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特殊訴訟時效
Ⅰ 民法總則特殊訴訟時效規定有哪些
民法總則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第九章訴訟時效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四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Ⅱ 民法總則出了之後特殊訴訟時效有哪些
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應自專權利人知道或應屬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或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3年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4年
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5年
因船舶油污損害的請求權:6年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1.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2.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3.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撫育費;4.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總則生效後通則並沒有廢止,只是通則中與總則不同的規定依照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總則的規定。
Ⅲ 民法總則修改後特殊訴訟時效也是三年嗎
2017年3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公布了2017年最新民法總則,這次民法總則修改了很多內容。其中訴訟時效由原來的2年改為3年。這意味著有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可以多一年的時間考慮,是告還是不告。下面法律快車小編在這里詳細介紹2017年最新民法總則中關於訴訟時效的內容。2017年最新民法總則時效改為3年民事訴訟時效由原來的2年,改為3年。特別是對於債權債務糾紛來說,是個利好的消息。讓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保護。法律規定:《民法總則》第188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實務中,還要注意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情形!訴訟時效中止中止,就是停止了繼續計算。訴訟進行期間,因為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暫時停止計算訴訟實效期間,等到中止的事由消除後,訴訟實效繼續計算。訴訟時效中斷中斷,就是斷了重新計算。訴訟進行期間,因為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經經過的時效統統無效,等到中斷的事由消除後,訴訟實效重新計算。
Ⅳ 時效只有一年的特殊規定,再民法總則中有沒有修改
《民法總則》並沒有對時效為一年的特殊規定作出修改。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第版一款權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將《民法通則》原規定的普通訴訟時效為二年的訴訟時效期間作出了延長。需要注意的是,《民法總則》規定了普通時效和最長時效,但未將《民法通則》規定的一年時效納入。至於《民法通則》規定的一年時效,有論者認為《民法總則》沒有將其吸納,表明一年時效已被《民法總則》廢棄。對此筆者認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四種適用一年時效的事項不在「法外空間」或「不管地帶」,《民法總則》立法者也不可能存在對一年時效舊規的疏忽,因而合理的解釋應該是:由於《民法通則》規定的一年時效所適用的那些事項屬於具體事項,不宜在《民法總則》之中予以規定,須留待《民法分則》相應篇章加以吸納或修改。在《民法分則》制定之前,仍然屬於「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之列。
上述觀點參考於中國法院網
民法總則:普特時效之適用關系論
2017-04-24 14:51:16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余文唐
Ⅳ 新的民法總則修改了哪些民事訴訟時效
一年、來二年的訴訟時自效一律改為三年
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Ⅵ 2017民法總則將一般訴訟時效改為三年,那特殊訴訟時效如一年,三年,五年的那些還繼續有效嗎
《民法總則》施行後,《民法通則》並沒有廢止,其他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仍然有效。
Ⅶ 《民法總則》施行後,三年的訴訟時效是否具有溯及力,如何適用
1、《民法總則》實施時舊法訴訟時效已屆滿的,無溯及力
從訴訟時效作為消滅時效的性質來看,此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事實上已經享受完畢,訴訟時效已因此而歸於消滅,不可能因新法的實施而使已消滅的時效重新「激活」。
從實踐效果來看,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賦予請求權人重新計算時效的權利,就會產生一種不符合邏輯的結果:即在前後兩段時效未屆滿的期間(從舊時效產生到舊時效屆滿、從《民法總則》實施到新時效屆滿)中間還存在一段時效已屆滿的時間(從舊時效屆滿到《民法總則》實施),而且也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穩定現存社會秩序的制度本意。因此,在該情況下以不賦予請求權人溯及保護為宜。
2、《民法總則》實施時舊法訴訟時效未屆滿的,有溯及力
此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還未享受完畢,其訴訟時效仍在延續計算中。因新法的實施而使正在進行中的時效按照新的標准重新計算,這並不違反消滅時效的本質屬性,也不會產生第一種情況中不合邏輯的結果,具有可溯及的前提和基礎。由於新時效的期間長度長於舊時效,從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角度,也具有可溯及的現實性。
(7)民法總則特殊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涉及新訴訟時效起算點的溯及力:
《民法總則》對訴訟時效起算點的新規定可能造成的情況是,在《民法總則》實施時,請求權如果按照舊法起算點計算,訴訟時效已屆滿,但如果按照《民法總則》起算點計算,訴訟時效未屆滿,甚至還不能開始計算
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時的溯及力:
訴訟時效的中斷一般產生於存在法定事由的某個時點,對於該時點的法律效果,《民法通則》第140條與《民法總則》第195條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時的溯及力:
訴訟時效的中止一般是一個時段,在該時段兩端分別存在起點與終點,在終點上發生訴訟時效的繼續計算。