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勞務法律咨詢

勞務法律咨詢

發布時間: 2020-12-21 00:02:34

❶ 董事長死亡勞務費糾紛法律咨詢

公司承擔

❷ 我的勞務糾紛法律咨詢

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又稱勞專動糾紛。其中有的屬於既屬定權利的爭議 ,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發生的爭議;有的屬於要求新的權利而出現的爭議,是因制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
如果勞動(工作)合同的履行地在中國領域內,因履行勞動(工作)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第四款規定精神,由勞動(工作)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

❸ 法律咨詢問題(勞務糾紛)

有啊,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都是需要單位書面通知勞動者,當單位沒書面通知的情況下,視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勞動關系沒有解除,那麼即使是不上班,也應當按照最低生活費的標准給員工發放生活費,並且社保公積金等單位應當給你們補繳

❹ 法律咨詢勞務合同

提供證據到人社局投訴,書面材料或錄音都是證據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專有屬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❺ 關於勞動關系的法律咨詢

如果你之來前沒有和源其他勞務派遣公司簽訂過合同,而是直接就到該國企公司工作,該公司雖然沒有和你們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自從你2008年開始工作之日起就與公司存在了事實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另外,不與另外一家勞務輸出公司簽合同也不是勞動合同法中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條件哦,即使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的,也得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❻ 一般的勞務外包免費法律咨詢內容是怎樣的

對於企業而言,有一種省心的人事管理方法,就是把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給一個回服務機構來答完成,叫做勞務外包。外包後,使管理者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去。
勞務外包叫做勞務承攬,是企業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迅速佔領市場,促進業務的快速成長的一張發展戰略。勞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公司內部的一些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發包給相關的機構,由讓機構按照企業的目標要求安排人員去完成相應的業務或工作內容。
流程:1.開展業務咨詢:了解雙方公司的意向和基本情況。2.對實際工作的各方面進行實地考察和分析。3.制定和提交勞務外包方案到用人單位進行審核。4.雙方對方案進行商談,必要時進行修改完善。5.雙方同意,簽訂《勞務外包合同》。6.執行實施《勞務外包合同》條款,提供好服務。

❼ 關於勞動用工的法律咨詢

沒有簽到合同的期間是按每月二倍工資補償;工資的認定按上12個月的平均實際工資。加班費要有實際依據才可以。主要就是補償問題,沒有處罰問題。

❽ 勞務糾紛法律咨詢

首先把概念明確一下,你和朋友開的是公司,而不是合夥企業。雖然你們創建企業的時候內是議定合夥容成立,可是你們在登記的時候登記的是公司,而公司是法人,你是法定代表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它具有人格獨立.財產獨立.責任獨立的性質。雖然你和朋友寫了解除協議,但是並不能改變企業的性質。欠的勞務費由公司來承擔。你住院治療期間把公司交給朋友打理,這就形成了委託代理關系,如果能夠證明代理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如果你不想干啦可以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然後把公司的債權債務了結清了按照當初的協議結算清楚你就和他沒有關系了。

❾ 在線法律咨詢

1、這要分情況考慮,按照法律規定,用工責任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2、甲方為用人單位的回,《中華人民共答和國侵權責任法》34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3、甲方為用工個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35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4、勞務派遣情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34條第二款規定,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熱點內容
石峰區法院 發布:2025-05-10 15:38:53 瀏覽:722
浙江城管執法條例 發布:2025-05-10 15:10:06 瀏覽: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0 15:00:10 瀏覽:688
行政法學自考名師 發布:2025-05-10 14:58:45 瀏覽:568
美國立法懶賬 發布:2025-05-10 14:37:12 瀏覽:86
金華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10 14:37:06 瀏覽:135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0 14:34:54 瀏覽:638
經濟法第六版馬洪 發布:2025-05-10 14:34:42 瀏覽:316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要不要基礎 發布:2025-05-10 14:33:50 瀏覽:168
陰滋病有辦法治嗎 發布:2025-05-10 14:24:58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