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確認民訴法

司法確認民訴法

發布時間: 2021-02-12 16:18:54

A. 法院司法確認的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

由調解委員會所在的法院管轄,需要三方都到場,屬於非訟程序,不用開庭,用裁定書賴確認

B. 關於民事訴訟法的確認之訴

確認之訴必須具有需要訴訟救濟或保護的法律利益,並且這種狀態能夠通過確回認除去。法律之答所以規定提起確認之訴必須具有確認利益,是因為如果對於請求確認的對象不以法律明文加以限制,那麼當事人對於任何事情均可請求予以確認,法院將因此不堪重負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司法功能。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若能夠通過其他訴訟得到救濟,則不能提起確認之訴。但對於將來給付請求權以及對於作為請求權基礎的借貸關系,所有權是否存在以及在確認判決足以滿足債權的行使情況下則可以提起確認之訴。

C. 司法確認申請 法院都應當受理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規內定
第四條 人民法院收到當容事人司法確認申請,應當在三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的,應當編立「調確字」案號,並及時向當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雙方當事人同時到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的,人民法院可以當即受理並作出是否確認的決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或者不屬於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二)確認身份關系的;
(三)確認收養關系的;
(四)確認婚姻關系的。

D. 什麼叫「司法確認」

------通過司法機關和司法程序,對某項事物的合法性、有效性、權屬性等回實質問題進行確認。比如合同答簽訂後,如果認為合同內容顯失公平,可以要求法院依法撤銷不公平的內容,這就是司法確認過程。再比如,經過人民調解組織達成的協議,要求法院確認協議的效力,也是司法確認的過程。
------比如發生土地權屬糾紛,經土地管理部門裁決的,這是行政確認。

E. 什麼是司法確認制度當事人如何向法院申請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

司法確認制度,就是雙方當事人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協議,共同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確認雙方調解協議有效的一個司法程序。
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必須提交書面申請書,並且雙方當事人都要到法院共同簽字確認。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四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由雙方當事人依照人民調解法等法律,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三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代理人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申請。
第三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當事人口頭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並由當事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第三百五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調解協議、調解組織主持調解的證明,以及與調解協議相關的財產權利證明等材料,並提供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住所、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當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當事人限期補交。
第三百五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於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第三百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查相關情況時,應當通知雙方當事人共同到場對案件進行核實。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當事人的陳述或者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備或者有疑義的,可以要求當事人限期補充陳述或者補充證明材料。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向調解組織核實有關情況。
第三百六十條 經審查,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申請:
(一)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
(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
(三)違背公序良俗的;
(四)違反自願原則的;
(五)內容不明確的;
(六)其他不能進行司法確認的情形。

F. 法院訴調對接中心調解協議怎樣進行司法確認

只要雙方當事人持調解協議共同到法院的訴調對接中心申請確認,法院經過審查,如果調解協議不違反法律規定,就會出具司法確認書,進行確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三百五十三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代理人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申請。

第三百五十四條 兩個以上調解組織參與調解的,各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均有管轄權。

雙方當事人可以共同向其中一個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雙方當事人共同向兩個以上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當事人口頭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並由當事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第三百五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調解協議、調解組織主持調解的證明,以及與調解協議相關的財產權利證明等材料,並提供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住所、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當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當事人限期補交。

(6)司法確認民訴法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三百五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於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G.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適用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人民調解法包括《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司法部2002年發布的《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發布的《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等

H. 民事訴訟法關於確認有那些規定

表述不清

I. 如何認識和評價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司法確認制度

司法確認制度是人民法院運用司法權對人民調解工作給予的一種有力支持和保障,同時內也是對容當事人的司法救濟和司法保障。使得人民調解制度煥發出法治的光芒這項制度又為老百姓提供了一條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機制,這樣可以減少訴訟,保障協議的有效執行。
司法確認程序是司法機關通過確定性的法律規則和強制性的國家權力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使經確認的調解協議獲得強制執行力。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制度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創新,其有效地突破了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其「軟弱性」的局面,通過在保持原有的人民調解法律制度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有條件地賦予人民調解協議以強制執行的效力,以使我國的人民調解制度更加完善,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熱點內容
法學碩士ML 發布:2025-09-17 14:51:28 瀏覽:272
辭職郵件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7 14:14:41 瀏覽:90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發布:2025-09-17 14:12:52 瀏覽:92
法院執行多久上老賴名單 發布:2025-09-17 14:08:33 瀏覽:543
香港立法會直選結果出爐 發布:2025-09-17 14:04:50 瀏覽:438
道德經40集 發布:2025-09-17 13:57:43 瀏覽:925
同安企業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17 13:37:02 瀏覽:133
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的重要性 發布:2025-09-17 13:36:21 瀏覽:528
司法局閑 發布:2025-09-17 13:27:06 瀏覽:791
2018全國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7 13:12:22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