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服務所執業范圍

法律服務所執業范圍

發布時間: 2020-12-21 15:44:25

㈠ 個人可以辦司法鑒定法律信息咨詢事務所嗎

不行,只能是法人和組織。
司法鑒定機構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機構,應當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取得《司法鑒定許可證》,在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內,開展司法鑒定活動。
設立司法鑒定機構的申報主體應當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設立司法鑒定機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申請設立司法鑒定機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和鑒定機構負責人未受過刑事處罰或者開除公職處分;
2、司法鑒定機構的負責人應當由執業司法鑒定人擔任;
3、有規范的鑒定機構名稱,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在五項以下(含五項)的,稱「司法鑒定所」;六項以上的,稱為「司法鑒定中心」。
4、有司法鑒定機構(具獨立法人資格的提交)章程;
5、有明確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
6、有50萬至100萬元以上的人民幣資金數額的證明;
7、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儀器;
8、有100平方米以上適合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執業場所;
9、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依法通過計量認證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未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的應提交認證認可計劃);
10、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有3名以上專職司法鑒定人,鑒定機構有6名以上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人員(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司法鑒定機構應有3名以上本省戶籍鑒定人),其中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不少於3人。

㈡ 法律工作者證執業有地域限制嗎

按目前的規抄定,法律工作者執業是有地域限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八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民事訴訟中應提交授權委託書、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據此解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只能代理「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案件。

㈢ 去法院起訴需要什麼,必須要請律師

去法院起訴只需要准備起訴狀就可以了,法律法規中目前沒有明確規定必須要請律師的要求,可以自己提交起訴狀進行起訴,如果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將原告口頭陳述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如果是一些屬於法律上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內的案件,你也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有專門律師免費為你代理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一章第二編中: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3)法律服務所執業范圍擴展閱讀

審理前的准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八條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第一百三十條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

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第一百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採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㈣ 工程咨詢公司資質等級介紹,請說明甲級與乙級的區別,謝謝!

工程咨詢單位必須依法取得國家發展改革委頒發的《工程咨詢資格證書》,憑《工程咨詢資格證書》開展相應的工程咨詢業務。工程咨詢單位資格等級分為甲級、乙級、丙級,各級工程咨詢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業主要求依法開展業務。

甲級資質與乙級資質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承擔的咨詢范圍不同

甲級工程咨詢單位可承擔行業或地區的經濟建設咨詢,以及大、中、小型基本建設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的工程咨詢業務。

乙級工程咨詢單位可在本專業或所在地區內承擔專業或城鎮規劃咨詢,以及中、小型基本建設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的工程咨詢業務。

2、所要求具備的基本條件不同

甲級資質要求從事工程咨詢業務不少於5年,申請專業的服務范圍相應咨詢成果均不少於5項,無不良記錄;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人均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主持或參與制定過相關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從優。

乙級資質要求從事工程咨詢業務不少於3年,申請專業的服務范圍相應咨詢成果均不少於5項,無不良記錄;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人均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3、所要求具備的技術力量不同

甲級要求專職從事工程咨詢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得少於60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經濟職稱的人員不得少於30%,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不得低於技術人員總數的15%,聘用專職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得高於技術人員總數的10%,以上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及以上工程咨詢單位執業;

乙級要求專職從事工程咨詢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得少於30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經濟職稱的人員不得少於30%,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不得低於技術人員總數的15%,聘用專職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得高於技術人員總數的10%,以上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及以上工程咨詢單位執業。

㈤ 民訴法解釋》關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本轄區怎麼理解

這是來對法律工傷者的服務源限制。也就是說,法律服務工傷者只能在其服務的法律服務所的轄區內提供服務,不能跨區域服務。比如,某某鎮的法律服務所,其法律工作者,只能在某某鎮的轄區內提供法律服務,跨區則無效。

㈥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可否跨區域執業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跨區域執業。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民事內訴訟法》第容八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據此解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只能代理「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案件。

(6)法律服務所執業范圍擴展閱讀: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相關要求:

1、擔任本轄區內鄉鎮人民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組織以及公民的法律顧問

2、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

3、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4、主持調解糾紛;

5、解答法律咨詢

6、代寫法律文書;

7、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它有關法律事務。

㈦ 老家房子要拆遷了,但對相關法律法規都不夠熟悉,委託專業的律師有什麼利弊

一、委託律師打官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深入了解機構。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請律師要到正規的律師事務所,以便了解一下律師所在的執業機構。好的律師事務所都有專業分工,並對旗下的律師有嚴格要求,因此,對此深入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找律師是辦理案件,非坐而論道,律師實際操作能力尤為關鍵。實際操作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沉澱的過程,通過不斷辦理案件練就,是執業經驗的體現。執業經驗靠積累和反思而形成和豐富,豐富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成熟的操作流程、工作標准和標准文書。

3、專業研究深入

同一執業領域的律師,辦理效果常常也會有差異,因為辦案方式有差異,辦案方式差異根源在於律師專業研究程度的差異,此處的專業研究非指學術研究,而是根據刑事理論前沿和司法實踐,結合自己長期積累的辦案經驗,對實務問題尤其執業技能進行系統總結和提煉。

可以說每個律師擅長的領域不同,有一些比較擅於除了刑事方面的案件,但另外一些可能對公司事務方面的案件更擅長。而當事人在需要委託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的時候,就要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選擇律師,並不是隨便一個律師就可以幫到自己的。在自己專業的領域內,律師的經驗要更豐富一些,自然在幫助處理相關問題的時候把握就會更大,這樣對當事人而言是有利無害的。

㈧ 最高法院關於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執業區域是如何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八版條規定:訴訟代理權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鄉鎮法律工作者受託代理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應當具備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

㈨ 最高院與司法部對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區域有新規定嗎

根據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回釋》第答八十八條的規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只能從事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民事訴訟案件代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八條 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㈩ 那些人可以申請人民陪審員

一、擔任人民陪審員應具備的條件

1、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年滿二十八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3、遵紀守法、品行良好、誠實守信、公道正派;4、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候選人的產生

1、隨機抽選

司法行政機關會同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從轄區內的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並徵求本人意見。

2、個人申請

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直接向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轄區司法分局提出書面申請。

3、組織推薦

公民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團體徵得本人同意後進行推薦,推薦表提交至所在鎮(街)司法分局。

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產生的人民陪審員,不超過所在基層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名額數的五分之一。

(10)法律服務所執業范圍擴展閱讀:

一、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情形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和執業律師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1)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被開除公職的。

二、人民陪審員的產生與任期

(1)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並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2)人民陪審員的名額,由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審判案件的需要,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3)人民陪審員的任期為五年。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律師更換條件 發布:2025-05-16 13:38:55 瀏覽:110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發布:2025-05-16 13:34:29 瀏覽:145
公文條例定義 發布:2025-05-16 13:32:57 瀏覽:798
法治立國小說 發布:2025-05-16 13:25:05 瀏覽:174
社區矯正司法行政 發布:2025-05-16 13:22:43 瀏覽:205
2016年新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5-16 13:12:08 瀏覽:355
民法典裡面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6 13:10:29 瀏覽:315
中國婚姻法2017第24條 發布:2025-05-16 13:09:34 瀏覽:727
重慶永川區的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5-16 13:04:15 瀏覽:860
冒名開網銀櫃員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2:57:38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