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律師事務所
① ▲清對聯 nbsp;王文治
清對聯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江蘇省丹徒(今鎮江市)人。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中進士、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有「淡墨探花」雅稱。官翰林院編修、侍讀,揚州郡太守,雲南省姚安府知府。其書源出董其昌,兼法張即之,而得力於李邕,善以側媚取勢,罷歸。能詩,工書法。與劉墉、翁方綱、梁同書齊名,合稱四大家,時諺稱「天下三梁(梁同書、梁國治、梁詩正),不及江南一王。」晚年受戒,法名達無。清代著名書法(畫)家、文學家。
早年習書從前輩笪重光人手,受其影響頗深。師從褚遂良,行草書則學自《蘭亭序帖》和《聖教序》。12歲便吟詩作書,詩有唐人風范,書學米、董、後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跟隨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中進士及第,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官翰林院編修、侍讀,揚州郡太守。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外官出任雲南省姚安府(今建水縣)知府。中年以後篤信佛教,長年吃齋,「嘗自言:吾詩字皆禪理也。」潛心禪理,對於有關佛經的書法尤其用心關注。收得張即之的寫經墨跡,臨摹學習,因此其書風與張即之、笪重光一樣有用筆扁薄的特點。後罷歸,遂絕意仕途,而與姚鼐等文人墨客交遊。晚年受戒,法名達無。能詩,工書法,能得董其昌神髓,與梁同書齊名。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現瀟疏秀逸之神韻,時稱「淡墨探花」,「談墨翰林」。善畫墨梅,韻致卓絕。詩宗唐、宋,自成一家。並精音律之學。與翁方綱、劉墉、梁同書齊名,稱書壇「清四家」,並有「濃墨探花」雅稱。能詩,工書法,以行草尤擅勝場,能得董其昌神髓,時稱「淡墨探花」,「談墨翰林」。姚鼐《惜抱軒集》說他努力習書,到達「遺得喪,忘寒暑,窮晝夜」的地步。與劉墉、翁方綱、梁同書齊名,合稱四大家,當時有諺稱:「天下三梁(梁同書、梁國治、梁詩正),不及江南一王。」書名絕大,名聞於海外,朝鮮人嘗以餅金易其字。隨手所作行書,實饒天趣,自用己法,殊覺無味。時世人必以其己法為真本,以行書為贗作。其行書作品《待月之作》、《宿山寺五律詩軸》等,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見其晉唐功底深厚。在清代書壇上有一定的影響,傳世書跡較多。並精音律、善曲、家蓄戲班,親教家僮度曲,行無遠近,必以歌伶一部自隨,其辯論音律,窮極要眇,每有客至則張樂共聽。窮朝暮而不倦。海內求書者歲有饋贈,率費於聲伎,每日流連於花叢中。
清嘉慶七年(1802年)在家鄉丹徒病歿,終年72歲。著有《夢樓詩集》(24卷)、《賞雨軒題跋》、《論書絕句三十首》等傳世。
王文治自題聯
1、〖五言聯自題〗
海色青來座;慷慨談世事;孤舟殘雪岸;
山光凈照人。卓犖觀群書。獨樹夕陽山。
——自題姚安府署
2、〖六言聯自題〗
曉妍花露臨帖;
夜爇蘭膏撿書。
3、〖七言聯自題〗
得好友來如對月;古跡雖陳猶在目;人間歲月閑難得;*
有奇書讀勝看花。春風相遇不知年。天下知交老更親。
修和群品先咸苦;崇蘭清詠懷賢契;觴詠風流欣此日;
管領春風日亦長。修竹欣現長茂林。林亭遨攬契當年。
山間水靜天無事;翠竹不沾花外雨;清泉白石靜同趣;
竹少蘭初日有情。紅魚劃破水中天。奇文法書情獨耽。
——集蘭亭序字自題
古跡雖陳猶在目;文章最忌隨人後;玉子半枰敲凈幾;
春風相遇不知年。道德無多隻本心。爐香一縷上藏書。
——集蘭亭序字自題
天姿轅轢未須誇;林亭以外初無事;
集古終能自立家。山水之間大有人。
——自題集古字、句
槐為王氏傳家樹;
杏是唐人及第花。
——自題宅門春聯
上聯「槐為」句,化用王氏典故。典出宋王佑被貶時,在庭院中親手植三槐樹,並說他的後人必有為三公者,後來其子王旦果為宋真宗朝宰相,時稱三槐王氏。後就用三槐為王姓的典故。下聯「杏是」句:化用唐鄭谷《曲江紅杏》詩句:「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及第花」,即杏花。聯語化用典事,造句工穩,是富有個性特點的春聯(見《中華對聯大典》)。
附註 * :上聯「間」,或作「生」;下聯「天下」,或作「世上」。
4、〖八言聯自題〗
觀化東天,與山同靜;秋月春花,當前佳句;暫向林陰,或於竹所;
游和抱朗,隨地皆春。書法名畫,宿世良朋。寄情天外,流詠人間。
——集蘭亭序字自題
王文治撰題聯
流水今日;
修竹古時。
——題江蘇省蘇州拙政園玲瓏館
睡鴨爐溫舊夢;
回鸞箋錄新詩。
——題江蘇省蘇州拙政園遠香堂西側倚玉軒側門楹
不作風波於世上;
別有天地非人間。
——題四川省樂山縣烏龍寺小客堂
勝地千秋崇大隱;
名山萬古仰高賢。
——題江蘇省鎮江焦山漱石山房
窗前滄海憑開眼;
台上楞枷可印心。
——題江蘇省鎮江金山楞枷丈室
金山寺的建築格局,打破了中國多數寺廟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築傳統,而是依山就勢,大門西開,正對長江,寺內所有殿堂樓閣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寶殿、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華藏樓、枕江樓、觀瀾堂、永安堂、海岳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立於金山之巔的慈壽塔。山頂的夕照閣,存有乾隆皇帝南巡逗留金山時書寫的七通御碑;夕照閣旁是觀音閣,金山寺的「鎮山四寶」便存列其中。觀音閣旁,便是佛印禪師任寺廟住持時住宅,相傳當時佛印與蘇東坡往從甚密,常在此吟詩作畫。法海洞位於山西北角頭陀岩(又名祖師岩),洞內石壁上,刻有「浮玉山」三字;法海初來寺時,便在洞內參禪打坐。山腰西南側的妙高台,又稱曬經台,宋元佑初年(1086年)由佛印了元禪師主持創建,妙高台是賞月的最好去處,相傳蘇東坡曾在中秋之夜,偕歌手陪客游金山,登妙高台賞月,對江望月,思緒聯翩,唱出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句,唱罷,詩人翩翩起舞,連連稱贊「神仙境界」。這里也是梁紅玉擊鼓抗金兵的地方。相傳南宋抗金元帥韓世忠曾於山西的黃天盪,以8000士卒,圍困數萬金兵48天,其夫人梁紅玉在妙高台上親擂戰鼓,鼓舞士氣,大敗金兵。東南山腰的楞伽台,是一座上下錯落的三重樓閣,建築奇巧,每登一級,疑無去路,卻有洞口,可沿梯曲折而上。據說,這里是蘇東坡應佛印之託,書寫佛經《楞伽經》的地方,故又名「蘇經樓」。樓閣最高一層掛有清人王文治撰寫的這一副對聯。
情寄古懷同竹靜;
品殊群類契蘭修。
——集蘭亭序字題河南省輝縣關廟碑廊
數點梅花橫玉笛;
二分明月落金樽。
——題江蘇省揚州郡署戲台(1)
人世難逢開口笑;
老夫聊發少年狂。
——題江蘇省揚州郡署戲台(2)
鵷雛曉旭鳴丹谷;
棠棣和風秀紫芝。
——題江蘇省蘇州拙政園松風亭
事若求全何所樂;
人非有品不能閑。
——題江蘇省蘇州半園(今南半園)
蘇州半園有二,一在城南人民路倉米巷內,稱南半園,另一在城東北,白塔東路,稱北半園。北半園即陸氏半園,園系清乾隆年間沈奕所建,取名「止園」。後歸周勛齊,更名「朴園」,清咸豐年間,陸解眉改建,取名「半園」,因在倉米巷史氏半園之北,今俗稱「北半園」。園在住宅東部,水池居中,環以船廳、水榭、曲廊、半亭,建築多以「半」為特色。園東北部的二層半重檐樓閣,為蘇州園林所僅見。園中植有白皮鬆、黃楊、紫藤等花木。北半園住宅已無,現存園林面積1130平方米。園中花木繁盛,面積雖小,但布局緊湊,建築小巧,環境雅緻。南半園址原為一老宅,清同治年間先為俞樾在馬醫科購地建曲園第宅,遂將此處轉讓史偉堂,建東宅西園。時西鄰尚有隙地,但園主「知足而不求齊全,甘守其半」,遂名「半園」,為與白塔東路陸氏半園區分,今俗稱「南半園」。入門處原有王文治撰書的這副對聯,點出了造園的立意。園中主廳名「半園草堂」,半園草堂前多植花木,又有荷池石橋,波光粼粼,山石累累。堂西南有屋如船,名「不系舟」。堂東南臨池有小屋,前荷後竹,名「君子居」。還有挹爽軒、雙蔭軒、還讀書齋、安樂窩、風亭、月榭諸勝。俞樾《半園記》評此園「少少許勝人多多許」,「高高下下,備登臨之勝;風亭月榭,極柏之華,視吳下名園無多讓焉。」 民國初,園曾開放,遊人甚多,又有隱社、半園女詩社、女學研會等在此吟詠集會。30年代,陸鴻儀於園中設律師事務所多年,參與辦理「七君子案」。南半園面積6130平方米,住宅兩路五進現狀尚可,其中東路楠木花籃對照廳最為精緻。園中僅存半園草堂、還讀書齋和部分亭廊。「半園草堂」俞樾書榜,吳雲書聯雲:
園雖得半,身有餘閑,便覺天空海闊;
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氣靜神怡。
山從西屬飛來活;
佛聽南無念處靈。
——題浙江省紹興清涼寺
婆娑青鳳舞松柏;
飄緲丹霞聚偓佺。
——題江蘇省蘇州拙政園倚虹亭
左壁觀圖右壁觀史;
西澗種柳東澗種松。
——題江蘇省蘇州耦園載酒堂大廳
耦園位於蘇州市內倉街小新巷,為清初陸錦涉園。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初保寧知府陸錦致仕歸里後於此始構涉園,一名小鬱林。後一度由書法家郭鳳梁賃居。繼為崇明祝氏別墅。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右,歸按察使湖州沈秉成,聘畫家顧沄主持,重修擴建如今。因一宅而有兩園,遂稱耦園,並寓夫婦偕隱雙棲之意。1941年為常州實業家劉國鈞所得。全園布局,頗為得法。黃石假山作為全園主題,堆疊自然,位置恰當,陡峭峻拔,氣象雄渾,為蘇州園林黃石假山中較為成功的一座。實為值得游賞流連的去處。此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故名耦園。古時兩人耕種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東園面積約4畝,以山為主,以池為輔,重點突出,配搭得當。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一組重檐樓廳。這在蘇州園林中較為少見。其東南角有小院三處,重樓復道,總稱「城曲草堂」。西園面積更小,以書齋及織老屋為中心,前有月台,寬敞明亮,後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樹木又建書樓一座;其南亦有一院,為不規則形狀,西南角設假山,設置花木,間置湖石,顯得幽曲有趣。全園主景黃石假山,築於城曲草堂樓廳之前,石塊大小相間,手法逼真自然。假山東半部較大,自廳前石徑可通山上東側的平台及西側的石室;平台之東,山勢增高,轉為絕壁,直削而下,臨於水池,絕壁東南設磴道,依勢下至池邊,此處氣勢為全山最精彩處,假山西半部較小,自東而西逐級降低,坡度漸緩,止於小廳右壁。東西兩半部之間有穀道,兩側削壁如懸崖。而絕壁東臨水池,假山體量與池面寬度配合適當,空間相稱。山上不建亭閣,而於山頂山後鋪土之處,散置十餘種花木,隨風搖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隨假山向南伸展,曲橋架於水上,池南端有閣跨水而築,稱「山水閣」,隔山與城曲草堂相對,形成以山為主體的優美景區。載酒堂大廳面闊三間,氣宇恢宏,陳設精美。耦園落成之時,沈秉成曾在此宴請賓客。院南有「厚德載福」門樓與之相對。大廳後院即五開間兩夾廂的樓廳,前有磚細牌科門樓,額題「詩酒聯歡」,雕刻較為精緻。「載酒堂」堂匾為網師園主人李鴻裔所書。堂名取宋人「東園載酒西園醉」詩意,與耦園構思立意正好吻合。清乾嘉四大書法家之一王文治所撰書的這副抱柱聯,恰是沈秉成夫婦隱居耦園的生活寫照。
林蔭清和,蘭言曲暢;
流水今日,修竹古時。
——題江蘇省蘇州拙政園
聯意說:林木成蔭,天朗氣清,至愛親朋,暢敘共同的心聲,氣味香如蘭花;今天的名園也有茂林修竹,文人雅士曲水流觴,不遜當年。
倚蘭春芬,高松晚翠;
溫玉外朗,微瀾中深。
——題浙江省平湖市當湖鎮南河頭街莫氏庄園雲浦草堂中堂楹
莫氏庄園雲浦草堂即女廳,俗稱「堂樓廳」,又名「雲浦草堂」。它座落於中軸線上的最後一進,系二層建築。樓上是卧室區,為眷屬起居之所;樓下則是莫氏族人接待和應酬女賓的地方,廳內整套櫸木傢具造就出一種閑適、溫和的氣氛。而將女廳置於最後一進,更體現了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低下,男女內外有別及婦女不登大雅之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道德。
門外秀雙峰,金蓮玉筍;
此中惠多士,時雨春風。
——題雲南省澄江縣萬壽宮門楹(今鳳山公園)
鳳山公園座落於澄江縣縣城北面,緊連環城北路,因背靠狀如丹鳳飛翔的舞鳳山而得名,為澄江歷史悠久的名園之一。清朝康熙年間,澄江知府張聖治出北門郊遊,登高烏瞰,看中此地「面帶撫水,金蓮、玉筍左右索旋,位正體尊」,與「城中煙火萬家互相掩映」。認為是個好的游樂休閑場所,便開始在這里建起閣、亭數處,四周砌圍牆,圍牆內栽松柏,亭間植花木。繼後遊人漸盛,便取名為「萬壽宮」。以後又經幾次修整,有了一定規模。但歷史的更迭,萬壽宮時盛時衰。到清末漸廢,民國初年已呈「草旺牆倒」之狀。1943年劉承功任縣長,又看中此地,便動用民力用2年的時間,在萬壽宮舊址上建成了鳳山公園。當時正值抗日戰爭勝利,縣府就召集縣城及附近的民眾在此舉行慶祝抗戰勝利以及新建鳳山公園落成典禮大會。鳳山公園佔地16畝,分為西區和東區。公園坐北朝南,大門正對縣城的北門。形如牌樓,因門上有樓,可觀撫仙湖,故又稱「望海樓」。門頭上用青石鐫刻民國33年立的「鳳山公園」四個大字。門前築一大平台,邊上有圍欄,拾級而上,栽有花草樹木,級以石條凳,可小願。舊園主體建築有高約15米,佔地320平方米的志舟樓,為重檐三層八翼角式木結構樓(建於1943年)。樓30米處立有高約4米的撫仙二聖白色塑像,正道兩側各有一個高4米的四角亭台。志舟樓四周旁側有滕本古樹所掩。其北面建有約5000米的後花院,院內設高8米的六角亭,及松柏、林道、花草灌叢。樓東北側建有縣圖書館和文化館及展覽室。新園位於舊園東側,設有兒童游樂場,配以電動飛機、蹦跳床、竹林、草坪。園中原有一副對聯(後遭損壞):
澄郡豈無方,造就他四境漚歌萬里福利;
江山真有意,助成我滿腔熱血一片丹心。
坐上蓮花,占斷西湖三月景;
瓶中楊柳,分來南海一枝春。
——題雲南省峨山彝族自治縣小街鎮觀音寺
觀音寺座落在小街北門,佔地約10畝,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光緒年間重修。門外有石庫一座(供燒錢用),左右有兩棵數人合抱的大萬年青樹,大門雕刻彩繪,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雄偉高大,進門有彌勒佛像,背面為韋陀菩薩,兩旁塑有四大金剛。內庭呈四合五天井,大門通道上為戲台,與左右廂房樓道相連,俗稱這種建築為「走馬轉閣樓」。天井西側有石砌花台,種育緬桂和紫薇。經過磚鋪的天井,沿青石台階步入大殿。大殿的格子門上有「八仙」浮雕,大圓柱上掛有王文治親手撰書的這副楹聯。殿內正中為蓮台觀音塑像,左為騎白象的普賢。兩側塑有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正殿左偏塑有呂祖、金甲、大白三尊神像,右偏殿則為廚房。整座廟宇建築氣勢宏偉,工藝精湛,彩繪不凡,為小街古建築中之傑作。毆後還有兩株高大的公雞樹,把這里的景觀襯托得更加幽美。
上客盡知名,杜牧詩才,鮑照賦手;
前賢有遺韻,魏公芍葯,永叔荷花。
——題江蘇省揚州郡署客廳
以歐公平山傳荷飛觴為題的聯作數不勝數。最著名的當數清乾隆時揚州郡太守王文治的這副對聯。聯語說風流倜儻的小杜,俊逸格高的鮑照作客揚州,歌吹揚州,人盡知之。下聯「芍葯」、「荷花」,實指宋代兩位揚州太守韓琦四相簪花宴、歐陽修平山傳荷飛觴。此聯懸於府署客廳,甚為得體。上聯言賓,下聯言主。王文治以太守資歷作聯,一面恭維來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一面追思前賢,暗示揚州太守之斯文傳統,此情此景分外貼切。
王文治賀贈聯
詩人司空廿四品;
書臨大令十三行。
——贈桂漸齋
芍葯賦成因魏國;
荷花筵盛為歐陽。
——贈賓谷二兄
士仰昌黎同北斗;
人方永叔是洪河。
——贈清刑部雲南司郎中梁濟漉
梁濟漉,字靜峰,甘肅省皋蘭縣人。官翰林,刑部雲南司郎中。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職。錄朱熹《白鹿洞學規》,刻卧碑,立於文仁堂中,以約束學生。
前輩典型,秀才風味;
華蒿品格,河海文章。
——贈清代著名詩人蔣士銓(心餘)
紀念、題詠、嵌典(涉)王文治聯
荻花楓葉令千古;
紅袖青衫彼一時。
——佚名集清王文治詩句題江西省九江琵琶亭
附錄:【王文治軼事、趣聞】
〖妙迷一則〗
王文治是清代風流倜儻的才子,著名的書法家,和當時的翁方綱、劉墉、梁同書一起,有「清四家」的美譽。嘗雲:「吾詩、字,皆禪理也。」平日作字喜用淡墨,專取風神,善於自成面目。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將他和喜用濃墨的劉墉作比,又因其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高中進士一甲第三名,故送他「淡墨探花」的雅號。
清乾隆年間,王文治愛游戲筆墨,不但能詩善畫,尤擅書法,而且奇構佳迷。這年元宵燈節,王文治又在自家門上掛出一條燈謎並言明中者有獎。謎面為五言詩四句:
珍珠白小姐;許配葉先生。
穿衣去洗澡;脫光上牙床。
他的老師柳大年是位飽學老儒,這日路過見此燈謎,不禁捋須曰:「我這弟子嘴饞。」
原來此燈謎底乃端午節人們的一種食品。
〖光華夫人〗
庚辰科探花五文治,著有《夢樓詩集》、《賞雨軒題跋》等,是清代的文學家、書畫家。當時與紀曉嵐過從甚密,時常往來不斷。這天紀曉嵐忽然想起一副對聯:天恩春浩盪,文治日光華。這雖然是當時京中官宦人家常用的對聯,但卻大有來歷,乃是雍正皇帝賜給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的。後來大家都跟著用,貼的人家就逐漸多了起來。這下聯的頭兩個字,恰好與這位王探花的名字相同。紀曉嵐靈機一動,匆匆趕到王文治家中,向他的家人說:「今天我來賀喜,皇上封你們家夫人為『光華夫人』,難道貴府尚未接到聖旨?」家人趕快將他接到客廳,好生侍候,恰好王文治不在家中,紀曉嵐就要夫人出來相見,他對王夫人說:「我聽說皇上為夫人加封,賜為『光華夫人』,我適從宮里回來,特地先來報個喜訊,夫人快准備接旨吧!」說完之後,他不肯久留,便起身告辭。於是整個王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是歡天喜地,欣喜若狂。尤其是王夫人,刻意梳妝打扮,等候接旨。
可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夫人打發人到大門外張望了好一陣子,一直不見動靜。最後王文治從朝中回來,一進門見家中喜氣洋洋非同尋常,便十分納悶。回到內室見了夫人,問出了什麼事,夫人興高彩烈的對丈夫說:「聽說皇上要策封妾身為『光華夫人』,聖旨快要到了!」王文治愕然不解:「哪有這事,我怎麼沒有聽說?」「怎麼?你不知道?」王夫人愣住了。「你是聽誰說的?」「紀學士啊!」夫人說「紀學士說,他在宮里看到了聖諭,特先來報個喜訊。」王文治一聽是紀曉嵐說的,立刻笑了。他太熟悉紀學士啦,這人戲謔無常,沒有開不到的玩笑。看夫人一副傻乎乎認真的樣,讓紀曉嵐耍了還不知道。王文治當著僕人不好說清楚,便對夫人說:「好了,不要說了,沒有這回事。」說完徑自更衣去了。
夫人不清楚其中緣故,看丈夫的神態有些慍怒,又說得不明不白,便跟在丈夫後面追問:「你倒說清楚,這是咋回事?」「哎,這是紀曉嵐在戲弄我們啊!」夫人更加不解,便又接著問道:「我還是不懂,紀學士膽子再大,也不敢假傳聖旨啊!再說他大老遠跑來,沒事兒怎麼開這樣的玩笑?」「哎,你就別問啦。」說到這里,王文治見夫人那副天真的模樣,兩眼還瞪得大大的,忍不住又說道:「告訴你說吧,有一副春聯,寫的是『天恩春浩盪,文治日光華』,是先皇雍正爺賜給大學士張廷玉的,如果說你封了『光華夫人』,上面加上我的名字文治,豈不是正應了下聯那句話?」王文治耐著性子向夫人解釋明白,王夫人恍然大悟,羞愧難當,又氣又惱地罵了一句:「呸,紀曉嵐這只騷狐狸,太可惡了。」
〖士林瑰寶〗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王文治出任雲南臨安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過很多碑刻和對聯。至今滇南一帶尚有他的墨寶遺存,雖只尺中楮,民間亦視為拱璧。筆者珍藏的這幅行書中堂,是他在臨安任知府時所書,寫於綾上,長135厘米,寬44厘米,厚裱,品相完好,是難得的佳作。五文治學書雖宗「二王」,但對顏真卿卻深懷敬意。他在《論書絕句》中寫道:「曾經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間氣中興三鼎足,杜詩韓筆與顏書。」並喜寫顏書內容。剛開始時,我對這幅字的真偽把握不定,主要原因是書中顏真卿的官職為「刑部尚書」,而查閱《中國美術辭典》、《書法辭典》等權威工具書,都明確記載顏真卿的官職是「吏部尚書」;後又查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書畫篆刻實用辭典》一書,顏真卿的官職確實是「刑部尚書」,心中懸著的一塊石頭方始落地。
這幅作品,無論從用筆到結體及風貌,均有濃郁的董書意味,用筆規矩而灑落,結構緊密而內斂,墨色以淡為主,著實是董其昌書法風貌的再現。然而王文治忠實地秉承帖意,卻無傳統帖學的流轉圓媚與輕滑。其書用筆轉少折多,以折為主,顯得果斷有致,干凈利落。瘦硬的筆畫略帶圓轉之意,既嫵媚動人,又俊爽豪逸,風神蕭散,筆端毫尖處處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總體上看,此作吸收了李北海、趙松雪、董思白的修長、端麗的結構形式和張即之的飛動用筆,也傳達出本人風流倜儻的人品。他的書法和其詩一樣,都寫得淡而有味,清爽淡雅 ,脫塵去俗,充滿著佛家清虛超脫的意趣。正如他自己所說:「吾詩字皆禪理。」這一點和他「曾經滄海」、「篤信佛教」是有密切聯系。
據王昶《湖海詩傳》稱:「禹卿尤工書,楷法河南,行書效《蘭亭》、《聖教》;入京師,士大夫多寶重之。」其實王文治20多歲時就書名遐邇傳揚。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魁、周煌出使琉球,兩位使臣仰慕王文治書名,特意邀請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應。琉球人素好書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國書法名家,紛紛重金求書,視為至寶,十分珍重,一時間王文治在琉球書名風靡。當時朝鮮人來華,專門以餅金購得王文治書法以歸,其書法聲名遠播海外。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時,在杭州寺廟中見其所書《錢塘僧寺碑》,大賞愛之。由於乾隆皇帝的贊賞,王文治的書法聲望一下大大提高,廣為流傳,為士林所寶。
② 浙里辦怎麼預約看守所會見
具體地址:海寧市看守所
辦理時間: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6:00。
聯系電話:0573-87071280
具體地址:海鹽縣看守所
辦理時間:8:30-12:00,;14:00-17:00(14:30-17:30夏季)
聯系電話:0573-86950277
具體地址:嘉善縣看守所(浙江省嘉善縣魏塘街道體育北路958號)
辦理時間:冬令時: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 夏令時: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
聯系電話:0573-84161691
具體地址: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胥山村嘉興市看守所
兄滾衫辦理時間:上午09:00~11:30,下午14:00~17:00
聯系電話:0573-81292092
具體地址:平湖市看守所
辦理時間:周一至周五(節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3:30至16:30(冬令):14:30至17:00(夏令)
聯系電話:0573-85016209
具體地址:桐鄉市梧桐街道鳳鳴西路民合橋橋堍
辦理時間:8:30—11:30 13:00—16:30 (夏令時8:30—11:30 14:00—17:00)
聯系電話:0573-88051142
申請條件
數量限制無數量限制
受理條件(一)會見時間
預約會見時間為正常工作日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雙休日、法定節假日不提供預約服務。
(二)預約時間
提前1個工作日進行網上預約,受理監所在收到預約申請的24小時內給予確認、審核回復。
(三)現場須提交的材料
須提交律師證、委託書、律師事務所介紹信等材料用於現場審核。
(四)會見事項要求
預約律師須提前10分鍾到達,辦理會見手續,按規定時間段進行會見,並准時結束會見。
(五)取消預約情形
1、預約律師超過預約時間10分鍾未到達監所;2、預約律師與前來備慶會見的律師信息不相符;3、會見資料不全(律師證、委託書、律師事務所介紹信);4、被會見人正在提審、提押、外出就醫等羈押監所無法立即安排會見;5、被會見人拒絕律師會見的;6、預約律師提出取消預約。
(六)違規事項說明
發現律師在會見過程中有下列違規行為的,羈押場所有權制止、終止該次會見,並通報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1、將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通訊設備提供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或者通過手機免提通話、QQ、微信等通訊方式連接外界人員,泄露會見過程;2、帶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屬、親友或者未經批準的其他人員參與會見;3、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私自傳遞書信(供律師使用的本人申辯、上訴、申訴等材料除外)、錢財、食品、葯品、煙酒、衣服、書籍等物品;4、未與看守所人員辦理好被會見人的移交手續,擅自羨腔離開看守所;5、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違禁品進入看守所;6、擅自對看守所監管工作人員、看守所內部建築構造、安防、警用等設施裝備、執法管理活動等進行拍照、錄像;7、其他嚴重干擾或危害看守所正常管理秩序的行為。
(七)咨詢與投訴
律師認為自己的會見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監所所屬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投訴。
禁止性要求無禁止性要求
③ 獨山崗鎮有沒有律師事務所
有。獨山崗鎮侓師事務所位於浙江省平湖市獨山港鎮周圩集鎮,因此是有的。獨山港鎮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位於平團扮湖市東南沿海,東接上海金山(石化),南瀕杭州灣,西與乍孫或告浦、林埭鎮接壤,北與廣陳鎮。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