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接待當事人筆錄
1. 民事律師會見當事人應注意些什麼,問些什麼
民事案件律師接待當事人的時間應首先表明律師服務的內容和作用。在聽取當事人陳述過程中應充分保持客觀理性,提醒當事人注意自己的情緒。不做包勝訴的承諾(這種承諾是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充分了解與案件相關的一切情況。注意盡量別打斷當事人的陳述。在當事人陳述後,可以對與法律有關的方面進行詳細的詢問。最好製作書面筆錄,讓當事人簽名。
問的內容包括:當事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涉及民事行為能力)、住址、聯系電話、事由、案件的事實情況、證據的情況、當事人對案件的預期和目的、當事人對律師服務的要求、當事人是否對律師代理做出特別授權等等。
2. 接待當事人實訓總結收獲
一個多月的見習很快就過去了,我真的很捨不得帶過我的民警以及伴隨我成長的派出所,不知為什麼,我心中充滿了感激。不知如何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民警們,他們不但耐心的教給我知識,而且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感到了家的溫暖!感謝他們給我的幫助,謝謝你們的接待與照顧。真的只有一句話:「謝謝大家!」
一個多月的時間或許真的太短,不允許我更深入的攝取知識與技能,但是卻讓我第一次真切的體會了一次基層民警的生活,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民警工作的榮耀與高尚,體會到了為人民付出的辛苦與快樂。見習中民警們們的教誨、群眾的微笑都給了我力量。身著警服,眼前更多的是困難與挑戰,有了這次的體驗,堅定了我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很多同學一樣,為人民服務將是我無悔的選擇。因為我堅信:給永遠比拿愉快!
雖然警察沒有經商的謀略,賺錢的智慧,哲理的思維和似水的柔情,但面對著每一件錯綜復雜的事情總能找出一種方法去解決人民的每一份疾苦。記得跟著師傅做每一份筆錄,看著他處理每一個案件,我總有無盡感慨的目光投向僅比我大了四五歲的年輕師傅,因為他在失衡的心靈上尋找到了支點,默默的做他那一份工作,即使再苦再累,他也是那樣的用心,不計較個人得失,因為警察從事的是真正的英雄的職業。
短短一個多月的見習工作使我明白,這才是警察的真實生活,即使以後參加工作了和現在也應該差不了多少。生活本來就是平淡的,但平淡的生活從來就不平凡,她不僅有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會有秋天的泥濘,冬天的冰雪。但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一切願望,一切成就不都是來源於平淡么?看似平常最奇崛,得來容易卻艱辛。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教導我們要甘於平淡,崇尚平淡,只有能真正感悟平淡,享受平淡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也只有如此,他才方能有所成就,有所成績。
人生是一個過程,生命是一種體驗,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我們佔有了什麼,而在於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在短暫的生命和存在的永恆之間鍛造出自我的情感和心靈,擁有真正的價值和幸福。實習期間我是幸福的,但我覺得我的價值還沒真正的完全的體現出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會走得更遠,我會飛的更高。
通過實習使我在思想、心理、生理上更加適應了公安工作,使我成熟了許多。特別是完成了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到一名國家公務員,從一名警院學生到一名預備警官的轉變。
現在的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各項准備並有充足的信心,用我在實習中的所學成果來應對即將要從事的公安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認真學習,努力進取,做一名業務過硬,工作能力較強,有責任心,有責任感,合格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警察。
3. 律師代理民事案件流程
一、接待當事人
1、當事人要求委託律師咨詢、代理時,由行政統一安排律師接待。
2、當事人指定律師的,由被指定律師接待;被指定律師不在律師事務所時,由行政統一安排。
3、承辦律師應提出妥善解決爭議的方法和途徑,詳盡的解答當事人的問題,直到當事人滿意為止。
4、承辦律師應當依照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等規定,解答當事人提出的咨詢;
5、解答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
6、接待結束後,當事人不委託律師的,接待律師應當告知當事人按法律咨詢業務辦理:
7、當事人應當按照律師事務所收費標准繳納法律咨詢費,律師事務所應當出具正式發票;
二、建立委託關系
1、若當事人委託律師代理案件,接待律師應當與委託人就委託事項的代理范圍、代理內容、代理許可權、代理費用、代理期限等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簽訂我所統一定製的委託代理合同。簽訂委託代理合同前,承辦律師提交應顧問事務部審查是否存在利益沖突,只有在委託人之間沒有存在利益沖突的情況下才可以建立委託代理關系。
2、委託人是自然人的,應由委託人本人填寫委託書,並簽字或蓋章。委託人是單位時,應在委託書上加蓋委託人印章,委託單位法定代表人應簽字或蓋章。
第八條 承辦律師應當謹慎、客觀、誠實地告知委託人擬委託事項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應為了建立委託代理關系對委託人進行誤導。
3、 委託人應按照律師事務所收費標准繳納代理費,律師事務所應出具正式發票。律師辦案需要的其它費用應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收取,案件辦結後經律師事務所審核,與委託人結算。
4、律師事務所應發放律師服務質量監督卡。
5、 承辦律師不得作虛假承諾。
6、承辦律師應勤勉盡責地完成委託事項。
三、律師出庭前的准備工作
1、初始起訴的,應全面審查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起草起訴書,辦理立案等手續。
需要訴前保全的,應當起草申請書,告知當事人提供擔保等法律義務。
2、已經起訴的,應當審查起訴時提交的證據材料,對證據不足的,應當及時取證,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交。
需要訴前保全的,應起草申請書,告知當事人提供擔保等法律義務。
3、如需申請證人出庭作證、鑒定人到庭接受詢問及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的,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法院提交申請。
4、 接受被告當事人委託時,應開展下列工作:
(1)仔細閱讀原告的起訴書,審查原告向法院提交的證據和被告准備的證據,起草答辯狀,告知當事人或代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法院提交;
(2)提醒當事人或代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交證據;
(3)如需申請證人出庭作證、鑒定人到庭接受詢問及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法院提交申請;
(4)如須提起反訴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交反訴狀;
(5)審查受理案件的法院是否有管轄權,如沒有管轄權應徵求當事人意見是否提出管轄權異議,如當事人要求提出管轄權異議時,應當在答辯期內代理當事人書寫管轄權異議書並提交法院。
(6)開庭前承辦律師一般應當進行閱卷,並做好閱卷筆錄。
(7)收集證據應當客觀求實,不得偽造證據,不得誘導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據。
(8) 重大、疑難、復雜、敏感的案件可在周五例會上討論。
(9)撰寫代理詞。
(10)對委託人的業務應當單獨建檔,應當保存完整的工作記錄,對涉及委託人的證據、法律文件和財物應當妥善保管。承辦律師對獲知的委託人商業機密或個人隱私負有保密義務,非有法律規定或委託人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11)律師應當及時告知委託人有關代理工作的情況,律師對委託人了解委託事項情況的要求,應當盡快給予答復。
(12)律師應當在授權范圍內從事代理,如需特別授權應當事先取得當事人的書面確認。
四、承辦律師出庭的要求:
1、應當遵守出庭時間、舉證期限、提交法律文書期限及其它程序性規定。
2、庭審發言用詞文明、得體、規范。發言時應當舉止莊重大方。
3、承辦律師應當尊重法庭,依法依紀和司法工作人員溝通。
4、承辦律師應當製作出庭筆錄。
五、案卷歸檔
1、在接到法院裁決書、判決書後一個月內建立卷宗並歸檔;
2、卷宗材料應當齊全;
2、卷內不得裝訂證據原件;
3、承辦律師卷宗裝訂後要及時移交給檔案管理人員並辦理檔案交接手續。
4. 老人請律師來家做見證准備什麼材料
1、接受當事人的委託,簽訂委託見證合同。當事人委託律師進行見證時,律師會請專當事人首屬先提交能夠證明其身份的證件,並說明委託見證的事項,提交有關文件、材料和證據。律師對委託見證的當事人認真接待並製作筆錄,然後根據當事人所提供的要求和材料,審查當事人所委託的事項是否屬於見證范圍。符合見證條件的,應由律師事務所和當事人簽訂委託見證合同。
2、審查。律師接受委託後,將對當事人提供的材料認真地進行審查分析。這是見證真實性、合法性的保障,也是見證的必經程序。審查的內容包括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實、可信,有關文件的內容是否合法、如果律師認為不完善或者有疑義,會讓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並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律師還將審查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法律資格。
3、見證。見證行為發生時,見證律師應監督法律文件的製作、復制,證明它們的真實性、合法性。
5. 律師接案需不需要就案情事實部分做筆錄
接待當事人通常會做接待筆錄,但是這個筆錄只會作為工作底稿,用於理清思路。
6. 報案後,派出所一定會對當事人做筆錄嗎
主要分兩種情況的:
報警後,立案了才展開調查,固定證據(如給當事人版做筆錄);權
2.還有可能報案後,派出所不能馬上判斷是否構得上立案條件,也可能會作初步調查,做筆錄。
3.報案後,派出所判斷肯定是構不上立案的,不會受理,更加不會給你做筆錄了。
(6)律師接待當事人筆錄擴展閱讀:
報案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提出。屬於口頭報案的,接待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簽名或蓋章。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報案,應按事件的性質和法定的案件管轄范圍及時向有關司法機關報案。
7. 要寫一份關於律師的采訪報告。律師或是法律專業的網友請回答:為什麼選擇律師為自己的職業你喜歡當律師
1律師事務所是律師開展和執行業務的工作機構。
2律師是指依照有關法規對取得律師資格證書, 經司法行政機關批准獲得律師職業證,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業務的執業人員。
3律師的辦案程序
1)接待和受理 1律師認真接待當事人來訪,詳細詢問當事人有關情況,做好談話筆錄。
2律師針對當事人的咨詢內容,依據事實和法律進行解答,對不涉及法律問題的咨詢,應當告知當事人向有關部門詢問。
3當事人明確要求聘請律師辦理法律事務的,應當依據有關規定予以審查,符合接受委託條件的,可以愛理。
2)接受委託 1律師接受當事人的委託,經律師事務所主任或主任授權的負責人同意後,由委託人簽署《授權委託書》。
2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簽署《委託協議》一式二份,一份交委託人,一份由律師事務所存檔。 3開具律師事務所介紹信,由律師呈交辦案機關。
4律師承辦案件必須由其執業律師事務所統一收案,統一收費進行立案登記。
3)調查取證 1律師參加訴訟活動,依照訴訟法律的規定,收集、查閱與本案有關的材料,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員會見和通信。
2律師承辦法律事務,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調查情況,必要時,律師應組織或申請相關部門進行鑒定。
4)出庭 1律師接到開庭通知書後,應按時出庭,如因故不能出庭,應爭取延期開庭或與當事人協商,改派其他律師出庭。
2律師出庭應該遵守法庭規則和法庭秩序。
3律師應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做好提問、答辯工作,並積極參與法庭調解,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5)結案 1律師承辦案件結案後,應認真寫好辦案總結,整理案卷歸檔。
2對於辦案中提前解除委託關系的,律師應寫出辦案總結,說明原因,並附上相關解除委託關系的手續,整理案卷歸檔。
4律師辦案要遵守的法律,《律師法》以及辦案需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法律!
8. 借款合同律師見證的流程有哪些
一.律師見證:
是指律師事務所接受當事人的委託或申請,指派具有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並有律師執業證書的律師, 以律師事務所和見證律師的名義,就有關的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真實性謹慎審查證明的一種律師非訴訟業務活動。
二.目的和作用
(1)見證某一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真實性;
(2)見證某一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合法性。
從法律屬性上看,在我國律師見證仍屬於「私證」,依法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不同於公證的證明力,公證書一般可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即使如此,律師見證依然有很強的證明力。律師見證一般可以參照律師協會編制的操作指引進行,有很強的法律規范性和原則性。
三.見證的流程
1、接受當事人的委託,簽訂委託見證合同。
當事人委託律師進行見證時,律師會請當事人首先提交能夠證明其身份的證件,並說明委託見證借款合同簽訂過程,提交有關文件、材料和證據。
律師對委託見證的當事人認真接待並製作筆錄,然後根據當事人所提供的要求和材料。符合見證條件的,應由律師事務所和當事人簽訂委託見證合同。
2、審查。
律師接受委託後,將對當事人提供的材料認真地進行審查分析。這是見證真實性、合法性的保障,也是見證的必經程序。審查的內容包括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實、可信,有關文件的內容是否合法、如果律師認為不完善或者有疑義,會讓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並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律師還將審查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法律資格。
3、見證。
借款合同簽訂時,見證律師應監督法律文件的製作、復制,證明它們的真實性、合法性。
9. 律師會見當事人應注意些什麼,問些什麼
一、律師會見當事人要注意什麼
1、會見前的准備工作要做得充分,在前往會見之前應進一步檢查委託手續填寫是否完善、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會見公函領取和填寫得是否規范、隨同人員(協辦人員)是否持有執業律師證或實習律師證、律師助理證、本次會見的重點內容如果較多還應列出提綱。
2、現金、物品等,要特別注意被會見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動向,一個人在押狀態下對律師的信任和依賴是無可替代的,律師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與看押機關或司法機關溝通,律師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必須以自己的行為來證明自己,而不應成天抱怨災「這難」「那難」,其實世界上最難的事是克服自己、管好自己。
3、每一次常規的會見之後,承辦律師都應對會見獲得的當事人(被告人)陳述進行研究,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線索、案情線索要認真分析,該取證的應取證、該申請取證的應及時申請,因為只有「證據」才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的利器。
二、律師會見當事人不能做什麼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6條、第36條規定,律師在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及其親友委託以後,律師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律師刑事辯護業務的基本工作,甚至是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律師的主要工作。但是有的律師會見時卻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律師會見變成了流於形式的履行公事。律師會見不單單是好讓客戶看到你在工作的公式化的客套,成功的會見會對律師澄清案件疑點,發現新的辯護要點,大有裨益。律師會見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律師會見由那些禁忌?
其一、律師會見前應列出會見提綱,不應漫無目的。
接受委託以後,不去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僅客戶不答應,而且肯定有悖職業道德。但是有些律師卻是為了會見而會見,沒有目的,沒有中心。實際上,在偵查階段會見之前,律師已經見過主辦案件的警官,可以了解到涉嫌的罪名,可以了解到部分案情。在審查起訴階段會見之前,律師已經查閱復制了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資料,應當對案件有了一個大概了解。在法院審判階段會見之前,律師已經查閱復制了全部的卷宗證據材料。律師只要仔細分析研究,完全可以發現案件的疑點難點,完全可以列出詳盡的發問提綱,完全可以避免無益的流於外表的會見徒勞。
其二、律師會見不要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屬。
作為家屬肯定非常關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情況、身體情況,當然更關心自己家人的未來前景。家屬一聽說律師要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肯定格外興奮。盡管律師告誡多次,律師會見時不允許家屬在場,但是有的家屬就是死活不聽。有的看守所,可能把守不嚴,有的家屬可能給看守所打過招呼,所以在律師會見時,他們可能尾隨而進。家屬一旦見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又哭又鬧,又樓又抱,甚至遞送錢物。一旦敗漏,律師的麻煩就大了。若被監管人員或者住看守所檢察室發現,律師凈跟著給自己辯護了。
其三、律師會見不可單槍匹馬,應二人以上。
律師會見必須二人以上,並沒有由《律師法》作出強制規定。刑事案件也可能由一個律師做,有的律師不想麻煩其他律師,或者不想讓不多的律師費用外流,可能出現一個律師會見的情形。有的看守所已經明確要求律師會見必須二人,有的看守所並沒有這方面的禁止要求。但是筆者建議律師會見一定二人以上。二人以上會見,既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機外逃,又可以使律師不發生意外傷害,還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時有個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時心懷叵測,防不勝防,趁律師會見之機,突然外逃,律師被追究者有;精神失常,突然攻擊律師的有;被司法嚴懲,倒打一耙,說律師叫他翻供的有。律師確實應慎之又慎。
其四、律師會見不可傳遞證據與信件。
看守所的大門就是警戒線,就是紅燈,就是雷區。無論何種證據,何種信件,律師均沒有權利私自傳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材料、上訴狀最好通過看守所審查以後傳入傳出。不怕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如果律師私自傳遞證據與信件,那麼《刑法》第306條可能已經對您張網以待。有的律師收取高額律師費,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鋌而走險,不惜以身試法,最後被以辯護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追究者不是沒有。
其五、律師會見不可不徵求其是否同意為其提供法律服務。
不管是在偵查階段,接受委託擔任犯罪嫌疑人的代理人也好,還是在審查起訴階段、一審二審擔任辯護人也好,盡管律師事務所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親屬簽訂了《委託協議》、其親屬也出具了《委託書》,但是由於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對象始終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以律師必須徵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見,看是否同意自己給其提供法律幫助。同時告知誰為其聘請的律師,已取得信任感。徵求被告人意見,不僅是對被告人辯護權的尊重,同時也與法律規定相協調。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9條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如果自己費盡心機辯護,卻被被告人當庭拒絕,不單單是難堪,而且還作了無用之功,也就是在未徵得同意的情況下自己瞎忙活。
其六、律師不可以放過案件任何疑點、難點。
一個案件總有一些疑點、難點,亟待律師去破解。事實上,只要攻克了案件的疑點難點,其他問題可能迎刃而解。你為何要殺人?有沒有作案時間?貪污款項是否既遂?採用了什麼手段?為何能採用肢解屍體的方法?為何捅被害人20刀?踩點是什麼意思?什麼叫販毒中的「以販養吸」? 「黑了誰」是什麼意思?「出出氣」是什麼意思?為何供詞前後反復?律師一定要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處取得答案。有時涉及到專業比較強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是該領域的專家,起碼比較熟悉該專業流程,比如貼現、遠期信用證、匯票、本票、支票等等金融專業知識,律師不妨請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可以了解他們對該流程知識的熟悉程度,同時也可以發現他們犯罪的根源。
其七、律師會見不可以放過任何辯護要點。
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過程,也是從他們身上捕捉辯護思路的過程。起訴意見書、起訴書、一審判決書,可能沒有認定的法定從輕情節,可能沒有發現的酌定從輕情節,在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時,律師可能會發現。比如,被告人先投信聲明自己是殺人兇手,而後被偵查機關抓獲,應當是自首。被告人協同公安機關抓獲同案犯二人,應為立功。被告人不是希望被害人死亡,沒有極力追求,而是採用了放任態度,應為間接故意殺人,主觀惡性相對較小。被告人之所以捅被害人20多刀,是因為被害人強奸了他,對他肆意進行了凌辱,被害人有過錯。如果供詞前後反復,是由於在偵查階段存在刑訊逼供情況,自己就應當詳細詢問刑訊逼供的具體情節,看是否留下證據。如果供詞確系刑訊逼供所得,那麼作為毒樹之果取得的供詞,將應當排除在定案證據之外。
其八、律師會見不要不告知其訴訟權利與義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是律師,不可能對其在訴訟中的權利義務全面了解,否則也不會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給自己辯解屬不屬於不老實?檢察官與其有過節該怎麼辦?律師應當告知其享有辯護權、申請迴避權。開庭時有幾個階段?注意哪些問題?律師應當告知一般審判的幾個階段,即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評議宣判。應當告知公訴人宣讀起訴書以後,會徵求其對起訴書的看法,會對其進行訊問,在宣讀每份證據以後,其有質證的權利。遇到疑難問題,公訴人、其他被告的辯護人詢問時,一定不要緊張,一定聽清以後再回答。如果沒有聽清或者聽明白發問者的意圖,一定讓其再次陳述其發問內容,以便准備作答。若被告人熟悉了庭審過程,可能會減少緊張感,可能會與律師做到默契配合。
10. 律師接案過程
一、接待並耐心傾聽來訪當事人(包括受害人一方;嫌疑人或被告人一方,或者以上各方的親屬等)的訴說,通過溝通了解案件的基本信息。
二、做好接案筆錄。
1、核查來訪者及當事人的基本信息。
2、與案件、或者案件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3、了解案件的基本情況(何時、何地、何事、何人,是否與當事人有關)
4、了解來訪者目的:受害方主要是要求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並進行民事賠償等;嫌疑人或被告人一方主要是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並代理附帶民事訴訟等。
5、明確告知律師的職責和任務。
6、明確告知律師收取代理費的依據及數額。
三、辦理委託手續。
1、辦理委託手續的只能是本人、本人的近親屬(父母、子女、配偶、同胞兄弟姊妹)。
2、委託方提交委託人、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原件備查。
3、簽訂委託代理協議、委託書。
4、律所在簽訂代理協議和接受委託後出具函件、會見專用介紹信等。
(10)律師接待當事人筆錄擴展閱讀:
律師業務范圍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