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律師
❶ 港星定居內地背後:並非無親無故無收入,大半投奔了飯店老闆,你怎麼看
縱觀整個發展過程,把中國的娛樂環境分為三類,大陸的娛樂產業也是五花八門,一清二楚。香港娛樂圈可謂一路流血,台灣省娛樂圈堪稱最好玩的娛樂圈!
梅艷芳被打是因為不想在酒吧給黃浪偉唱歌。第二天,黃朗偉在一次持刀伏擊中受重傷,在醫院被持槍歹徒殺害。外界盛傳,殺害黃浪偉的真凶是陳耀興,人稱「灣仔之虎」。陳耀興在澳門比賽時也被持槍歹徒殺害。一個自稱是黃朗偉哥哥黃朗慧的人宣布,下一個報復目標是梅艷芳。最後,在向太的幫助下,梅艷芳逃脫了。
❷ 融信普惠涉嫌詐騙傳銷嗎,交1800元,三到六個月可以辦20萬貸款或兩張10萬的信用卡,全國被騙了近百萬人,
百分之百的詐騙性傳銷。郭海波純屬詐騙頭目,應該受法律制裁。
❸ 星海音樂學院有那些系,詳細的介紹,謝謝
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簡介
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建於1958年。自建系以來,迄今已形成了完備的大學本科教學體系,並成為一個能夠代表華南地區乃至全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教學水平的專業學科。歷任系主任有:梁芷瓊、余葦、黃容贊、陳家驊、蘇克、蔡松琦、廖勝京、劉春榮、吳粵北;現任系主任:房曉敏。
半個世紀以來,作曲系的師資隊伍逐步發展壯大,在教學、科研和創作中,涌現出一批具有突出貢獻的作曲家、專家、學者,創作了大量有影響的音樂作品。如:創作方面有施詠康的交響詩《黃鶴的故事》、廖勝京的小提琴曲《火把節之夜》及鋼琴曲《紅河山歌》、房曉敏的民族室內樂《五行》及二胡協奏曲《幻想曲》、李方的木偶音樂《五羊傳奇》、曾宇佳的室內樂《窗外》等;在教材、著作方面有施詠康的《管弦樂隊樂器法》、劉春榮的《和聲分析》、房曉敏的《五行作曲法》及《流行歌曲寫作技巧》、任達敏的《流行音樂與爵士樂和聲學》、王小玲的《漢族調式和聲技法》、蔡喬中的《探路者的求索——朱踐耳交響曲創作研究》、雷光耀的《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等。作曲系現已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培養了一大批音樂創作和音樂理論人才,其中許多畢業生已成為音樂院校、文藝團體、廣播電視、音像出版和其它文化單位的骨幹;有的已進入我國和我省著名音樂家的行列,並在國際、國內音樂創作比賽中多次獲獎。如:李海鷹、盧慶文、黃虹、王小玲、鄧希路、楊曉、李方等。
目前,作曲系下設「作曲、作曲技術理論、基礎訓練」三個教研室。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碩士學位10人)。開設「作曲、和聲學、復調、曲式與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五門專業課程;此外,還開設了「視唱練耳、樂理、五行作曲法、流行歌曲寫作技巧、民族旋律寫作、序列音樂寫作、朱踐耳交響曲創作研究、和聲分析、流行音樂與爵士樂和聲學、漢族調式和聲技法、近現代高級視唱練耳、音樂英語文獻閱讀、鋼琴、計算機輔助作曲」等多門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簡介
音樂學系籌建於1997年10月,1998年開始招生。其前身為音樂理論教研室(1979年始),負責全院的所有史論公共課,其時所開的課程主要有:外國音樂史、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藝術概論、中國民歌、音樂美學、音樂名作、音樂文學等。教研室成員先後有:崔其焜、關伯基、張文倩、陳榮喜、許樹堅、趙婉潔、趙雅瑤、汪波、陳維倫、王潤秋、羅小平、黃虹、吳麗玲、鄧希路、胥遠帆、汪紅珺等老師。
1995年,教研室悉數並入音樂研究所,所長為:羅小平;副所長:周廣平、何平;黨支部書記為:汪波;秘書:汪紅珺、陳宏。除了研究所原有的成員(趙宋光、陳天國、羅德栽、陳安華)外,還先後增加了閆笑雨、潘瀾(2000年調離)、劉大堅、尚紅、周凱模等老師。所內教師依然承擔全院的史論類公共課。
1998年,音樂學系從研究所中分離出來,獨立建制至今。主要人員幾乎都來自原來的音樂理論教研室,後來又增加了年輕一代新教師(均為碩士)。第一屆系主任:何平(2004年7月調離);系秘書:陳宏。2004年7月,由鄧希路以副主任職銜繼任;2005年9月,幸祝香出任黨支部書記。下設四個研究室:1.音樂史學教研室;2.民族音樂教研室;3.技術理論教研室;4.哲學—文學教研室。目前系裡從教與管理人員共29名:趙宋光、陳天國、幸祝香、羅小平、吳麗玲、黃虹、鄧希路、閆笑雨、劉大堅、周凱模、王少明、彭莉佳、周廣平、鄒洪明、尚紅、王瀝瀝、章俊、陳宏、艾福華、黃蕾、張卓、吳志武、黎敏、鄭敏、高飛勝、藿橡楠、劉彤文、程亞鵬。謝澤慧老師2007年9月調至現代音樂系工作。
星海音樂學院現代音樂系
現代音樂系 前身為音樂音響導演系。2006年7月正式更名為現代音樂系,同時對原有專業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調整。現代音樂系作為華南唯一高等音樂學府——星海音樂學院的新建系,依託廣州經濟發展前沿地區特徵,與大學城多科環境相銜接,確立了以建立多元化現代音樂特徵、全面性現代專業環境為定位的辦學思路。經過全面的調研以及全方位的論證,體現當代音樂發展特徵,體現當代音樂教育需求,並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環境,及現代音樂可持續發展因素與當代社會需求度的綜合特徵,將原音響導演專業優化調整為電子音樂製作專業,同時新增設影視音樂創作、爵士音樂表演兩個專業(方向)。從而形成了含蓋音樂創作、音樂製作、音樂表演多種專業教學相融合的辦學環境。
目前現代音樂系擁有強大的師資團隊。專業教師中有多位是在國內外專業領域中享有較高聲譽的音樂家。此外,師資呈現國際化多元特徵是現代音樂系在教師隊伍方面的重要特色。目前有來自法國、德國、美國等地的多名外籍教師,使得在教學上與世界先進教學理念同步,創造出國內領先的教學環境。同時現代音樂系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包括專業電子音樂製作核心主課室,音樂創作核心主課室,獨立的爵士樂重奏課室,爵士鋼琴課室,爵士打擊樂課室等。電子音樂製作授課室均配備PC與APPLE雙系統工作站及專業級音樂製作硬體設備與軟體系統;音樂製作主幹課室配備專業音樂工作站系統,同時全部學生系統亦配備專業Cubase及M-Power製作系統。同時正在建設達到國際頂級水準的現代音樂中心及現代打擊樂中心。中心擁有先進的設備與環境,能夠勝任電子音樂製作、影視音樂錄制與編輯、音樂錄音、爵士樂表演與錄制等諸多現代音樂教學、策劃、創作、錄制、表演等工作。
現代音樂系的主導辦學理念是致力於對希望以電子音樂創作與製作,電影、電視音樂創作及多元媒體藝術作品音樂創作與製作,爵士器樂表演及創編作為藝術事業發展的學生,通過系統、科學的專業理論教學,對應用能力具有指導作用的必要的實踐性教學,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專業教育與培養。同時,特別強調在傳授學生相關專業技術的同時,充分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與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審美能力及藝術創作的多方合作技巧,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各自專業領域的興趣與探索精神,使其在專業素質、創造性、綜合審美素養、以及發展性思維與創新精神方面均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從而使其不但獲取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更為其未來藝術生涯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與綜合素養,以及高度的實踐應用水平。
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簡介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始建於1957年,發展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通過前後幾代領導和教師的努力,及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現已發展成全國優秀的鋼琴教育及人才培養單位之一。無論從師資力量到硬體設施的配置,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都達到了作為一個高度專業化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單位所應有的條件。
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師19人,其中包括如李淇、波波娃、黎頌文、杜寧武、冼勁松等老、中、青幾代許多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為鋼琴事業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鋼琴演奏家和教師。我系師資結構的幾大特點包括學歷高(博士及碩士學位佔百分之七十)、具有海歸經歷的教師比例高(百分之五十)、教師隊伍中外結合(中國(包括香港和台灣)、美國、烏克蘭)。
在教學硬體配套設施,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星海音樂學院從2005年開始搬至廣州大學城新校區,在根本上使教學環境得到了一個飛躍。在此基礎上,現有數個可供我系使用的演奏廳,都達到了專業演奏廳的標准。並且隨著星海音樂學院二期工程的竣工,屆時一千三百多個座位的交響樂廳和四百多個座位的室內樂演奏廳將會使我們的演奏設施躍上一個新台階。在日常教學設施上,所有專業課教室都將在近期內配置兩台專用三角鋼琴。
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所涵蓋的學科領域有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其教學工作主要包括鋼琴演奏專業和其它專業如作曲、現代音樂、聲樂、音樂教育、樂器工藝、音樂學等系的鋼琴必修課。在學科建設和教學管理上,無論是對主科或者是對必修課的教學,我系都建立了非常完整的教學計劃體系,為保證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除嚴抓日常的教學工作外,我系開展了豐富的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內容極其豐富,與國內外同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每學期都有多次來訪專家的講學和演出活動。同時,我系的教師和學生也積極地走出校門,在國內國外各地參加各種講學、演奏、比賽等活動,其高度的專業水準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
由於我系在教學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廣東省教育廳於2005年授予我系廣東省名牌專業稱號。
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簡介
聲樂系主要培養具有一定政治理論素養,並具備較強音樂表演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和藝術院校等相關部門,從事聲樂演唱及聲樂教學和研究的專門人才,以及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材,學制為本科四年。
聲樂系下設聲樂、鋼琴兩個教研組,擁有一支充滿朝氣、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1人,其中正、副教授有4人,講師有4人,助教2人。教師中有獲碩士學位,有出國留學歸來,有國際、國內重大聲樂比賽獲獎,都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聲樂系的學生主要學習聲樂演唱的基本知識,接受專業技能的嚴格訓練,使其具有較高的演唱能力。專業課除了聲樂課外,還開設了重唱、合唱、歌劇排練、表演、形體訓練、外國語語音、正音與台詞等課程。專業基礎課:視唱練耳、樂理、鋼琴、和聲、曲式。在教學上,有針對性地全面培養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聲樂系近年來,在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科研成果喜人,多次在國際、國內聲樂比賽中獲獎;在法國第八屆哥斯嘎尼國際歌劇比賽獲一等獎、在第十三屆尼古拉斯.施奈德.特拉納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獲三等獎、代表學院參加由教育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大學生藝術歌曲比賽」獲專業組一等獎、在由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電視歌手大獎賽」專業組(美聲)獲銀獎、在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音樂金鍾獎」聲樂比賽榮獲二等獎、在科研方面,有承擔院級科研項目等。
聲樂系的畢業生分布國內外,有的多次在國家、省、市的聲樂比賽中獲獎,有的擔任國家、省級文藝團體的主要演員、有的在擔任文化單位、文藝團體的領導職務,還有的成為著名的專家學者。
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簡介
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建於1957年,是一個集民族器樂研究、教學、表演為一體的學科,是學院音樂表演藝術學科方向的一個教學部門。
民樂系主要以發展中國民族器樂表演藝術與理論研究為基礎,重點突出嶺南音樂文化特色。歷任系主任有易劍泉、黃錦培、潘焜尺、陳天國、陳照華、袁德明、殷惠麟,現任系副主任蘇素箏、譚炎健。民樂系下設彈撥樂、弓弦樂、管樂三個教研組,附屬有一個近百人的民族樂團。
民樂系現有教師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講師9人,青年教師9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72人,學制四年。主修樂器有琵琶、古箏、揚琴、阮、三弦、高胡、二胡、笛子、嗩吶、笙、打擊樂、大提、貝司等13門小專業。專業課程有獨奏、重奏、合奏、嶺南音樂概論(包括潮樂、漢樂、粵樂)、小型樂隊編配。專業基礎課程包括中國古譜,中國音樂通史、西方音樂通史、戲曲與曲藝音樂、民族音樂概論、藝術概論、視唱練耳、樂理、和聲、曲式、鋼琴等並開出10多門選修課程。
民樂系重視民族器樂的教材建設和理論研究工作,重視各種藝術實踐活動。據統計,近年來共出版著作、教材1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音像製品30多張。在國際、國內的各種比賽中獲得諸多獎項,其中包括榮獲2000年台灣「千禧國際古箏獨奏大賽」第一名,獲第一屆「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古箏專業總決賽金獎和阮專業比賽優秀獎,獲國家首屆「中華民族基金獎」,獲全國「廣東音樂比賽」一等獎,獲2003年「天華杯」全國青年琵琶比賽三等獎,獲第一屆「吳氏管樂杯」全國嗩吶大賽青年組第三名,等等。民樂系教師經常應邀擔任國內各種音樂比賽評委,參加國內外的訪問、講學、演出活動,深受國內外業界人士的好評。
管弦系概況
發展歷史:管弦系是我院辦學歷史上最早設立的五個教學系之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奏家與教育家。歷屆系主任有餘薇(兼)、劉大漢、梁兆榮。現任系主任席偉瀧,副主任李國安、韋瑋。
專業方向:音樂表演學科管弦樂器演奏方向。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素養、文化素養,掌握管弦樂藝術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具備較高的管弦樂器演奏技巧,能在職業團體從事管弦樂演奏,在專業藝術院校從事管弦樂專業教學,在普通大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文化機構從事音樂研究、音樂活動組織與宣傳及行政管理的專門性人才與復合型人才。
專業設置: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古典吉他、單簧管、薩克斯、雙簧管、大管、長笛、小號、圓號、長號、次中音號、大號、打擊樂。
專業主幹課程設置:主科、合奏與室內樂(管弦樂合奏、管樂合奏、弦樂合奏、長笛合奏、單簧管合奏、薩克斯合奏、打擊樂合奏、重奏)畢業論文、藝術實踐。
師資狀況:管弦系在編任課教師44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講師24人,助教6人;博士2人,副博士1人,碩士18人;留學歸國人員18人,外籍教師3人。
管理隊伍:設有系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主管學生工作的黨支部副書記1人,教研組組長7人(弦樂第一教研組(小提琴)、弦樂第二教研組(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古典吉他)、管樂第一教研組(長笛)、管樂第二教研組(單簧管、薩克斯)、管樂第三教研組(雙簧管、大管)、管樂第四教研組(銅管、打擊樂)、鋼琴藝術指導教研組);辦公室秘書1人,樂務1人。
實驗團體:設有管弦樂團、交響管樂團兩個實驗團體。
管弦樂團:由管弦系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師組成,曾接受過國內外著名指揮家的指導,包括指揮家張國勇、丁家琳、美籍華裔指揮家徐志廉、烏克蘭指揮家德博洛夫斯基·巴威樂、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胡坤等。多年來,樂團成功演奏了大量的古典、浪漫以及近、現代不同風格的中外交響樂作品,多次出訪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及中國香港、澳門。近年來參加的重大活動有:第九屆全運會閉幕式大型文藝演出、第四屆金鍾獎開幕式音樂會、紀念冼星海誕辰100周年音樂會、高雅藝術進校園、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等。樂團現任指揮是留美青年指揮家劉明。
交響管樂團:由管弦系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師組成,曾接受過國內外著名指揮家的指導,包括指揮家於海、程義明、林友聲、張海峰、美國指揮家John Boyd等。近幾年,交響管樂團活躍在華南及港澳地區,積極推行管樂交響化,多次在星海音樂廳及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交響管樂專場音樂會,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近幾年參加的重大活動有:廣東管樂學會成立慶典音樂會、廣東音樂家協會成立50周年慶典音樂會、第十四屆亞太管樂節開幕式音樂會、2006「華南之春」管樂音樂會等。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簡介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創辦於1980年,27年前音樂教育系的前身為「師范班」,
成立之時只有兩張辦公桌,三位教師,15位學生。今天音樂教音系已成為星海規模
最大、師資力量雄厚、課程設置科學,辦學設施先進,教學科研創作表演豐碩的單位。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奮斗,到目前為止,音樂教育系已初步形成了以素質教育為基礎、
以能力培養為中心、教學科研與藝術實踐相結合,富有時代特徵、符合我國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也是學院重點專業之一。音樂教育系現設音樂教育
兼合唱指揮專業方向。下設有鋼琴、聲樂、教育理論3個教研室和一個行政辦公室。
全系共有教職工49人,其中,專任教師45人,行政人員4人。目前在校生人數為823人。
到目前為止,已培養了二千六百多名本科畢業生加上自考生千餘名,從根本上解決了
廣東省基礎音樂教育師資不足的矛盾,成為廣東省基礎音樂教育(包括普通高等音樂教育)
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也為全國部分省(區)輸送了人才。
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
流行音樂系成立於2006年7月,由原社會音樂系流行音樂演唱、電子鍵盤演奏專業合並組成。流行音樂演唱專業自1993年起設立,是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最早設立的一批流行音樂演唱專業之一。電子鍵盤演奏專業自2000年起設立,現在已成為在華南地區最有影響的專業。
流行音樂系注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強調藝術實踐,培養能在文藝團體、藝術院校、演藝製作公司等單位從事表演、教學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兩個專業自設立以來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文藝人才,有知名歌手周亮、趙鵬、周筆暢、東山少爺等,活躍在省、市電視台的文藝節目主持人宋嘉其、許燕玲、趙榮、姚遠、章艷,還有流行音樂市場各個領域的人才。
近幾年來,社會文藝活動蓬勃開展,流行音樂市場不斷活躍,我系抓住有利時機開拓創新,近三年來學生素質進一步提高,涌現了一批優秀學生,學生在各類流行音樂比賽中獲得獎勵達100多項。如流行音樂演唱專業的周筆暢獲「超級女聲」全國總決賽亞軍,廖寰、張寧分別獲第二、三屆羊城新秀歌手大賽冠軍,電子鍵盤演奏專業的蔡慧獲英國電子管風琴公開賽高級組第三名,多人獲得廣東省YAMAHA鍵盤比賽一等獎。在省、市電視台舉辦的各類流行音樂演唱比賽中,我系學生已成為一支生力軍,在舞台上獨領風騷,如謝恩民獲得南方電視台主辦的「敢拼才會贏」年度總決賽季軍,肖紅、萬乘齊分別獲得廣州電視台主辦的「飆歌王」大賽冠軍,還有各種優秀獎項多不勝數。
星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簡介
星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成立於2006年7月,前身為社會音樂系。為了更加適應和滿足社會對多能一專、既懂藝術,又會管理的音樂人才的需要,學院撤銷社會音樂系,建立藝術管理系。
本系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掌握藝術管理專業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在各級文化管理機構、演出團體、演出場所、演出公司、音像出版社、藝術院校、電台、電視台及各種傳媒機構從事藝術管理、藝術策劃、藝術傳播、藝術經紀、藝術營銷等方面工作的既懂藝術又會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藝術管理專業是一門理論和應用性結合很強的交叉學科,該專業以藝術學為基礎,以管理學為依託,與藝術鑒賞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心理學、統計學等諸門學科相結合,將藝術策劃、藝術傳播、藝術營銷等新型運用門類作為主要教學研究內容;以案例調研、專業實習和媒體技術運用作為特色教學手段,強調「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活教學」,培養學生創新、創造、創業能力,適應社區文化、企業文化、傳媒文化、校園文化的建設需要。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簡介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成立於2003年,現有在校本科生四百餘人,其本科專業設置是廣東省高校獨建舞蹈專業中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的學科系。
舞蹈系教學設施優良,現設中國舞表教專業,以培養具有表演、編導、教學等技能,適應文藝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機構需求的綜合性舞蹈人才,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中國舞基本功訓練、中國民間舞、劇目排練、舞蹈編導、中國古典舞身韻、舞蹈解剖學、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賞析、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中外音樂概論、視唱練耳與樂理,舞劇音樂以及數十門選修課,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學嚴謹的課程體系。本系憑借星海音樂學院辦學50多年所積淀的音樂底蘊,注重學生音樂修養,使舞蹈教育與音樂教育緊密結合,學生以舞為主,舞樂兼修。
舞蹈系有一個團結奮進、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有一支力量強、業務精、素質高、充滿朝氣的師資隊伍,教師絕大多數畢業於國內外名校。
舞蹈系注重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把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緊密結合,積極組織師生參加省、市的重大演出活動,本系教師創編的舞蹈劇目在國內外各類賽事中屢獲殊榮、深受贊譽。為廣東的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本系重視對外交流,時常邀請國內外藝術界知名人士、學者來系講學、交流,本系師生也應邀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和港澳特別行政區訪問、交流、演出。本系畢業生才藝出眾、德藝雙馨,適應社會需要,廣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為了完善專業結構和學科設置,本系正准備進一步拓展相關專業,並積極籌劃招收舞蹈碩士研究生,向更好更強邁進。
星海音樂學院樂器工藝教研室簡介
樂器工藝專業教學最早始於1986年,當年在本院附屬中等學校招收了中專層次的鋼琴調律專業學生,學制三年; 2002年9月經學院黨委批准,正式招收第一屆鋼琴調律維修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同時還在本院的高等成人教育層次中招收了多屆本專業方向的學生,2006年11月學院正式成立了獨立建制的「樂器工藝教研室」。現任教研室主任梁銳祥。
樂器工藝專業是以樂器工藝專業的理論研究與專業技能並重為主要教學模式,涉及文、理、工等各門類知識的綜合學科。該室現設有鋼琴調修工藝專業方向,目前有在職教師6人,其中5名常任教師中講師及以上職稱3名,高級職稱1名,外聘客座教授2名(含碩士一名,本科學歷四名(在讀碩士一名);聘任了國際著名的鋼琴製造家童志成與中國提琴製作大師中央音樂學院鄭荃教授為我們的客座教授。
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樂器工藝方面的理論水平,具備較好的樂器修造工藝技術、操作技能與音樂實踐能力,能在樂器生產企業營銷或專業維修技術崗位(專業鋼琴調律師)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等專門人才和復合型人才。
樂器工藝教研室自建立以來,其專業主幹課程分為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兩大類課程。該專業方向的教學改革與亮點特色包括:科學設置骨幹課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將專業實踐與學院維修任務相結合;長期堅持教學研究活動制度;積極發揮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強化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等。
在教學科研成果方面,本專業開辦六年以來,任課教師完成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二項;院內科研課題項目一項;獲省級科技成果獎一項;在國內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及文章十餘篇,並承擔了多次全國與省內樂器行業會議與學術交流。近年來,已有八名畢業生與在校生通過了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學會的入會考核,獲得了國家學會的正式會員資格。目前已有的二屆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樂器工藝專業是學院的組成部分,在今後發展中,教研室本著「務實求新」的辦學理念,以「為人師表、育子之心」,加強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學習,抓住機遇,樹立創新,兢兢業業工作,將星海音樂學院樂器工藝專業辦成「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集樂器工藝、樂器科研、樂器理論研究的綜合性前沿學科」。
❹ 公務員考試申論怎麼復習,看完教材我都想放棄了。有過來人談談經驗嗎
不管是有公考經驗的考生,還是從零開始的「小白」,都需要明白,申論最本質的作答的原則就是「問什麼答什麼」以及「答案全在材料里」,換句話說,就是要增強閱讀理解的能力,公務員申論怎麼提高呢?接下來格正教育老師就和大家聊聊該怎樣增強閱讀理解能力。
在申論的考試中,一般由三部分組成: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所以不難看出,我們需要理解的就是這三個部分。
(一)對於注意事項,只要大家經歷過較為正式的考試都能理解大致的,這個部分需要細心細致,技巧不是很多,只要大家能注意一些關鍵的信息,如考試時長來安排作答時間,以及不要觸犯考場的禁忌即可。
(二)對於給定資料。是需要大家進行好好訓練和突破,畢竟我們的答案都是來自於這一個部分,但是很多考生面對的這一部分幾千字的就就會覺得很吃力,其實這是因為沒有很好的掌握閱讀技巧,其實該部分的閱讀最重要的是了解材料的大意,所以對於很多細微的東西其實並不需要我們過多花費精力,大家只要按照以下的步驟,就能夠發現材料可以拆分,幫助大家進行材料梳理:
1、找出每個段落的關鍵詞:(1)名詞:多是地方或者個人,是段落的主體,常常也會是我們的作答對象(2)動詞:明白這個段落的主人公做法(3)形容詞:主要用來判斷該主人公做的事情結果
2、根據每個段落大意進行層次劃分,常見的劃分層次(1)同一主體做的不同方面的事情(如村支書小剛在產業,生態,文化不同方面進行建設)(2)不同主體所做的同一類的事情(如ABC三個國家對於貿易的做法)(3)同一件事件的時間上的順序(如某地政府對於一件緊急事件的處理流程)
3、 快速回顧同一則材料的段落大意,就能夠大致明白材料的表達意思了。
(三)對於作答要求。注意這應該是我們優先於給定資料的閱讀的部分。雖然答案都是從第二部分來,但是在沒有作答要求的指引下,就像跑馬拉松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一樣,跑的再快再好也是無用功。而閱讀題干最主要就是要明白材料范圍,作答對象只有這兩個明白了,才能有選擇的去抓住材料重點內容,而不是幾千字的材料照單全收。另外,還有兩個需要注意的部分1.就是蘊含在題乾的中的暗線,也就是材料的主題,可根據題乾的相通的部分進行推測。或者直接從最後一道題目看出。2.記住最後一道題主題。雖然今年國京考沒有像往常意義涉及申發論述的考察,但是其最後一道貫徹執行類的題目也是有主題,抓住這一主題就可以在做小題的時候就可以積累材料內的案例,幫助最後一道題的作答。
格正教育希望以上的閱讀技巧能夠幫助到大家縮短閱讀時間,在於其他考生的比拼中,積累優勢。
❺ 看過林志穎版的陸小鳳的請進
恭如當時確實有要接演…只是後來沒有演成!有新聞的~
「陸小鳳」停拍 張瑜發律師函
記者張寧/台北—無錫電話采訪
「陸小鳳」拍攝再掀風波。「陸小鳳」製作人大陸影後張瑜,今天正式委託律師向新加坡電視台發出律師信,要求新視賠償「陸小鳳」開拍以來一切超支損失,包括新視積欠大陸方面的錢,還有張瑜替新視代墊五百九十萬台幣的製作費。「陸小鳳」目前停拍中,第一單元「決戰前後」已於三月五日拍完,等到官司解決,再決定是否繼續拍攝第二單元「鳳舞九天」。
「陸小鳳」是中國大陸的張瑜、台灣的鄭文華和新加坡電視台三地共同投資拍攝。製片王騏安表示,新視掌握主控權,所以投資比例高於大陸和台灣。但是自從開拍以來,新視拿不出一張帳單,製作單位到現在都不知道新視到底一集投資多少錢。由於新視不斷報帳說錢用完了,讓「陸小鳳」製作費用越超支越多,製作人張瑜為了控制預算徹底查帳,才發現新視不但積欠大筆費用未付,還背地裡將前三集製作權簽給導演李仁港。
王騏安說:「新視投資海外合作電視劇完全無能,官僚作風從選角、開拍日期到預算,帶來的全是麻煩」王騏安表示,98年9月在上海電視節,新視華文戲劇處副總裁章能容保證能找到郭富城或鄭伊健等級的人來飾演「陸小鳳」,所以大陸台灣提出相當高的投資額。一年後「陸小鳳」變成趙文卓,正式開拍前,「陸小鳳」竟又變成林志穎,但投資額並沒有因為男主角改變而減低。
王騏安說,新視對於預算的浪費,更是一絕。新視私自和李仁港導演簽約,花40天只拍前三集;李仁港建議一組香港武術隊給劇組,新視嫌貴,自己找的武術隊卻因為不適用換了五次,浪費的錢可以請兩組香港武術隊。「決戰前後」拍完張瑜清查帳目,發現新視欠上海電影廠、香港先力器材公司、無錫水滸城及工作人員多筆款項,大陸台灣還幫新視先墊了五百九十萬台幣的製作費。張瑜要求新視賠償所有超支損失,新視對五百九十萬元款項竟說:「有待考慮。」讓張瑜決定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飾演陸小鳳的林志穎因為簽約檔期已過,如果「陸小鳳」官司解決後第二單元開拍,林志穎繼續演出的機會非常小。不過王騏安說:「林志穎只拍二十集,2月29日早已經按照合約領走四十集的片酬,我們沒有對不起他。」按照合約方季韋4月5日將要領她後二十集的片酬,楊恭如也從這個月15日開始算錢,所有的錢都得照合約付,如果新視要停拍,還會被告毀約。王騏安說,現在劇組全都STANDBY,先把和新視的官司解決,再決定第二單元的去留。至於新視方面的說法,由於昨天是假日不上班,暫時未能聯絡上。
【2000/03/27/民生報】
❻ 不知道夏雨是誰啊,好像很紅
夏雨
夏雨,大陸著名男演員,1976年10月28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本科。代表作品有《陽光燦爛的日子》、《警察有約》、《我的兄弟姐妹》、《自娛自樂》等。1994年,17歲成為國際A級電影節影帝,是史上最年輕的國際影帝。現在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金馬獎、金雞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六大影帝於一身,是中國電影界最具標志性的男演員之一。
中文名: 夏雨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山東省青島市
出生日期: 1976年10月28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代表作品: 陽光燦爛的日子 警察有約 我的兄弟姐妹 自娛自樂
主要成就: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身高體重: 176cm,65kg
星座: 天蠍座
血型: B型
妻子: 袁泉
夏雨 影視劇作品
電影作品
▪ 寶島雙雄 ( 2011) ▪ 等你回來 ( 1997) ▪ 電影往事 ( 2004) ▪ 獨自等待 ( 2005)
▪ 太陽花 ( 2006) ▪ 西洋鏡 ( 1999) ▪ 猛龍 ( 2005) ▪ 那時花開 ( 2002)
▪ 感情生活 ( 2010) ▪ 自娛自樂 ( 2004) ▪ 甲午大海戰 ( 2011) ▪ 尋找微塵 ( 2009)
▪ 棒子老虎雞 ( 2007) ▪ 江北好人 ( 2007) ▪ 落葉歸根 ( 2007) ▪ 面紗 ( 2005)
電視劇作品
▪ 北風那個吹 ( 2008) ▪ 大瓷商 ( 2008) ▪ 防火牆5788 ( 2008) ▪ 胡笳漢月 ( 2006)
▪ 康熙秘史 ( 2006) ▪ 街市的童話 ( 2000) ▪ 浪淘沙 ( 2004) ▪ 青天衙門 ( 2003)
▪ 師傅 ( 2011) ▪ 啼笑因緣 ( 2004) ▪ 天幕下的戀人 ( 2006) ▪ 天空下的緣分 ( 2001)
▪ 天下第一丑 ( 2001) ▪ 我們這撥人 ( 2011) ▪ 紅色黎明 ( 2011) ▪ 我們的八十年代 ( 2008)
▪ 而立之年 ( 2011) ▪ 楊柳青 ( 2011) ▪ 醋溜族 ( 2004)
個人檔案
出生日期:1976年10月28日
出生地:山東省青島市
籍貫:山東省青島市
星座:天蠍座
血型:B 型
身高:176cm
體重:65kg
婚姻狀況:已婚(2009年8月28日登記結婚)
妻子:袁泉[1],並育有一女兒(出生於2010年3月30日)
所會語言:國語,英語
學 歷:中央戲劇學院1995級表演系(本科)
屬 相:龍
最喜歡的顏色:灰色 紅色 黑色 白色
最喜歡的花:雛菊
最喜歡的動物:變色龍
最喜歡的玩具:變形金剛
最喜歡的食物:日本料理
最喜歡的影星:尼古拉斯·凱奇
最喜歡的運動:滑板檯球、乒乓球、單板滑雪
最喜歡的城市:開普敦、青島
個人作品
電視劇作品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13 而立之年 曹百萬 羅長安 梅婷;范明
2011 飛越國界的風箏 未公布 朱時春 朱時茂;斯琴高娃;田華
2011 楊柳青 方佩誠 林建龍 李倩;侯天來;孔祥玉
2010 我們這撥人 湯若 劉心剛 小宋佳;廖凡;王寶強
2010 師傅 許風 齊星 李幼斌;閻娜;郭家銘
2009 軍旗飄揚 馬八一 朱時春 馬蘇;高峰;雷恪生
2008 大瓷商 陶昌南 吳子牛 伊能靜;韓雯雯;劉德凱
2008 我們的八十年代 段玉剛 曾曉欣 左小青;齊歡;劉莉莉
2008 北風那個吹 帥紅兵 安建 閆妮;馬蘇;張少華
2007 防火牆5788 佟俊 何念 姚晨;錢芳;傅 淼
2006 胡笳漢月 拓跋弘 冷杉 寧靜;唐國強;羅嘉良
2006 康熙秘史 康熙 尤小剛 鍾漢良;胡靜;蔡琳
2005 以朋友的名義 羅傑 俞鍾 黃志忠;孔維;黃小蕾
2004 浪淘沙 歐陽童 鄭大聖 陳道明;楊雪;黃志忠
2004 愛上單眼皮男生 韓紫瞳 王麗文 周韻;艾東
2004 醋溜族 小龍 江豐宏 佟大為;范瑋琪;孔令奇
< 上一頁|1|2|下一頁 >默認顯示|全部顯示
電影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13 聖誕玫瑰 律師[3] 楊采妮 郭富城;桂綸鎂;秦海璐
2012 愛情銀行 何沐陽 曲江濤 徐婕兒;周泓
2011 寶島雙雄 大海 張訓瑋 房祖名;陳漢典;鄧家佳
2011 甲午大海戰 伊東佑亨 馮小寧 陸毅;孫海英;呂麗萍
2009 尋找微塵 早報記者 沈東 李婷;朱媛媛;王靜
2009 西風烈 張寧 高群書 楊采妮;段奕宏;吳京
2009 感情生活 小柯 楊競澤 姚星彤;明道;戴君竹
2009 Desire 畫家 ---- ----
2007 棒子老虎雞 李大春 王光利 梁詠琪;曾志偉;唐嫣
2007 江北好人 張維揚 劉新 馬伊俐;江珊;侯勇
2006 太陽花 開店男孩 張楊 李冰冰;徐德昕
2006 落葉歸根 背包客 張楊 趙本山;宋丹丹;郭德綱
2005 面紗 Wu Lien 約翰·卡蘭 黃秋生;愛德華·諾頓;娜奧米·沃茨
2005 猛龍 陸少軍 李仁港 黃聖依;余文樂;吳建豪
2005 上海倫巴 阿川 彭小蓮 袁泉;高鑫;崔傑
2004 鯊魚故事 ---- 艾里克·伯格隆 維基·簡森 李冰冰;張涵予
❼ 蕪湖張寧律師和蕪湖小恆是什麼關系
首先來了解一下蕪湖小恆,蕪湖小恆是個人物,同時也是一個自媒體平台(不懂的網路蕪湖小恆)而張寧律師是蕪湖小恆所有平台的法律顧問,就是這么一個關系!
❽ 好看的刑偵破案電視劇有哪些
好看的刑偵破案電視劇有:《八卦神探》、《讀心神探》、《談情說案》、《隔世追凶》、《皇家反千組》等。
一、《八卦神探》
《八卦神探》是2014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出品一部時裝愛情喜劇,由張乾文監制,萬綺雯、李思捷、梁烈唯及朱晨麗領銜主演。此劇為第18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線電視所推介的19部劇集之一。
該劇講述的是警員薛丹仁和車季菲利用玄學和科學共同破案的故事。
五、《皇家反千組》
《皇家反千組》是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警匪電視劇,由鄺業生監制,歐陽震華、古巨基、陳法蓉、傅明憲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幾人組成「皇家反千組」,執掌反千大旗,全力粉碎老千騙局的故事。
❾ 作文,可以從網上找
英雄中國
大地還在痙攣,災難還在延續,每時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犧牲。生命在危機中,祖國在危機中。
但是,我們已經走出恐懼,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希望。救人高於一切,救災高於一切,已經成為整個國家的最強音。必須以舉國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經成為全民族的共識。於是,十萬救災大軍雷霆出擊;於是,國家領導人冒著餘震不斷的風險,相繼奔赴救災第一線;於是,公共娛樂暫停,奧運火炬暫停,一切為救災讓路,一切為救人讓路。
這其實是對生命的禮遇。這種對生命的禮遇,在國家哀悼日達到了最高峰。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時向逝者的亡靈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時向生命的尊嚴低頭。那一聲聲警報,是嗚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喚,呼喚我們重新體認人的尊嚴,呼喚我們重新體認生命的價值。
從雪災到膠濟慘案,從膠濟慘案到四川大地震,災難不但突如其來,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慘烈。我們原本以為物質上的金湯之城,足以讓我們長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災害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然山川可以瞬間崩裂,既然道路可以瞬間扭斷,既然城鎮可以瞬間毀滅,在大自然無邊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質的力量都現出了原形,都那麼脆弱,都那麼不堪——我們過去對於物質力量的迷信,就不免顯得幼稚可笑。
這是新的抗戰,這是全民族抗戰。它要保衛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無數無辜的生命。面對大自然強加的這場戰爭,我們註定不可能是勝利者。已經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來,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們的夭折,應該讓我們每念及此,都有錐心之痛。所以無論我們怎樣努力,將來都沒有資格去慶功。但我們的確可以從災難中學習。生靈塗炭,滿目瘡痍。悲壯的犧牲應該讓我們清醒,單純的物質上的強大並不足恃。如果連生命都無法保障,一切就都沒有意義,物質上的強大就不過是沙灘上的建築而已。
在淚眼之間,良知復甦;在廢墟之上,人性挺立。大地震震掉了我們心靈的塵垢,震碎了我們日常的面具。不能等到埋到瓦礫下才去愛,每個人都是倖存者,每個人都值得愛。大地震讓我們重新發現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驕矜,所有的輕狂,這時都不再時尚。我們彼此珍惜,我們攜手同心。原來中國人並不醜陋,原來中國人可以這么友善,原來社會可以這么脈脈溫情。
更重要的是,這一切是執政黨和政府身體力行並積極倡導的結果。以國民的生命危機為國家的最高危機,以國民的生命尊嚴為國家的最高尊嚴,以整個國家的力量去拯救一個一個具體的生命,一個一個普通國民的生命。國家正以這樣切實的行動,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兌現自己對於普世價值的承諾。
顯而易見,這是一個拐點,執政理念全面刷新的拐點,中國全面融入現代文明的拐點。多難興邦,拐點出現之迅速超出期待,於是,如一些網友所說,這次災難中政府的表現沒有讓人民失望,人民的表現更是讓政府動容。為了調動盡可能多的力量拯救生命,政府敞開了救災的大門,民間力量爭相進入,國際援助爭相進入,媒體爭相進入。一個開放的、透明的、全民參與的現代救援體制正在拔地而起。但它並沒有給政府添亂,反而跟政府力量配合,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合力。這個嶄新的救災體制,或將是未來中國公民社會的模本。
固然,從技術著眼,此次救災亦非盡善盡美,但即便不乏瑕疵,亦無損此次全民族抗戰的歷史地位。它是以人為本這一現代執政理念發展的頂點,也是中國邁向現代國家的一個嶄新起點。
尤為難得的是,這次新的抗戰正鑄就我們新的民族氣質,仁愛、包容、堅忍的民族氣質。以這種新的民族氣質做支撐,屬於每個中國人,成為每個中國人的生命方舟的新中國,將不難從災難中崛起,有如浴血的太陽。這種軟力量的崛起是體面的崛起,有尊嚴的崛起。只要國家以蒼生為念,以國民的生命權利為本,只要有這樣的底線共識,就會奠定全民族和解、中國與全世界和解的倫理基礎。整個世界就都會向我們伸出援手,整個人類就都會跟我們休戚與共。我們就會與世界一起走向人權、法治、民主的康莊大道。
這是多好的轉型契機。中國現代化這鍋百年老湯,是到煮開的時候了。一個民族的百年悲情,是到升華的時候了。人們原本以為,以北京奧運會為標志,中國正在抵達歷史三峽的出口;誰知,大自然提前給中國出了一道難題,而正如境外媒體評論的,中國人以高分通過了考試。汶川大地震與北京奧運會,一悲一喜,悲欣交集,中國能不能闖過去,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能不能鳳凰涅盤,否極泰來,關鍵就取決於我們當下的選擇。而在這點上,此次抗震救災無疑是成功的操練,應該可以奠定我們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