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大題
A. 刑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1.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什麼?刑法理論對這種情況有哪幾種處理意見?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為什麼?
【參考答案】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事前的故意。
對此刑法理論上存在多種處理意見,大致為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具體分為:第一種觀點認為,趙某的第一個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第二個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有人認為成立數罪。第二種觀點認為,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對於死亡持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未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第三種觀點認為,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一個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第四種觀點認為,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個整體,視為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滿足相當的因果關系,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
我認為應當採取第四種觀點,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因為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應肯定第一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且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圖實現的結果相一致,因此應以故意殺人罪既遂論處。
【解析】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有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錯誤認識。其中事前的因果關系認識錯誤即事前的故意,是指行為人實施了一種犯罪行為,誤以為已經發生了預期的結果,為達到另一目的,行為人又實施了另一行為,而事實上行為人預期的結果是由後一行為所造成的。本題中,趙某以為錢某已死亡,便將錢某「屍體」縛重扔入河中,實際上錢某系溺水而亡。因此趙某屬於事前的因果關系認識錯誤。
對於事前的故意,刑法理論上存在多種處理意見:第一種觀點認為,趙某的第一個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第二個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有人認為成立數罪。第二種觀點認為,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對於死亡持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未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第三種觀點認為,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一個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第四種觀點認為,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個整體,視為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滿足相當的因果關系,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
通常認為在此種情況下,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應肯定第一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且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圖實現的結果相一致,因此應以故意殺人罪既遂論處。
2.趙某的行為是否成立自首?為什麼?
【參考答案】趙某成立自首。
【解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一)項規定,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後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注意這是針對後來不再投案自首而言。在本案中,雖然可以根據司法解釋否認趙某的前一次投案成立自首,但不能否認後一次自動投案與如實交待成立自首。
B. 刑法論述題有哪些是常考的
一. 論述犯罪的基本制特徵
二.論述我國刑法的效力范圍
三.論述犯罪故意
四.論述犯罪既遂
五.論述犯罪未遂
六.論述犯罪中止
七.論述繼續犯
八.論述想像競合犯
九.論述結果加重犯
十.論述連續犯
C. 刑法大題做題經驗和技巧
技巧;
1,刑法襲是犯罪學說,所以,要解答「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區分;
2,「犯罪」要從犯罪構成的要件;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主面去分析解答;
3,要從犯罪標准(數額、行為輕重)去解答;
4,最重要是要以答案的標准去解答。因為每年所謂的標准答案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司法考試「很我法律專業畢業的或從事審判別實踐幾十年的人考試通過不了?就是他們的答案,是符合法律規定,而答案是錯誤的。
例如,親人和朋友有難,救助的行為。「甲在火災之際,為救女友而沒救母親構成不作為犯罪」.按照我同法律規定;1救女友而沒救母親,合法。2都不救助,合法。
理由;1,救女友而沒救母親,二人生命權利是一樣的。2,「不作為犯罪」是來源於法律直接規定,不可比照(類推),3,此案例屬於親屬和朋友發生災難救助,我國刑法沒有對親屬和朋友發生災不救,構成犯罪的規定。4,子女對母親有贍養義務,沒有災難救助義務。
「不作為犯罪」案例。母親拒絕給嬰兒餵奶,造成死亡。 屬於不作為犯罪."給嬰兒餵奶",是法定義務,「拒絕」是不作為。
D. 刑法題目
1.甲乙構成共同犯罪,甲的罪名是盜竊轉化為搶劫罪,乙的罪名是故意傷害致人內死亡。甲乙二人容就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部分構成共同犯罪。此類型的共同犯罪屬於事中共犯。
2.需要負責任,第1條已說明了原因。
3.不另外定罪,屬於搶劫罪的延續行為。
4.丙屬於侵佔罪,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題的標的物屬於無人保管之物。
5.此點我還需要研究一下。
E. 刑法案例題
您好!天性培訓網路知道抄團隊為您解答;
1,成立以危險方式危害共安全罪,私拉電網有危害不特定公眾的危險。
2,成立故意殺人罪,衛飛在明知胡某還有生命氣息時頓生殺人之意。
3,交通肇事罪加故意殺人罪。衛飛在撞倒李某是出於過失但在李某倒地後衛飛產生殺人之意
4,衛飛對肖某承擔故意傷害的責任,李某在明知會傷害肖某的情況下不故肖某的安危對肖某造成重傷。
5,妨害公務罪即遂。
F. 刑法選擇題(單選)
1、我國抄刑法中的犯罪主體劃分為襲兩種類型(A、一般主體和特殊主體)
2、刑法上的不作為是指(C、消極地不實施應當實施的行為)
3、判決宣告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的並罰方法是(A、先減後並)
4、甲攜帶凶器攔路搶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實施暴力,乙發現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告之自己的名字,甲一聽便住手,還向乙道歉說:「對不起,認錯人了。」甲的行為屬於哪種犯罪形態?(D、實行階段的犯罪中止)
5、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判處死刑緩期執行2年後,減為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須具備的條件是:(D、沒有故意犯罪)
6、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經過一次或幾次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A、1/2)
7、國家工作人員肖某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某公司的回扣40000元,歸個人所有,肖某的行為構成(B、受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