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賄賂罪刑法
1. 介紹賄賂罪的量刑標准
我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條規定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處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權
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具體在實踐中如何把握最好是找專業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當面了解,我就是學法律的,我看到有一個叫「太琨律」的真心還不錯,他們有專門的太琨律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律師很專業。你可以咨詢一下。
2. 刑法中介紹賄賂罪和斡旋賄賂的區別
斡旋受賄罪與受賄罪區分:
主體方面:受賄罪是利用行為人本人的職權;而斡旋受賄犯罪則是行為人本身無權力,而是通過職務、地位的便利條件說服有權人進行職務行為。
客觀方面:受賄罪中行為人為請託人謀取的利益不受正當與否的限制;而斡旋受賄罪中則要求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另外,受賄罪中規定的是索取他人財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斡旋受賄犯罪中規定的是索取請託人財物或收受請託人財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章貪污賄賂罪
第三百八十五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斡旋賄賂罪:
第三百八十八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或者收受請託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2)介紹賄賂罪刑法擴展閱讀
對斡旋受賄罪以受賄論處,即依照受賄罪處罰規定處罰:
1、個人受賄數額≥10萬元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2、5萬元≤個人受賄數額<10萬元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3、5千元≤個人受賄數額<5萬元的處1~7年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7~10年有期徒刑。
5千元≤個人受賄數額<1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或者免於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4、個人受賄數額<5千元,情節較重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酌情予行政處分。
3. 如何區分介紹賄賂罪和行賄罪的共犯
從三方面剖析這一實例!
第一,從主觀方面來看,行賄罪的共犯明確知道自己是在幫助行賄一方或者受賄一方,在行賄人沒有犯罪意圖或者有犯罪意圖但是沒有明確的行賄對象時,行為人通過引見、撮合等方式引起當事人產生行賄或者受賄意圖或者為之確定行賄對象,應該認定行賄罪共犯。而介紹賄賂的行為人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有明確的認識,行為人知道自己是處於第三者的地位介紹賄賂,其目的是通過自己和雙方的聯系、撮合而促成賄賂結果的實現,應該認定為介紹賄賂罪。
第二,從客觀方面來看,行賄罪共犯的關鍵在「幫助」,強調的是犯罪嫌疑人「幫助尋找行賄受賄對象、勸說行賄受賄、代表任何一方商談財物交付及請託事項、中轉賄賂財物等行為」;介紹賄賂罪的關鍵在「介紹」,強調的是犯罪嫌疑人「創造溝通、交流機會和傳達信息」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參與行賄人的行賄行為或者參與受賄人的受賄行為,諸如商議行賄受賄數額、地點、方式或者親自參與中轉交接賄賂款物的,應當屬於行賄罪的幫助行為而非介紹行為。
第三,從侵害法益來看,盡管行為人在促成行賄、受賄雙方不正當交易中間沒有為自己謀取個人利益,但是從「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也涵蓋於「謀取不正當利益之中」,因為不管是「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還是「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其侵害的法益都是一樣的,是否具有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意圖並不影響行為的定性。如果出於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意圖而為行賄提供幫助行為,理應成立行賄罪,這樣有利於刑法保護法益目的的實現。
4. 介紹賄賂的方式有哪些以及量刑標准
介紹賄賂罪的量刑標復准
根據刑法制規定,犯介紹賄賂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本條第2款規定,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對介紹賄賂人自首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規定。介紹賄賂人作為行賄、受賄雙方之間牽線搭橋的人對整個賄賂犯罪的過程了解得十分清楚,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犯罪行為,實際上也是檢舉、揭發了行賄、受賄雙方的犯罪行為,對於司法機關收集證據查明賄賂犯罪事實,懲處賄賂犯罪行為有著重要的作用,體現了懲罰與寬大相結合的原則。
5. 什麼是介紹賄賂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條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版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權
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概念與構成要件
介紹賄賂罪,是指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行為。
(一)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實施介紹賄賂行為,均可構成本罪犯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故意的內容是促成行賄、受賄雙方建立賄賂關系,並希望這種結果發生。如果行賄人、受賄人之間沒有建立賄賂關系,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三)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和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直接擾亂國家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和正常管理的工作的秩序。
(四)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1、行賄人實施行賄行為而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2、為受賄人收受賄賂而向他人介紹賄賂;3、情節嚴重的行為。
具體可以咨詢專業律師 推薦太琨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