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多點執業
1. 律師待遇怎麼樣
一、注意在提交起訴狀和答辯狀時一定要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
二、盡量將同一案卷的所有材料裝在同一檔案袋中,以免疏漏授權委託書和律師事務所的公函。
三、自己必須理出案情時間表,以對整個案件有全面了解。
四、在起訴狀中所列原、被告信息時不要把自己當事人的電話寫在起訴狀上,以免法官直接聯系當事人,繞開律師。
五、注意在律師函上要寫上自己的聯系方式、執業證號(特別是刑事案件),以便公安、檢察、法官聯系自己。
六、所有證據材料的原件都由當事人自己保管,律師只留下復印件,以免遺失原件導致案件發生舉證不能時,承擔重大過錯責任。
七、不要為了一點小錢,輕易去做律師見證!寧可讓當事人自己做公證,這裡面含很大風險。
八、刑事方面,會見時最好2人同去,不要傳遞給嫌疑人任何物品(包括煙),有時候一點點的同情心會害死你。
九、每次和當事人談話,都要有筆錄,並讓當事人簽字後按手印。這個也很重要!有時候,當事人會反悔並可能誣告你。
十、不要輕易對當事人或其家屬作出某種承諾!
十一、在解答咨詢的時候,說的千萬不要太具體。只把部分實體問題解釋給當事人聽,不要談程序問題。不要把有關案件的文件或資料或有關法律條款給當事人復印或帶走,有的人在拿到依據後往往不會再回頭。
十二、不要完全相信當事人的話,要看證據。
十三、交法院的資料及與當事人進行聯絡的信函應有備份,建立完整檔案。
十四、與你的當事人接觸時要始終保持大律師的氣勢。
十五、注意自身形象,即使身無分文,也要氣宇軒昂。
十六、當事人,當時是人!!!!!對當事人交辦的事要有責任感,並隨時作好與當事人翻臉的准備!
十七、授權委託書最好叫當事人多簽一份,以備開庭沖突時更換代理人。
十八、如果有可能,開庭時最好通知當事人聽庭;如果當事人沒空,也最好讓其派員聽庭,以便讓其感受律師為其案子所做的努力及所表達的觀點。
十九、與當事人見面,不要因當事人想急著了解聘請律師的價格而輕易告訴他這個案子你的收費,而是要當事人先將他的所有案卷資料交給你,說要研究幾天才能答復,然後下一次再約當事人談,先談整個案件的情況,主要是疑難點,讓當事人知道你已經熟悉並進入了這個角色,然後在當事人頻頻點頭時,話峰一轉:經研究,我們對你這個案件的收費是……
二十、在刑事辯護中盡量多使用公訴機關的證據材料,自己不要輕易調查取證,一來很難取得有用的證據,二來也致公訴人懷疑你作偽證。還有在辯護詞中對採用的公訴方的證據材料的出處要標明清楚,以免辯論時找不出證據出處而導致被動。
2. 律師有什麼作用
1.律師可以幫助當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任何官司都表現為權利義務方面的爭議。有相當一部分當事人對法律知之較少,聘請律師以後,就可以讓通曉法律、熟悉訴訟程序的律師幫助分析案情,指點迷津,使當事人明確自己在訴訟中所處的地位,從而為合法地行使權利打好基礎。
2.律師可以幫助當事人調查證據。當事人聘請律師以後,律師可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獲取有關對當事人有利的證據材料。律師還有權查閱案卷材料,全面了解案情。這樣,就為當事人打好官司,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了較大的可能。
3.律師接受聘請訴訟以後,應當出庭參加訴訟,參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依法陳述意見和要求。如在刑事訴訟中依法擔任辯護人,可以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據理力爭,使人民法院從辯護一方聽到有利於對被告人的意見並作出正確的裁判。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律師受聘擔任訴訟代理人,以自己精通法律的長處代當事人行使訴訟行為,而且在法庭辯訟中也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的維護。
法律依據:《律師法》
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