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對配兒
A. 我國公司法對家族企業的定義是什麼
對於家族企業的來概念,至今沒有統自一的說法。美國著名企業史學家錢德勒給出了家族企業的經典定義:企業創始人極其家族成員掌握大部分股權,他們與經理人維持緊密的關系,且保留高層管理的重要決策權,特別是有關財務政策、資源分配、高層人員的選拔等方面。
其基本特徵有:
家族企業產權結構單一,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股權和控制權為家族力量所掌握並擁有剩餘索取權;
家族企業的組織基礎是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多緣群體,在用人方面體現了「差序格局」;
關鍵權力為家族核心成員所把持;
家族規則和倫理規范代替企業規則和經濟規范。
家族企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發展初期家族化治理結構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卻開始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因素。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B. 公司法對公司股東共有的資產可否均等分配
可以在公司章程中這樣規定,只要所有股東同意就行。
C. 公司法對法人是如何規定的
指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取得民事權利主體資格的企業。法人是自然人的對稱,是指版有獨立的組權織機構和獨立支配的財產。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民事活動,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依法成立的社會組織。
成立企業法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有符合國家規定的資金數額。(2)有組織章程、組織機構、活動場所。(3)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4)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未經核准登記的工商企業,一律不準籌建或開業,不得進行民事活動。以上四個方面,其中具有必要的財產和能夠獨立承擔民事、經濟責任兩個方面,是企業法人最基本特徵。企業法人確立後,必須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可以一業為主,兼營他業。企業法人對他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在其職權或授權范圍內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法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如有分立、合並或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並公告。企業法人分立、合並後,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後的法人享有和承擔。在下列情況下即從法律上消除企業法人的資格:(1)依法被撤銷。(2)解散。(3)依法宣告破產。(4)其他特殊原因。
D. 公司法中對企業利潤分配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
1、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2、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3、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4、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5、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6、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4)公司法對配兒擴展閱讀:
第一百六十七條股份有限公司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份所得的溢價款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列入資本公積金的其他收入,應當列為公司資本公積金。
第一百六十八條公司的公積金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
法定公積金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於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一百六十九條公司聘用、解聘承辦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
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就解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表決時,應當允許會計師事務所陳述意見。
第一百七十條公司應當向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第一百七十一條公司除法定的會計賬簿外,不得另立會計賬簿。
對公司資產,不得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E. 公司法關於股東配偶投資的規定
公司法對於股東配偶投資沒有特別的規定。
要約束公司關聯人員的行為,關鍵在於公司股東之間,通過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高管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
F. 《公司法》對同股同權適用於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嗎
股份公司股東同股同權、同股同利,而有限公司卻可以不相同。
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若干均等的份額,每一份額就代表著每一股份。同一股份所代表的股東權利是相同的,同一股份所享受的利潤分配比例一般也是一樣的。股東在股份公司擁有多少權利,是由其擁有的股份數額的多少來決定的。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八個字「同股同權、同股同利」,
每一股權平等。這種股權平等的思想體現在《公司法》里,就是第104條、第127條的規定:「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會議,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第104
條)。「股份的發行,實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同次發行的同種類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
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第127條)。在這里,股東的個人身份、名譽、地位不再具有意義,任何人持有公司的股票,他就是公司的股東,享有
相應的權利和義務。
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不分為等額股份,股東擁有多少權利主要看其在公司的出資數額或出資比例的高低。這種「資本多數決」的方式本質上與股份公司是相同的。所
不同的是,出資多少不是決定股東地位高低的唯一因素。公司法允許股東通過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自由約定股東如何行使權利,《公司法》第
43條規定:「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35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
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這樣,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權利就可能出現兩個不相等:股東的出資比例與表決權的行使比例可以不相等;股東的出資比例與分紅比例也可以不相等。
因此,在股東的基本權利方面,股份公司主要體現為《公司法》的強制性、法定性規定,而有限公司的股東則被賦予更多的任意性、自治性權利。
G. 股份制企業董事會成員和監亊會員的配置股份是否能傳給他的兒子兒孫么
股東、股票可以作來為財自產繼承。
但是:董事、監事、高管地位不能繼承。
公司法對董事、監事、高管的任職有條件: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2)因貪污、受賄、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擾亂市場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滿5年;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滿5年的。
3)擔任破產企業的董事、廠長或經營,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企業清算之日起未滿3年的。
4)擔任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營業執照被吊銷之日起未滿3年的。
5)個人負有較大債務未償還的。
上述凡符合條件的均不得擔任董事、監事、高管。
H. 公司法對公司董事,經理和監事有哪些義務規定
第四十六條董事會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股東會會議,並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以及發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七)制訂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九)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及其報酬事項,並根據經理的提名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及其報酬事項;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四十九條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經理,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經理對董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公司章程對經理職權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十三條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五十四條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