董事長、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理事長 田惠宇 招商銀行行長 庄曉天 浦東發展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市副市長 張心洽 中央投資公司董事長,台灣首位開發銀行家,曾國藩之曾外孫 彭湖 銀行家,斯坦福大學碩士,長女彭佩雲(國務委員),長婿王漢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裴靜之 浦東發展銀行行長 曹江林 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 王琴芳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 顧越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副總經理 趙福俊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周慶祖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經濟師 孫璀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總會計師 吳志尚 寶鋼集團總經濟師 張新生 百聯集團創始董事長 呂永傑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周有道 上海國際集團創始董事長、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始董事長 徐建國 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根林 上海汽車集團副總經理 曹耳東 上海浦東發展集團董事長 朱匡宇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之侄 王運丹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寧黎明 上海銀行董事長 鄭雄偉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 徐剛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經理 白文華 上海地產集團總裁 龔浩成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 馮國榮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益民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海通證券監事長、東方證券董事長 徐浩明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陳有安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金霞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涌金集團董事長 劉波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文揮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建平 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桂水發 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祺珩 德勤中國副主席、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胡少先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湯雲為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美國會計學會傑出訪問學者、博士 周忠惠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會計學博士 李德淵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 陳萍 安邦保險集團總經理 張興 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曉虹 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力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持平 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偉良 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良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曹亮 通用電氣公司董事總經理 婁剛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大學期間,婁剛分秒必爭,以優秀成績完成國際金融、計算機軟體、ACCA(自學)三個專業的學習,並出色地擔任學校藝術團團長、學生會部長。畢業後的第一個十年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婁剛一直保持著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的狀態,十年之後成長為國際頂尖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婁剛謙遜地表示:「我屬於比較努力的,我的師兄師姐又比我還努力呢。」並稱贊一些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不光能吃苦,他們的人生觀、工作態度、學習能力還有謙遜的程度,都很讓人贊賞。」 陳慶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最年輕的私人銀行家 貝多廣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博士 關達昌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 俞建國 光明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最佳管理合夥人律師 費虎辰 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夥人、統計學博士 張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 王榮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合夥人、博士

❷ 徐剛的個人簡歷

現年49歲,財務及稅務資深專業人士,有23年政府部門經濟管理及組織領導經驗,曾任黃岩市財稅局局長,浙江省財政廳黨委成員,浙江省地方稅務局總會計師。
2002年5月,辭官下海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全面負責集團日常經營及管理工作。
2004年9月,任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全面主持上海華普汽車的發展與管理。
2007年8月,徐剛離開吉利,擔任蘇寧環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負責房地產等業務。
2009年1月,離開蘇寧環球,出任西子聯合控股執行總裁兼百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0年8月至今任浙江天堂矽谷股權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浙江嘉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吸引記者的首先是徐剛的從政經歷,這位上海華普「掌門」,官至副廳級,嘎然而止,峰迴路轉,走向商場,從而被稱為「中國稅務系統迄今下海最高官」。
毫無疑問,他轉型成功:在他任內吉利的成長讓人刮目:2002年,收入與收益分別是2001年度的199.4%和224.3%;2003年銷售收入與2002年同比增長68.9%;轎車產銷量排名由全國第十三位上升為第九位;去年吉利成為第一個進入了中國車業「萬台俱樂部」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徐剛也榮膺2003年度「最佳民營企業CEO/總裁」。
從政思維行走商界,一脈相承的,是他的民族情結與堅毅個性。

❸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事務所有哪些上海醫療糾紛律師事務所哪家好

上海市中天陽律師事務所,有專業代理患者的醫療律師團隊,徐剛律師、欒曉麗律師。

❹ 徐剛的介紹

徐鋼,律師,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經濟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❺ 徐剛的介紹

徐剛上海崇明人,1945年出生,國籍是中國,是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環保總局特聘環境使者等,還是上海作家,以詩歌散文成名。 於2014年3月28日在上海市崇明縣東門中學講座。

❻ 有配音員徐剛的資料嗎比如說代表作什麼的。就是配圍棋少年裡江流兒的那個。

徐剛,配音演員,上海人。 配音作品:《圍棋少年》(1,2部——江流兒) 《可可可心一家人》(可可) 《 中華小子》(陳小虎)成名作《哈利波特I》(第一部——哈利波特) 《海寶來了》(皮皮) 《波斯王子:時之刃》 《天火傳說》(易飛揚) 王成 飾 動畫版《蜘蛛俠》(彼得帕克,也就是蜘蛛俠)

❼ 奧巴馬 醫療改革方案

美國醫改來龍去脈
建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是美國人的一個夢,尤其是美國民主黨近一個世紀以來的夢想,也是美國很多經濟學家和衛生學家所致力推動的。奧巴馬的上台以及當前所面臨的嚴峻的經濟危機,似乎給了美國一個極好的改革機會。
於是,奧巴馬推出了他的醫改方案,其宏偉目標和中國一樣,同樣是兩個——「廣覆蓋」和「低成本」,最終目的是為美國全民提供「可以負擔得起」的醫療保險。

美國為什麼要醫改?

美國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也同樣突出:

首先,美國的醫療體制是世界上最貴的一個,美國的衛生總費用占其GDP的比重為17%,每年的醫療花費已經高達2萬億美元,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但是美國也是發達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實現全民醫療保障的國家。美國目前還有50 00萬人口沒有醫療保險(主要是65歲以下的既不符合窮人醫療報銷標准,也沒有僱主提供商業醫療保險的人),依然面對著滿意程度較低的醫療服務質量,和與高昂花費不相稱的醫療績效,也即醫療系統的低覆蓋、低效率和高成本這三大問題。

其次,美國的昂貴的醫療費用使得有商業保險或者享有老年醫療保險和窮人醫療保險的患者也承擔不起,因為即使有保險,個人也還要支付一定的比例。衛生經濟學早已證明,有了保險之後,會推高醫療費用。隨著醫療費用的上升,保險公司要麼增加保費,要麼削減保險覆蓋內容,增加自費項目,總之,會使患者負擔更重。美國的媒體稱之為醫療費用的螺旋式上升。奧巴馬以他母親為例說,很多患者即使有保險,但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整天擔心保險公司會以各種理由拒付,更擔心很多醫療項目報銷不了而支付不起。

低效率問題主要體現於醫生和醫療機構層面。當前,美國的醫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應付醫療保險、醫療授權和醫療訴訟的事務。而現行醫保償付體制的缺陷和因為對可能面對的訴訟的擔心,則傾向於讓醫生有激勵進行許多不必要的檢查和診療。

更為嚴峻的是,美國的醫療負擔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掣肘。醫療是目前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最大的項目,高於教育和國防的支出,老年醫療保險和窮人醫療保險已經成為美國財政最大的包袱,歷屆政府都為此頭疼。美國的醫療保險主要是僱主依法為雇員支付的,而這也成為美國企業的沉重負擔,並被認為是損害美國企業競爭力的元兇之一。

在此次金融危機之前,福特、通用汽車等美國大企業就已經因為醫療保險負擔而難以為繼。奧巴馬呼籲說,美國的醫療體制再不改革,將拖垮整個美國。因此他將醫療改革的目標定位為:為美國未來的持續發展建立全新的基礎。由此可見奧巴馬政府對於醫改的重視程度和醫改在美國的戰略高度。

美國醫改要改什麼?

廣覆蓋和低成本意味著,不僅要擴大保險所覆蓋的人群,而且要擴大保險所覆蓋的醫療項目,同時,還要通過信息化等手段控制美國整體醫療系統螺旋式上升的成本。

奧巴馬指出,改革將要建立一個全新的醫療系統,為醫生提供良好的專業環境,並以最低的成本為所有美國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這樣的系統能夠減輕企業壓力,釋放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崗位,增加實際工資,並在每年為美國經濟帶來多達數百億美元的額外增長,讓醫療系統和整體經濟更為強健。

目前,奧巴馬政府擬定的醫改的具體內容包括幾個方面。比如,政府應該嚴格管制商業保險公司的行為,不允許保險公司「撇奶油」——這個詞的原意是把牛奶里的奶油撇走,指保險公司總是傾向於把保險賣給健康、年輕和高收入人群,而給年老體弱和低收入人群設置苛刻的條件。奧巴馬的醫改方案要對這種狀況下刀,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接受所有申請者,而且不能根據申請者的疾病史和疾病狀況收取更高的保費,而且,保險方案還提出,要防止保險公司縮小報銷的項目,保險公司必須提供聯邦政府所確定的「最低受益包」。

而聯邦政府應該提供補貼以幫助收入並不高的人購買保險,而對於低收入者,應該有窮人醫療保險的適合人群。

為了壓縮老人醫療保險的巨額費用負擔,奧巴馬提出應該改革支付方式,以按價值付費方式代替傳統的按服務項目和服務數量付費方式。

雖然美國的醫改似乎找准了一個極好的時機,但是,真正的推進還困難重重,爭論還在繼續,從6月至今,奧巴馬已經在很多場合為其醫改新政游說和辯論。而據《紐約時報》的分析,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兩個:一是這個龐大的醫改計劃要花多少錢;二是建立一個政府運行的醫療保險項目以覆蓋目前所有沒有保險的人群,會不會改變美國的「自由市場」價值觀。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早估計這次醫改計劃要耗資1萬億美元,這不免觸動著經濟危機中廣大納稅人的神經,引起了極大的阻力。因為這意味著僱主將支付更多的保費或者稅收的增加。後來計劃進行調整,瘦身到2000億美元,但是,共和黨和美國醫療協會的反對者們依然不買賬。更大的分歧在於奧巴馬的全民醫保,將通過建立一個政府運行的醫療保險項目的方式推行,因為這觸動了美國「自由市場」的價值理念,也觸動了特殊的利益集團,尤其是保險業的利益。而這些將是美國醫改推動致命的阻力,而且這也不是當前才有的阻力。

一個最發達的國家花費了最貴的醫療費用卻是唯一一個沒有實現全民醫療保障的發達國家。

美國雖然是被認為世界上最自由開放的國家,但是美國也是一個價值取向非常明確的國度。出於特定的政治和文化原因,美國對「社會主義」有著神經質一般的恐懼。

比意識形態的作用更加巨大、更加現實的,是特殊利益集團。每個社會群體都可以有自己的正當利益,這不叫做「特殊利益集團」,所謂「特殊利益集團」,是指占人口比例極小、但是對政策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其占人口規模的集團,利用其政策影響力,極力維護有利於自己而有違於社會福利的政策。

哪些利益集團反對醫改呢?那就要看看,醫改損害了哪些集團的利益。美國醫改要實現「低成本、廣覆蓋」,受到損害的利益集團主要有三個:

一是商業保險公司,因為商業保險是靠「撇奶油」來盈利的,只把那些收入高、身體健康的人挑出來賣保險,這樣就損害了醫療保險本身應該有的分散風險和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實現「全民醫保」勢必擠壓商業保險公司的如意算盤;

二是葯品企業,要控製成本,必然將更多地使用便宜而有效的適宜葯品、適宜技術,這樣醫葯企業的盈利空間將會大大縮小;

三是醫生協會,與我國對醫生的勞務報酬過低不同,在美國,醫生是最體面的職業,醫生協會也擔心醫改會損害醫生的利益。

縱觀美國的歷史,醫療保障計劃的流產,無不是商業保險、葯品企業和醫師協會作祟的結果。它們出於維護既得利益,組成強大的院外游說集團,通過國會和政府里的代理人,使得一次次的醫改努力化為泡影。

歷史是不斷重復的,當下奧巴馬同樣面臨著諸多前任們類似的難題。經濟危機的出現,似乎為美國醫改提供了更多的動力。不過,要真正在意識形態上被大家接受,與特殊利益集團達成妥協,奧巴馬政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