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管理
Ⅰ 律師事務所屬於什麼部門管理
律師事務所歸區縣級的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司法局(廳、部),一般律師違法違規可以向執業地的律師協會或者司法局投訴。律師協會和司法局調查屬實的可以作出相應處罰。但是軍隊律師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十二條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
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1)律師事務所管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同時指出:
第五十條律師事務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警告、停業整頓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情節特別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一)違反規定接受委託、收取費用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理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住所、合夥人等重大事項的;
(三)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的;
(四)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五)違反規定接受有利益沖突的案件的;
(六)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八)對本所律師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Ⅱ 律師事務所歸什麼部門管理
1、律師事務所歸區縣級的司法行政部門管理;
2、法律依據:
1)《律師法》(2012修正專)第四條司法屬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2)《律師法》(2012修正) 第五十二條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Ⅲ 律師事務所最高管理是什麼職務
律師事務所包含職位:合夥人、執業律師、實習律師、律師助理、行政人員。其中律師事務所中的律師是沒有等級之的分別,正常來說主任就已經是一個律所最高的職務了。
律師助理是指法律專業畢業,未取得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專職在律師事務所從事輔助工作的人員。
實習律師是指取得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者,沒有律師執業經歷,領取實習律師證後,在律師事務所實習的人員。
執業律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合法律師。
律師合夥人,律師事務所的一種合作模式,幾個律師一起開辦律師事務所。
律師事務所主任,也就是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對律師事務所的業務活動和內部事務進行管理,對外代表律師事務所,依法承擔對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管理責任
(3)律師事務所管理擴展閱讀:
我國法律關於律師事務所的規定: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律師事務所負責人人選,應當在申請設立許可時一並報審核機關核准。
合夥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應當從本所合夥人中經全體合夥人選舉產生;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由本所律師推選,經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意。
個人律師事務所設立人是該所的負責人。
第五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負責對律師事務所的業務活動和內部事務進行管理,對外代表律師事務所,依法承擔對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管理責任。
合夥人會議或者律師會議為合夥律師事務所或者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決策機構;個人律師事務所的重大決策應當充分聽取聘用律師的意見。
律師事務所根據本所章程可以設立相關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協助本所負責人開展日常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網路——《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Ⅳ 律師事務所行政管理主要做什麼工作啊
第一條、為實現本所日常行政管理規范化,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所行政管理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主持本所日常工作並負責本所行政管理事務。
第三條、在實行主任負責制的前提下,本所行政管理推行崗位分工負責制。主任負責全面行政管理事務,副主任、部門負責人協助主任管理某類或某項行政事務。各項行政管理均分解落實到人並建立崗位責任制。
第四條、本所行政管理包括接待、值班、收案、財務、公文、印章、檔案、考勤、人事、會議、後勤、安全等行政管理事項。
第五條、本所每月召開數次所務會議,研究解決行政管理方面的問題。所務會議參加者為:合作律師會議全體成員、相關問題涉及部門的負責人。會議由主任召集、主持,會議決定經與會者多數同意通過。特別重大的事項須經三分之二的與會者通過。
第六條、本所每周二、五下午為學習日。周二下午為業務學習日,學習新頒行的法律、法規、文件,討論疑難案件;周五下午為政治學習日,學習時事政治及有關文件。
第七條、本所實行輪流值班制度,每日安排專職律師一至二人負責日常接待、收案、解答法律咨詢等事務。值班人員應對辦事項進行處理並登記。
第八條、收案、收費均由本所統一辦理,禁止個人私自收案、收費,具體辦法見本所「收、結案管理制度」和「收費管理制度」。
第九條、本所重視並加強財務管理,詳細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
第十條、對印章、介紹信嚴格管理。
(4)律師事務所管理擴展閱讀: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律師事務所的管理是否應該有計劃性。這是一個顯而易見又爭議頗大的話題。律師事務所發展的階段性不同以及律師事務所的規模大小的差異,會導致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截然不同。
就一般初創型律師事務所而言(大規模合並除外),由於規模較小,計劃的實施地位較低,因為計劃的實施讓位於業務的拓展。
當律師事務所發展到一定階段,計劃性的重要性開始顯現,而律師的發展一般在這個階段呈現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律師之間是鬆散的關系,只要有起碼的制度即可,無需太多計劃性。一條道路是律師之間開始緊密聯系,律師事務所發展開始具有強烈的計劃性。
對於中小型律師事務所,除非致力於做一個精品所,在現實中,計劃性在這類事務所管理中也不佔據主要地位。但是對於中大型律師事務所以及精品所而言,計劃性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這類所而言,律所管理會被劃分為文化理念、合規(風控)管理、品牌宣傳、客戶管理、業務研討、社會公益、雇員關系、行政管理等等,而這些都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和計劃性。
計劃的實施靠人,而律師事務所絕大多數都是法律專業型人才,如何在專業性工作與管理性工作中進行平衡是目前律師事務所面臨的挑戰。專業性工作需要專業性的人才,需要時間,而時間是專業性人才最寶貴的財富。
但是從根本上,如何讓律師業務可以傳承,讓律師事務所管理產生財富,使管理工作變成財富的放大器而不是財富的消耗品,這才是律師事務所長遠發展面臨的課題。或許,就現在的時點而言,計劃管理的迫切性,在律師團隊管理中更加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